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就寄主植物营养对烟粉虱的影响,以及烟粉虱在遭受寄主植物营养胁迫和植物次生代谢物质刺激时的生理适应机制进行了综述。寄主植物体内的氮营养物质对烟粉虱有显著的影响,烟粉虱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适应寄主植物体内氮营养物质的变化。当植物体内氮营养不足时,烟粉虱通过利用体内的共生菌、改变代谢方式、诱导寄主植物改变同化产物形成方向等方式来确保生长发育所必须的氮营养物质。烟粉虱还通过体内乙酰胆碱酯酶和羧酸酯酶来适应植物次生代谢物质的改变。另外,我们还对烟粉虱具有较强暴发潜能的生理机制进行了分析。

  • 标签: 烟粉虱 氮素营养 次生代谢物质 适应机制
  • 简介:从植物-真菌的相互作用和植物体内微生态学的角度.综述近年来植物-内生真菌互作关系的研究进展,分析在生物和非生物环境因子胁迫下,植物内生真菌对宿主生态适应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特别强调将植物及其内生微生物作为一个整体研究的重要性,表明植物内生真菌作为一类重要的微生物资源,可以在增强植物的生态适应性,缓解全球气候变化对植物和人类的压力方面发挥其重要的作用,因而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内生真菌 逆境抗性 生态适应性 植物-微生物相互作用 互惠共生
  • 简介:蛋白激酶C(PKCs)最早是由Nishizuka等人于1977年在鼠脑中发现。迄今为止,人们通过分子克隆及酶学分析等已发现了14种PKCs同工酶(亚型),它们广泛地分布于生物体内的各种组织,其中以神经组织含量最为丰富。PKCs不同亚型可使不同的底物蛋白磷酸化和

  • 标签: 蛋白激酶C PKCs 缺血/低氧预适应 机制 钙离子 腺苷
  • 简介:调查研究了首次引进的13个美国酿酒葡萄品种在北京地区栽培后的植物学性状、果实品质和抗寒及抗霜霉病能力,并与传统的欧亚种酿酒葡萄及砧木品种进行了比较与分析,总结了它们之间的植物学性状与抗逆性的差异。本试验选出了在抗寒及抗霜霉病方面表现优良的美国酿酒葡萄品种,为这些品种在我国的实际栽培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美国酿酒葡萄 植物学性状 果实品质 抗寒性 抗病性
  • 简介:Phy是在长日照条件下抑制水稻开花的关键基因,但目前对水稻PhyB基因的遗传基础还不清楚,研究其分子遗传机制,对于培育光周期适应性广的品种以及扩大水稻种植区域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择78份亚洲栽培稻(34份籼稻和44份粳稻)及47份野生稻进行测序,对PhyB基因的核苷酸多态性、单倍型进行分析,计算籼稻、粳稻和野生稻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PhyB基因共有28个单倍型,其中有2个高频率的单倍型分别存在于2个栽培稻亚种中。从Network图可以看出栽培稻分为2组(A组和B组),A组栽培稻包括全部的籼稻和4个粳稻个体,B组栽培稻全是粳稻品种。亲缘地理学分析发现,A、B两组栽培稻具有明显不同的地理分布格局,且A组和B组开花时间差异显著,说明PhyB基因的2个高频率单倍型在2个栽培稻亚种中具有区域适应性,PhyB基因在栽培稻中具有明显的驯化信号,随着水稻种植区域的扩大,进化出适应不同地域特有的等位基因,导致开花时间对不同地区的区域适应性及多样性。

  • 标签: 栽培稻 PhyB基因 单倍型 开花时间 多样性 区域适应性
  • 简介:脑和心脏等重要器官的缺血,低氧损伤可导致患者语言障碍、瘫痪、意识丧失及死亡等一系列严重后果,因此一直是基础医学研究和临床治疗的重点。1986、1990年,美国学者Murry和日本学者Kitagawa等分别在心脏和脑发现了一种内源性保护机制,即缺血,低氧预适应现象(I/HPC),为临床治疗中风等缺血/低氧性疾病开辟了新的道路。因此,对I/HPC机制的研究,尤其是对参与I/HPC形成的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的研究,已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本文就蛋白激酶C家族(PKCs)在缺血广低氧损伤和预适应形成中作用做一简要概述。

  • 标签: 缺血/低氧损伤 缺血 低氧预适应 蛋白激酶C
  • 简介:烟草种质资源的繁种更新是烟草中期库保种的重要任务之一。为保持其在保存过程中的遗传完整性,从烟草的遗传特性出发,对繁育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遗传漂变、遗传漂移以及混杂等诸多因素进行了讨论;较为系统地总结了烟草种质资源长期研究所形成的繁种更新理论与技术,并就进一步研究提出设想。

  • 标签: 烟草 种质资源 繁种更新 技术
  • 简介:本研究对国家大豆核心种质在黄淮夏播生态区的农艺性状和适应性进行初步评价和研究,结果认为国家大豆核心种质在黄淮夏播生态区种植农艺性状变异丰富: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在11.39%-54.12%之间,结荚高度、有效分枝和单株总荚数的变异系数分别达54.12%、52.50%和51.70%;50%以上的品种有1个或1个以上主要农艺性状与黄淮夏播生态区审定品种近似,部分品种单株荚数超过200个,在育种工作中具有实用价值。各生态类型大豆品种在黄淮夏播生态区的农艺性状与原生态区相比有所改变:除长江春大豆外,东北春大豆、北方春大豆、南方春大豆和南方夏大豆的生育期变异均变小;东北春大豆和北方春大豆的适应性不同,这验证了东北春大豆和北方春大豆是不同生态类型的观点;不同生态类型品种的生育期、株高、百粒重均有一定的改变,株高随着生长坏境的变化较易改变,生育期次之,百粒重表现较稳定。本研究为国家大豆核心种质在该地区的利用提供了参考。

  • 标签: 国家大豆核心种质 夏播生态区 农艺性状评价 适应性
  • 简介:脑缺血预适应是神经细胞对抗缺血刺激产生的一种内源性保护机制,即通过事先适度的缺血预刺激处理后,脑组织对随后的致死性缺血具有一定的防御和保护效应。近年来,对于参与这一内源性保护机制的细胞信号传导系统的研究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 标签: 缺血预适应 大鼠脑 表达量 酸化水 JNK 蛋白
  • 简介:近几年,我国工业革命的速度在不断加快,人口也在不断增加,过度的开垦及其放牧都导致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再加上整个工业化进程中产生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各种污染物的影响,导致全球化生态危机加剧,原本生态环境所具有的产品及其服务功能都在逐步消失.所以,生态受到影响将极有可能会导致人类的可持续化发展受到影响本文现就恢复生态学的理论进行了简单研究,并提出了相关意见及其建议.

  • 标签: 生态学 生态恢复 生态系统
  • 简介:【背景】外来人侵植物紫茎泽兰自然演化出耐高温种群,其适应机制与各种生理代谢有关。【方法】本文从超微细胞化学水平,对紫茎泽兰抗高温种群、敏感种群ATP酶活性定位,明确其在高温适应性中的作用,试图阐明该草的生态适应机制。【结果】正常情况下,紫茎泽兰ATP酶主要定位于细胞壁及细胞间隙周围的细胞壁表面;经40℃高温处理后,在不同的处理时间下,抗性、敏感种群之间ATP酶的活性表现出明显差异,其中以处理12h时差异最大,具体表现为抗高温种群的ATP酶活性明显高于敏感种群,ATP酶的定位点除细胞壁外,在细胞膜上也呈现大量的分布,而敏感种群在处理12h时的酶活性明显降低,只在细胞壁上有零星的分布。处理24h时,敏感种群叶片已完全萎蔫,细胞结构毁坏,细胞膜破损;而抗高温种群叶片仍然完好,细胞膜上仍有ATP酶分布。【结论与意义】经40℃高温处理后,紫茎泽兰抗高温种群ATP酶活性明显高于敏感种群,初步认为紫茎泽兰对高温的适应性与ATP酶活性相关。本研究为进一步阐明与紫茎泽兰适应性相关的入侵机理提供了资料。

  • 标签: 紫茎泽兰 高温适应性 ATP酶 细胞化学定位 超微结构
  • 简介:由中国生理学会主办、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承办、成都泰盟软件有限公司协办的“生物机能实验技术理论与实践学习班”于2013年8月3—11日在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机能学实验室如期举办。来自23个省48个单位的106名生理科学工作者参加了学习。

  • 标签: 中国生理学会 实验技术 机能 生物 培训班 中山大学
  • 简介:1.医学院校基础课的教研室本质上相当于理工科院校的系,因此可看作是二级机构。理工科院校以学科设系,而医学院校基课则以学科建立教研室,所不同的是前者的规模和权力一般较大,人员编制一般较多。2.医学院校的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是不可分割的,大部分实

  • 标签: 医学院校 教研室 实验教学 理工科院校 基础课 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