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日本说话文学集大成之作《今昔物语》是分为佛法篇和世俗篇,共三十一卷,它收录了天竺(印度),震旦(中国)和本朝(日本)的佛教和世俗故事一千多则,在日本的文学史上,乃至世界文学史上有重要作用。本文以震旦中涉及女性的故事为研究对象,结合平安时代末期日本的宗教道德思想状况,试挖掘女性在每则故事主线中的作用,以及故事之间的联系与矛盾,现代人在日本平安时代平民在宗教信仰与人生智慧的矛盾中悟出新意。

  • 标签:   今昔物语集 说话文学 震旦部 女性
  • 简介:今昔物语》的具格助词有四个"シテ""ニテ""ニシテ""ヲ以テ"。"シテ"前接具体名词,后续能动动词,表示工具。"ニテ"和"ニシテ"前接具体或抽象名词,后续能动动词,表示工具或手段。"ヲ以テ"前接具体或抽象名词,后续能动或使役动词,表示工具、手段、材料,用例最多且语义最为广泛。通过与汉语原典的比较发现,《今昔物语》的具格助词用例所对应的汉语原典大都使用介词"以"字,由此可知《今昔物语》具格助词的使用深受汉语原典的影响。

  • 标签: 具格助词 名词 动词 工具 “以”
  • 简介:摘要:《任氏传》与《今昔物语》卷十四第五分别塑造了善恶兼具的任氏形象与温柔善良的狐妻形象。通过比较来看,她们都姿容美丽,但任氏以容貌诱惑男性,又因郑六之认同,为其守贞以感恩,形象较为复杂,而卷十四第五中的狐妻为人所迫,但因自身善良代人而死,善行得以善报,求得来世往生,勇敢而又纯良。二者均有狐妻之形,与良善之心,但又各自表达着对人世的反思与佛教对世人的救赎。

  • 标签: 《今昔物语集》 《任氏传》 狐妻
  • 简介:今昔物语》作为成书于日本平安时代中晚期的故事,收录了佛教与世俗故事。僧侣、贵族、武士、平民等平安时代主要的社会阶层均以主人公的身份在不同类型的故事中出现。可以说,《今昔物语》是平安时代社会生活的一个角度的反映,“神佛习和”作为平安时代日本佛教的一个特点,对《今昔物语》的故事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阴阳道作为平安时代鼎盛一时的宗教,对佛教的影响也在《今昔物语》中的故事中有所反映。

  • 标签: 今昔物语集 日本 佛教 本土宗教
  • 简介:一回顾历史,我国近代文学翻译,始于清末的严复、林纾和苏曼殊等人。真正第一次大放光彩的时期,则是在“五·四”运动(1919年)至抗日战争(1937年)开始时,而高潮则是在三十年代。当时以鲁迅、曹靖华等人为首的一批优秀文学家、学者和翻译家在极端艰苦的情况下,筚路蓝缕,翻译俄苏,东欧等国文学作品,另外还有一大批在英、法、日、德、印地语方面造诣很高的诗人、学者及翻译家,也大量介绍了西欧、北美和东方的重要作品。广西的马君武,更是两线作战,左右开弓,既翻译了一些数学书籍和达尔文的著作,也以典雅的文言文按旧体诗格式译介了拜伦和席勒的诗歌。诗人梁宗岱十分精彩地翻译了法国象征主义大师保罗·凡乐希的长诗《水仙辞》。8年抗战,由于日寇的侵略,致使我国翻译事

  • 标签: 文学翻译 翻译家 外国文学名著 译文质量 文言文 翻译出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今夕物语》作为日本最大的说话文集,题材众多内容丰富,当中也包含了许多妙趣横生的鬼故事。本文分别从佛法部和世俗整理分析《今夕物语》中的鬼故事,通过对比发现佛法部中的鬼故事明显带有宣扬佛法、佛教思想的色彩,而世俗中的鬼故事则带有鼓励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倡导现实利益的色彩。

  • 标签: 今夕物语集 鬼故事 佛教思想 现世色彩
  • 简介:古琴在我国是与帝王治国、君子修身密切相关的乐器,由遣唐使传到日本后,也是作为礼乐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由天皇、亲王们亲自弹奏古琴。然而,在古琴的琴技失传以后,反而出现了把古琴视作贵族女性修养的传说。本文通过对平安物语文学的考察,探讨了这种传说产生的渊源以及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 标签: 古琴 日本琴《宇津保物语》《源氏物语》平安后期物语
  • 简介:产生于10世纪初的日本物语文学实现了口传文学到创作文学的飞跃,同时真实地反映出当时日本绚丽多彩的人文社会生活。'悲情'与'美'为一体的《源氏物语》至今仍被视为日本文学最高美的理念。进入平安时代后,盛唐文化滋养下的日本羽翼渐丰,开始逐渐摆脱中华文化的影响。尤其这一时期假名文字的产生推动了日本本土化文学创作的繁荣发展。本文以物语这一文学形式为主,分析其产生及发展状况等。

  • 标签: 物语文学 平安时期 紫式部 《源氏物语》
  • 简介:张翎是著名的华文作家,一直以细腻和温情的笔触去探索在历史的风云沉浮背后女性特有的内心世界,关注女性的内心情感。小说《流年物语》以一种新奇的“以物观人”的全知视角来讲述故事和塑造人物。本文将具体分析在一段“大”历史中,这些“小”女人的形象。

  • 标签: 张翎 女性
  • 简介:川中地区震旦系灯影组储层主要为藻坪相沉积的藻叠层白云岩、滩相沉积的砂屑白云岩、云坪相沉积、重结晶成因的粉-细晶白云岩及风化或岩溶成因的云质角砾岩;储空间以次生成因的晶间溶孔(洞)、粒间溶(洞)、顺藻叠层溶孔(洞)、角砾间孔洞和葡萄花边洞,裂缝则起到储及渗滤流体的作用,区内灯影组为低孔低渗型储层。现今储层是经过长达数亿年时间,多种主控因素互共同作用的最终产物。沉积相控制着储集岩石的大致分布,是后期的成岩作用的物质基础;溶蚀作用是孔、洞形成的关键因素;重结晶、构造等建设性成岩作用进一步提高了灯影组储性。

  • 标签: 灯影组 储层 演化 岩溶
  • 简介:表达受限制。说话不自由,这令人苦恼。没办法。我只好把想说的话放进小说。小说这文本不赖。通过塑造人物形象。你可以畅快淋漓地体味表达的自由和说话的美好。

  • 标签: 说话 路径 文学 人物形象 不自由 小说
  • 简介:<正>新华文学是新加坡华文文学的简称,早在1965年8月新加坡还没建国之前,一般人常说的“马华文学”(马来亚华文文学),实际上是统括了“新华文学”。新、马两地在还没分手独立建国的时期,华文文学的产生,基本上可说是中国本土文学的一种延伸与发展,当然还有东南亚等地的其他国家,所有华文文学的发轫,也无不与中国文学有所关联的。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国“五四运动”后的“新文学”种子,几乎是在同一年代里,就由南下的许多作家、诗人、文艺工作者等,在多般窘困、多般折磨的生活环境底下,散播在新、马等地那原本荒芜的土壤上,经历好多年日始能萌芽、茁壮、开花、结果的。例

  • 标签: 华文文学 新华文学 发展概况 新文学 马华文学史 新加坡华文文学
  • 简介:这几年,女性文学又成了热门话题.在“五四”前夕发生的新文化运动兴起之后,受了妇女解放思潮的鼓舞,这个话题就热过一阵.南社作家谢无量于1916年10月刊行了《中国妇女文学史》,以后的十几年间又陆续有梁乙真的《清代妇女文学史》、谭正壁的《中国女性文学生活》(后增补重编为《中国女性文学史》上、下册)问世.作为作家论,对女性文学的研究则迄未间断(“文革”时期除外),只不过不象那时候如此集中以致于成为“潮”罢了.近几年又成了“潮”.“女性文学”,又仅成了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特定概念,而且构成了特定研究区域,诸多学人正兴味盎然地在这一区域中进行着开发,而且引起了国外汉学界的关注和兴趣.研究者的兴趣无疑来之于新的价值发现,新的对象世界的呈现任何时候都是新的学术命题提出的前提.非常有趣,与前后两次关于“女性文学”的研究热点相对应,“五四”时期和历史新时期两次出现过引人瞩目的女性作家群.在“五四”新文学发端的十

  • 标签: 作家论 作家群 谭正壁 汉学界 学术命题 南社
  • 简介:采访时间:2010年12月7日采访地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科技楼被采访人:王振义[采访整理者按]我们在阅读震旦大学档案资料的同时,也在开展口述资料的整理工作,主要想通过对震旦校友的采访,从“记忆”角度了解他们当年在震旦学习、生活情况。王振义先生是震旦大学的老校友,先后就读于上海萨坡赛小学、震旦大学附中,1942年人震旦大学学习,1948年毕业于震旦大学医学院,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王先生现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著名的血液学家、国内血栓与止血专业的开创者之一。2010年12月7日,我们前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科技楼采访了王振义院士,请他谈谈当年在震旦大学读书、工作的一些情况。以下是采访的主要内容。

  • 标签: 上海交通大学 震旦 中国工程院院士 采访时间 2010年 瑞金医院
  • 简介:2005年10月23日,由震旦集团主办的"第四届震旦杯高尔夫邀请赛"在风景宜人的汤臣高尔夫球场隆重开杆。丰富的奖项加上震旦集团强大的号召力,使得本次比赛吸引了逾100位来自全国地区企业界及金融界等的名企高层,成为一次名副

  • 标签: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8-01
  • 简介:前述刘思谦文章中把女性文学、妇女文学女性主义文学看作是中国女性文学在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三种形态,用性别文学来置换女性文学,‘女性文学’或曰‘女性写作’作为一个学术概念的提出

  • 标签: 论文集文学 文学文学 性别论文集
  • 简介:对于德国曼海姆城的真正认识还是在米斯拉夫教授介绍后有的。在2005年纪念二战结束60周年之际,米斯拉夫教授送我了本画册《曼海姆1945年——战争结束和新的开始》,并讲述了一段他的亲身经历,那是在二战后期,为逃避战火,年幼的米斯拉夫和母亲徒步从柏林逃往南部,随着逃难的人流一路艰辛地走到了曼海姆,留下并参加了那里的重建家园活动,所以他对曼海姆有着特殊的感情。

  • 标签: 曼海姆 二战后期 亲身经历 家园活动 城市 德国
  • 简介:今西安市辖区新城区因“新城”而得名。明洪武年间,元军虽然北去,但仍对西安构成威胁。于是朱元璋于洪武三年(1370)封其次子朱棱为秦王,以屏为王室。因原城池狭小且残破不全,无法护卫秦王府,始有重修长安城之举。洪武九年(1376)新城建成。该城南北长671米,东西宽408米,城墙高11.5米,周围有护城河,东西南北各开一门;东日体仁,西日遵义,南日端履,北日广智。

  • 标签: 洪武年间 长安城 城墙 朱元璋 西南 王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