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讨论了共同与民主之间的复杂关系。作者认为,现代的民主国家要求人民形成关系密切的政治共同,分享强烈的集体认同。但这种集体认同容易使人排斥那些不能或无法轻易融入这种认同的人。可是,排斥不仅在道德上值得谴责,也违背了人民主权的合法性观念。为了走出这一困境,人们往往对“政治认同”进行重新定义,民族主义、共和主义和自由主义给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作者分析了上述方案的不足,并提出,没有哪种方案可以替代营造“共享认同的空间”方案。这意味着,那些想要或必须生活在同一政体下的不同个人和群体,必须针对一个能共同接受的甚至是妥协性的政治认同进行协商、达成共识。

  • 标签: 共同体 民主 认同
  • 简介:田鹏颖在《马克思主义研究》2018年第1期《历史唯物主义与“人类命运共同”》一文中指出,“人类命运共同”生根于马克思“民族史向世界史转变”的基本理论,孕育于马克思关于“三大社会形态”的基本判断,趋向于马克思“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最高阶段,在理论上丰富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重要理论成果,是人类克服现代性桎梏,实现人类自我解放事业的高度理论自觉。

  • 标签: 唯物主义 人类 马克思主义 世界
  • 简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社会本身是作为大大小小的共同而存在的,“人类命运共同”应当被看作是在概念外延上最大的共同,它强调不同国家、民族之间共同生存于这个星球上,有着利益休戚与共的生死相连关系.随着网络信息科技的发展以及全球村、全球经济一体化世界的到来,合作、发展、共赢成为时代潮流,各国逐渐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交融格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已经成为当今人类世界的重大课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其根本的准则是正义准则.当代世界正义涉及国际正义、普遍正义(全球正义)与环境正义三个层面.首先,就国际正义而言,涉及国际交往的正义和经济秩序的正义.民族国家不论大小,其主权权力或权利平等,是处理国际政治事务和经济事务的根本准则.其次,世界正义还有着全球个人层面的正义.在当代世界中,最为重要的是全球所有人口的最基本生存权和最基本生存需要的满足问题.最后,全球生态环境正义.以正义准则对待环境和保护环境,是人类命运共同在这个星球上赖以生存的条件.

  • 标签: 人类命运共同体 国际正义 全球正义 环境正义
  • 简介:对欧洲共同共同农业政策的系统回顾与总结──《欧洲共同共同农业政策》评介施学光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原所长、程极明研究员的新著《欧洲共同共同农业政策》,新近由译林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是作者1991年秋至1992年夏在意大利佛罗伦萨欧洲大学...

  • 标签: 共同农业政策 回顾与总结 欧共体 世界农产品贸易 共同市场 农业结构
  • 简介:“人类命运共同”是基于全球化潮流、全球发展风险、国际新秩序构建等视角提出的新理念,也是走向世界过程中中国话语和中国声音的典型体现,不仅具有深刻的政治内涵,还具有深邃的伦理意蕴。它体现了资本逻辑全球化过程中对发展正义的追寻,凸显了多元文明场域中共同价值的守护,彰显了构建国际新秩序中中国的责任和道义担当。从伦理视角透视“人类命运共同”这一理念,有助于展现其价值理性和实践诉求。

  • 标签: 人类命运共同体 伦理维度 共生共存
  • 简介:在哈贝马斯庞大的思想体系中,关于世界共同的思想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当代人类日益成为一个命运共同的新情况下特别值得整理、发掘和弘扬的。他从民族国家形成、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问题深刻揭示了构建世界共同的必然性和紧迫性,并提供了如何构建世界共同的方案。哈贝马斯的世界共同思想是与自古以来思想家和政治家的各种"世界大同"思想一脉相承的,是当代人类和世界各国政府必须认真对待的使世界走向永久和平和人类走出生存危机的最具现实性的可供选择的理论和方案。

  • 标签: 哈贝马斯 世界共同体 民族国家 后民族国家 后民族民主
  • 简介:马克思主义及其科学社会主义是审视人类社会历史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对于今天人类社会问题得以产生之根源的回答,仍须遵循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阐释之科学社会主义逻辑思想的指导。当今时代全球性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国家交往、安全格局、经济发展、文化沟通、生态建设等领域的现行全球社会生产关系或全球治理上层建筑阻碍着全球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应对这些全球性问题,应当从现行全球社会生产关系或全球治理上层建筑的调整或变革入手,这恰就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方案的初衷和目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有其科学社会主义逻辑思想根据。

  • 标签: 人类命运共同体 科学社会主义 全球性问题 全球治理困境
  • 简介:“人类命运共同”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逻辑和现代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人类社会实现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与人类共有价值的辩证统一,是以中国共产党人为代表的人类探索21世纪世界治理方案,实现共生、共担、共建、共享的伟大实践智慧,是人类逐渐实现从“虚幻共同”向“自由人的联合体”的历史跨越的战略策略.“人类命运共同”在理论上克服了资本主义“修昔底德陷阱”,在战略上为解决世界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在实践上为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创造了现实条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必须正确处理自觉坚持与自我发展的关系、民族主体与人类主体的关系、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

  • 标签: 马克思 人类命运共同 体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 简介:以2017年伊始联合国日内瓦总部讲话为标志,习近平形成了系统而完整的"人类命运共同"思想。这一思想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包括时代主题观和国际格局观、树立"地球村"理念、共同建设的递进性和层次性思想、打造人类命运共同总方略和总目标、坚持共同价值观和基本遵循的思想、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的思想,等等。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思想创新了中国国际关系理论,指导着中国外交实践不断走向新胜利;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影响力。它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天下"情怀和"大同"社会理想,又批判地借鉴了西方思想家关于"人类共同"的思想资源。

  • 标签: 习近平 人类命运共同体 战略思想
  • 简介:康德具有理性主义色彩的共同思想对于马克思思考共同问题产生了巨大的启蒙意义.不过,康德对于伦理共同的论述基于人性善恶的考量,马克思却要把这种考量转换成为现实生活的批判.康德尽管从形式上看特别想超越私人性而追寻普遍性进而构建一个伦理共同,但这种共同实际上是维护少数资产阶级利益的,是虚幻的.为此,马克思提出了'真正的共同'这个理念.'真正的共同'具有双重规定,即'真正的共同'不是'自由人的对立面',而是'自由人的联合体'.

  • 标签: 马克思 康德 普遍性 虚幻 共同体
  • 简介:马克思恩格斯人类社会共同的思想,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其主要思想是:社会共同是人与社会的基本存在方式;社会共同的普遍本质和特殊本质;资本主义社会共同的历史性飞跃和虚假性质;自由人联合体是人类社会'真正的共同'。认真学习这一理论,对于我们深刻理解习近平关于'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的重要思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马克思恩格斯 社会共同体 思想 当代意义
  • 简介: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提出全球各国在各个发展场域创新创造、互容互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的伟大愿景。

  • 标签: 人类命运 共同体 哲学启示 智慧 道教 总书记
  • 简介: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

  • 标签: 世界历史 人类命运 共同体 马克思主义 美好 生产方式
  • 简介:人类命运共同主要是指国家间层面的具有平等性、共赢性、安全性和包容性的人类集体组织。习近平的人类命运共同思想深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是中国面对世界性问题所做出的'中国诊断'和所提出的'中国方案'。倡导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为世界走向共同发展、和平安全和全球治理提供了现实可能。推动人类命运共同思想的实现,需要坚持分步实现、平等互助、尊重差异、绿色发展和兼容并蓄的原则。

  • 标签: 习近平 人类命运共同体 全球治理 中国声音 中国方案
  • 简介:摘要: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发展规划或者地缘政治的角逐。它背后的“命运共同”和“合作共赢”的理念,既深植于中国传统思想,也更加切近马克思共产主义理想的本意。这一理念所蕴含的整体论思维方式和生化模式的因果观不但不排斥个体的权益,反而是后者的最终保障。将这个理念转化为行为方式,有望导致一个与个体主义哲学理念主导下冲突不断的世界秩序截然不同的世界秩序。这是历史给予中国和世界的机遇和责任。

  • 标签: 命运共同体 合作共赢 一带一路 丝路秩序 因果观 囚徒悖论
  • 简介:中国传统村庄共同在其形成基础、结构特征和指向意义三个方面显示出显著的伦理共同特征。伴随着乡村社会的转型,根植于自然经济的传统乡村伦理共同走向式微。转型期乡村伦理共同的重建,应通过村庄经济发展、人际关系协调和社区文化建设的实践操作和有效整合,构建一种建立在有机团结基础之上并与乡村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相适应的"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的新型乡村共同

  • 标签: 乡村 伦理共同体 机械结合 有机团结
  • 简介: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集刊的办刊历程的回顾,倡导在新的时期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构建学术共同和文化共同。在构建过程中,专业性学术期刊应担负起历史使命。

  • 标签: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学术共同体 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