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与传统哲学对直观的感性理解不同,胡塞尔提出的范畴直观表明,范畴的客观形式能够通过客体化行为的综合功能构造自身,从而成为可直观把握的认识对象。但在阿多诺看来,范畴直观只是观念论的一种伪造,其根源实质上也仅在于逻辑有效性向主观方面的移置。
简介:柏格森的哲学对于20世纪初期西方的文学和艺术思潮曾经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在柏格森哲学中,直观的重要性仅次于绵延。要理解柏格森的美学思想,必须深入到其哲学内核,特别是结合其直观概念来加以考察。科学所依赖的知性,所把握的只是通过空间呈现的表象,不能够把握真正的时间、绵延和生命。只有借助直观才能认识和把握绵延,而哲学直观和艺术直观则是两种不同的直观方式。通过艺术直观,借助于形象,文学家和艺术家得以揭示出绵延和生命。
简介:康德的直观理论是由感性直观、想象力和智性直观三个层次构成的。直观在第一批判和第三批判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实践理性批判》和其他道德哲学的著作中,康德明确拒斥了直观的作用,这种拒斥集中体现在《实践理性批判》的分析论中。然而直观在康德的道德哲学中仍然以一种间接的方式发挥着作用,即康德借助于类比和象征,用可直观之物来表现不可直观之物。从象征的角度也可以理解康德提出的"德性义务的图型"这一看似自相矛盾的概念。
简介:胡塞尔认为作为本质的观念之物通过直观来把握,德里达则认为本质的把握必须借助符号。德里达的观点是基于对胡塞尔本质直观问题的困难的深入思考,这种困难涉及胡塞尔直观主义在理念问题和符号问题上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在胡塞尔的文本已经显露出来。德里达对胡塞尔的文本的"解构"尽管偏离了胡塞尔的原意,却准确指出了胡塞尔本质直观问题的困难,并试图提供出解决困难的方案。但由于德里达式的辩证法也未能成功地被主题化,并且德里达对于延异如何把各个层面的非直观和非当下的要素贯通起来以及对于生成运动缺乏必要的阐述,所以德里达用以克服这些困难的方式是不令人满意的。
简介:自古以来,日本天台宗世代相传圆密禅戒的法门,作为劝行作法。显教的法事以“法华忏法”和“例时作法”最为普遍。“朝念忏法,忏悔六根,夕念阿弥陀经,祈西方往生”。这种“朝题目,夕念佛”,就是以朝课用“法华忏法”、晚课用“例时作法”为内容的。这两种礼仪作法是以天台大师的四种三昧之半行半坐三昧,常行三昧的方规和趣旨为依据。把这种礼仪作法作为日本天台宗修行的规范而广泛推行的,据认为是慈觉大师圆仁。
简介:本研究对操作台面不同方位,不同斜度水平的操作速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操作台面不同方位,不同斜度水平及男女性别对操作者的操作速度均有影响,研究结果为操作台设计提供了一些依据.
简介:新因明的三支作法在表述上有所谓的“直言式”与“假言式”之别。一些研究者在以西方逻辑参证因明的基础上,提出了三支作法原本就是假言式的主张。本文认为,从逻辑的角度来看,“直言式”与“假言式”仅仅是语言表达上的些微差别,而其实质并没有什么不同,“假言式”从根本上说仍是一种“直言式”。
简介:黑格尔思辨理性观念的发生至少要追溯到《费希特与谢林哲学体系的差别》一文。在其中黑格尔自觉地对其所处的时代文化做出诊断,指出了内在于其中的分裂,以及这一分裂所引起的"哲学的需要"。黑格尔发现,为了满足这一需要,同时代哲学或是立足于"知性反思",或是立足于与"知性反思"完全对立的"理智直观",意图克服文化中的各种分裂,实现哲学本身的要求。但无论是康德、费希特还是雅可比的努力,均宣告失败,实质上仍旧是知性哲学。因此黑格尔提出了旨在获得"绝对同一性"的、统一"知性反思"与"理智直观"的思辨哲学计划。
简介: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做出与趋近或者回避有关的决策并且执行相应的反应。我们会凑近鲜花享受它的芬芳,却小心翼翼地躲开正在布网的蜘蛛。在实验室情景下以往绝大部分研究证实了趋利避害的相容效应即正性情绪引起趋近反应,负性情绪引起回避反应,这似乎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但研究者对趋避的操作性定义不尽相同,没有一个权威的操作定义,于是就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趋避方式,这也导致实验结果无法对比分析,但大多数研究都是运用推拉杠杆作为趋避的操作定义。
简介:信息技术的急速发展推动了多个学科的现代研究,电脑本身中的操作系统亦经历了好几代的更新。在研制新的电脑操作系统过程中,我们清楚地知道它具有如下明显的特性:
简介:运动视觉中的计时行为分为两类:拦截行为和制动行为。“环境—活动者系统”(EAS)中的信息决定着计量行为的控制操作。本文阐明了信息和EAS的特性,通过对tau-margin在拦截行为中的作用以及视觉变量τ对于制动操作重要性的分析,论述了运动视觉中计时行为的控制操作理论。
简介:大腿思维被比拟计算机的信息加工过程。西方认知科学家认为计算机操作系被与位于脑的高级部位意识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但可惜未有更多学者从这去深入探索问题。本文着眼从信息与其载体的内在关系,大胆借助计算机操作系统发展的认识,强调从它的非技术层次意义上,尝试由一个新视野去探索人类思维的产生和发展,
简介:基层工作GRASSROOTWORK近年来,江苏海门市根据“全面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的要求,通过加强法治宣传、严格依法管理、优化法治服务等举措,不断强化宗教领域的法治建设。一、广泛宣传,提高法治意识注重法治培训。将宗教工作政策和法律法规列入干部培训计划,先后举办了党委书记、统战干部、村党组织书记和人大普法教育四个专题班次,切实提高基层干部抓农村宗教工作的责任意识,增强他们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主动性、前瞻性和科学性。
简介:当前对于康德美学第一契机中的两个关键词“兴趣”与“实存”的误读源于脱离康德整个批判哲学体系。在康德哲学中,带有兴趣的愉悦感都与行为的理由联系在一起,任何实践活动都是要把欲求的对象变成一个直观的经验对象,反之,不带任何兴趣的审美的愉悦感与行为的理由没有任何关联,这种愉悦感的产生在于想像力能够超出对象的“实存”创造出具有某种普遍性的、与知性之机能协调一致的“形式”。
简介:<正>有资料证明,用韦克斯勒智力测验量表测得新中国儿童的言语智商明显高于美国儿童,但操作智商则低于美国儿童。有人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与中国和美国家庭教育的不同方式有关。中国的父母重视孩子言语的发展,孩子有较多的时间听故事、阅读。而美国的父母重视孩子动手能力的培养,孩子有较多的时间玩玩具和参加家务劳动。中国和美国
简介:研究人类双重作业操作特点和规律是认知心理学和人类工效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本文系统地介绍和详述了该领域中结构理论、资源理论和结果冲突假设等3种主要的理论体系及典型实验研究,并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课题。
简介:工程图学(即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是从画法几何学的产生、建立与发展而形成的技术基础学科。画法几何学由法国著名科学家加斯帕·蒙日(GaspardMonge)创立。蒙日把经过长期探索得到的成规,以及经过反复实践取得的简炼的方法,汇合在一起,形成一部逻辑上无懈
简介: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中,分组有助于强化团体成员的互动,突破全班讲授的模式,发挥价值澄清和多元互动的功能。但部分心理健康教师缺乏基本的心理辅导活动课分组讨论的组织操作规范,从而造成了心理辅导活动课活动团体动力无法启动,活动效果差。笔者通过探索,认为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分组讨论的组织应该遵循以下一些操作规范:合理分组——妥善安排班级小组数量,合理进行组间布局,规范操作组内成员安排,遇到特殊情况恰当处理;规范讨论——合理确定小组组长,明确小组讨论要求,澄清大组交流原则。
简介:今年由Linux软件引发国际对“操作系统”一连串反应,使人们关注了电脑操作系统的重要性。西方认知学者早就论及大脑应有类似电脑操作系统的机制。若能证实,则可能对人工智能研究和人类思维发展都会有一个新视角。近年脑科学的迅速发展,让我们更多了解人类自己大脑的结构。“脑中操作系统”这想法虽被提出有十多年,但并没有太多人从这观点深入探讨。人类思维的奥秘仍是一个难以人手的科学难题。认真总结操作系统在发展中的认识,特别是非技术意义的认识,估计对“脑操作系统”会有更合适的思考。
简介:虚拟现实、远程操作、远程通信等系统环境一般称为合成环境.合成环境的特点是用户将以计算机为媒介与物理上与他分离的环境进行交互.远程临境感是用户将自我知觉移入以计算机为媒介的环境中时出现的一种体验.本文论述了有关合成环境中的远程临境感的人因素设计观点,实现远程临境感的重要技术,以及关于远程临境感的将来研究.
阿多诺对范畴直观的批判
柏格森哲学中的直观和美学思想
康德道德哲学对直观的拒斥和运用
论德里达对胡塞尔本质直观问题的处理
五台山佛教和“例时作法”
操作台面不同方位、不同斜度水平的操作速度比较
关于三支作法的表述形式──与张忠义先生商榷
“知性反思”与“先验直观”——试论黑格尔思辨理性观念的发生
杠杆作为趋避的操作定义研究
从电脑操作系统的发展试看心脑中的操作系统——信息新角度初探智力之谜
运动视觉中计时行为的控制操作理论
从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发展试看心脑中的操作系统——信息与语言新角度初探智力之谜
积极探索 主动作为 全面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
“兴趣”与“实存”:“行为的理由”与“直观的经验对象”——对康德美学第一契机的重新解读
家庭教育与幼儿语言、操作能力的发展
双重作业操作的理论探讨和实验研究概述
图学思维训练的基本思想和操作方法
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分组讨论操作规范研究
从Linux新闻背后认真思考操作系统发展的非技术意义——寻觅人类思维“脑中操作系统”的一个新提示
关于虚拟现实、远程操作等合成环境中的远程临境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