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6 个结果
  • 简介:根据国内外关于数学自我效能研究的文献.结合我国初中数学学习的内容特点与实际背景情况。编制数学自我效能问卷。研究以初一与初二学生为对象,采用开放式问卷对188名学生和53名数学教师进行调查,首先编制出44个项目的初测问卷:采用封闭式问卷对479名学生的初测结果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与项目分析,形成了包含日常生活中数学任务的效能、数学相关课程的效能与数学学业问题解决效能三个维度的26个项目的正式问卷:最后对350名学生施测正式问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数学自我效能问卷的因素结构清晰,具有合理的信度和效度。

  • 标签: 数学自我效能 问卷 信度 效度
  • 简介:通过个案研究我们发现,导致初中离群的原因有二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直接原因,包括自卑、恐怖、猜疑等;第二层次为间接原因,主要有家庭和学校教育问题等。本文以“对一离群生辅导的个案分析”,提出加强心理辅导是使离群生回归群体的有效教育措施之一。

  • 标签: 初中生 离群现象 个案研究 初中生 学校教育 心理辅导
  • 简介:以《中学生社会适应量表》为研究工具调查留守初中275名,探讨留守初中社会适应现状,结果表明:男生的社会适应要差子女生;担任班干部的留守初中社会适应显著高于没有担任班干部的;留守初中和父母亲关系越融洽,其社会适应相对越好;不同成绩水平的留守初中在社会适应上差异显著;在遇到困难和烦恼时,有较多伙伴帮助的留守初中社会适应较强;邻里关系好的留守初中社会适应相对较好;参加课外活动频率越高,留守初中社会适应状况越好.

  • 标签: 留守初中生 社会适应 现状
  • 简介:本研究选取初一至初三年级学生为被试,采用实验法,用数学连加数问题为实验材料,就自我反思对解题策略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比较了有反思实验组学生(24人)和没有反思控制组学生(29人)解题策略的差异,结果发现:(1)有反思的学生比没有反思的学生更多使用高效策略;(2)从测试过程策略类型的变化看,反思促进初中逐渐获得高效策略,放弃低效策略.

  • 标签: 数学连加数 解题策略 自我反思 初中生
  • 简介:通过对8名11~14岁初中的深入访谈,初步探讨了处于初中阶段的青少年认同的亲社会行为.发现:(1)初中最认同的亲社会行为是帮助行为,其次是交往行为.此外,安慰行为、公益行为、礼貌行为和遵规行为也被他们认同;(2)初中对不同行为主体间发生的亲社会行为的认同有明显差异,他们更关心发生在他们之间的亲社会行为;(3)普通学校、打工子弟学校的初中对帮助行为和交往行为认同的比率差异明显;(4)初中认同的亲社会行为的种类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

  • 标签: 亲社会行为 初中生 认同 初中阶段 打工子弟学校 普通学校
  • 简介:对陕西地区1299名城乡初中进行分层整体取样调查,结果表明:(1)初中心理健康素质在人际素质、动力系统、自我和归因风格方面城乡差异显著;(2)在适应、人际素质、动力系统、自我和归因风格方面初二得分高于初一和初三,年级差异显著;(3)在动力系统和归因风格方面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男生认知风格得分显著高于女生。

  • 标签: 初中生 心理健康素质 城乡差异
  • 简介:本研究运用测量的方法考察了386名农村初中学习适应性的发展。结果表明,初一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显著地好于初二、初三、初四的学生;男女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差异显著;在“学习态度”、“学习技术”、“学习环境”、“身心健康”四个分测验中,年级差异非常显著;优等生和差生在学习适应性上也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差异。

  • 标签: 农村初中生 学习适应性
  • 简介:自Block于1971年对人格类型进行划分以来,人格类型的研究已经走过了四十多年的历史。随着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增多和国家对素质教育的重视,对青少年问题行为进行探究以引导其健康成长迫在眉睫。有研究表明,不适应型,尤其低控型人格是各种问题行为的预测因素。本文主要从低控型初中的人格类型划分及人格特点、问题行为、影响因素和对当前教育的启示等几方面展开。

  • 标签: 低控型人格 问题行为 教育启示 初中生
  • 简介: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农村初中亲子关系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研究目的。运用随机取样的方法,选取198名农村中学的初中为被试。研究结果表明:(1)农村初中亲子关系现状是亲子关系亲密;(2)农村初中亲子关系存在性别差异,不存在年级和民族差异;(3)亲子沟通和父母对学生交友的管理是影响农村初中亲子关系的重要原因;(4)父母对学生学习的管理和学生的上网情况对农村初中的亲子关系没有影响。

  • 标签: 农村初中生 亲子关系 亲密度
  • 简介:本研究探讨初中入学适应与生涯成熟的关系,评估生涯训练课程的干预效果,为初中开展入学适应辅导和生涯教育提供依据。研究采用中学生在校心理适应能力诊断量表和青少年生涯发展量表对北京市某中学的308名学生在其初一入学时进行测评。其中166人为实验组,142人为对照组,实验组接受每周一次共18次生涯训练,对照组不做干预。在第19周再次施测。结果表明,入学适应各维度和生涯成熟度均呈显著正相关。训练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入学适应总分及各维度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实验组入学适应总分及各维度分均高于对照组。从中可见,生涯成熟度高有利于入学适应,实施生涯训练能够有效提高初中入学适应水平。

  • 标签: 入学适应 生涯训练课程 中学生
  • 简介:运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探讨了主要可控心理因素对初中数学学习策略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所纳入的可控心理因素具有良好的代表性;可控心理因素对初中数学学习策略的影响机制主要体现为数学学习动机、策略意识、积极归因和困难应对感对数学学习策略有显著的直接效应.研究提示,数学学习策略的教学应重视可控心理因素的作用并处理好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 标签: 初中生 数学学习策略 可控心理影响机制
  • 简介:众所周知,初中正处于青春期,是从儿童向成年过渡的时期,可这时期学生的心理并不随着生理的发展而同步发展。正是这种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初中面临着种种心理危机,并出现了许多心理问题。自卑就是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障碍,在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身上表现尤为明显。

  • 标签: 自卑心理 初中生 辅导法 周记 心理问题 身心发展
  • 简介:【活动背景】1.理论背景初中处于“身心聚变”时期,美国心理学家Hollingwort将这一阶段称之为“心理断乳期”.具体表现为“逆反心理严重”,其主要特点是“不服管教”.一些同学不再虚心接受老师、家长的批评,开始顶撞,甚至驳斥、嘲笑师长,对于父母、老师不让做的事,他们越是起劲,倾向于“对着干”.

  • 标签: 亲子关系 初中生 教学设计
  • 简介:采用问卷法对城镇初中的社会支持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城镇初中的社会支持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客观支持得分最高,其次是主观支持,最后是支持利用度。(2)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学生的社会支持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逐渐升高;女生的社会支持显著高于男生;本地生的客观支持显著高于积分入学生,其他无差异;是否独生子女不存在显著差异。(3)在家庭因素方面,完整家庭学生的社会支持最高,其次是单亲或离异家庭的,最低是重组家庭的;自评家庭经济状况越差,学生的客观支持越低,但其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以及支持总分却在经济状况最差时显著回升;父母关系越好,学生的社会支持度越高。学生的社会支持受多种家庭因素的影响。

  • 标签: 社会支持 客观支持 主观支持 支持利用度 初中生
  • 简介:本研究对60名LD初中与对照组进行了无意注意和注意搜寻、稳定、转移、集中的测验比较。结果表明,LD学生的各项指标显著低于优等组学生,但无意注意和注意搜寻、稳定水平与中等组学生的差异不显著,表明注意转移、集中更能有效地鉴别LD学生与对照组;LD学生年龄越小,注意力的可塑性越大;初中注意水平受学习能力制约极显著,受年龄制约不明显。测试分析表明,对LD学生注意作用的大小依次为神经心理、抑郁状态、认知冲突、学习行为、教养方式;讨论揭示,LD学生注意发展迟缓与其高级心理活动的脑部神经基础薄弱有密切关系。

  • 标签: 学习困难初中生 注意特性 神经心理
  • 简介:通过系统梳理和总结各领域里集体效能的测量构念,并结合初中班级群体的特点,首先从理论上提出初中班级集体效能的结构。然后,采用问卷法调查168个班级5180名初中,运用多水平因素分析验证班级集体效能的结构,以及考察该结构的信效度。结果发现,初中班级集体效能在个体和班级水平上都是两因子的结构,即班级能力评价和班级目标达成。该构念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初中班级集体效能的测量指标。

  • 标签: 班级集体效能 班级能力评价 班级目标达成 多水平因素分析
  • 简介:用问卷法对194名初中学业延迟满足的特点及相关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初中学生的学业延迟满足存在年级和性别差异,初二和初三学生的学业延迟满足水平明显低于初一学生,女生比男生的学业延迟满足能力高。课堂目标结构与学业延迟满足有显著关系,任务取向的课堂目标与学业延迟满足呈正相关关系;自我取向的课堂目标与学业延迟满足呈负相关关系。任务价值、自我效能与学业延迟满足呈正相关关系,学业延迟满足与学业成绩呈正相关关系。

  • 标签: 学业延迟满足 课堂目标结构 自我效能 任务价值 学业成绩 初中生
  • 简介:目的:本研究针对初中应对方式和孤独感的关系进行分析比较,从而试图找出相应的解决手段。方法:采用问卷测量法,选取初中被试310名,运用UCLA孤独感量表和应对方式问卷(CSQ)进行施测。结果:1男性初中较之女性初中有较高的孤独感2担任班委与非担任班委的初中在孤独感上有显著的差异,担任班委与非担任班委的初中在求助和解决问题维度上有显著的差异3应对方式的各个维度均与孤独感有显著的相关,孤独感和求助、问题解决存在显著的负相关(p〈0.01),和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0.01)。4求助和问题解决对孤独感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自责对孤独感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结论:初中应对方式和孤独感之间关系研究为初中孤独感的干预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和有效的科学依据。

  • 标签: 初中生 孤独感 应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