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目的:就 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管理后对儿童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未纳入免疫规划前 ( 2017 年 1 月 -2018 年 2 月) 我市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情况,将其作为对照组,另择取纳入免疫规划管理后 ( 2018 年 3 月 -2019 年 5 月) 的我院市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情况,将其作为观察组。结果:将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后,观察组的全程合格接种率较高,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较低,通过与对照组相关数据的比较,数据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满足了统计学条件( P < 0.05 )。结论: 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管理, 发挥的作用明显,可进一步降低儿童乙肝表面的抗阳性率,促进全程合格接种率的提高。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慢性乙肝患者应用恩替卡韦+乙肝疫苗治疗临床效果。选取在2019年01月~2020年10月研究时间段内,在本中心接受治疗的88例慢性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电脑分组,对照组44例患者实施恩替卡韦治疗,实验组44例患者实施恩替卡韦联合乙肝疫苗治疗。分析两组患者在不同治疗干预下,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酶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CⅣ、Ⅲ型前胶原PCⅢ),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表面抗原与抗体滴度变化情况对比。结果:对慢性乙肝患者实施恩替卡韦联合乙肝疫苗治疗干预后,实验组患者透明质酸酶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CⅣ、Ⅲ型前胶原PCⅢ等肝纤维化指标及表面抗原滴度与表面抗体滴度水平,均显著改善与对照组,差异明显,数据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实施恩替卡韦联合乙肝疫苗治疗干预后,对慢性乙肝疾病患者的恢复有积极作用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对 200例慢性肝病慢性乙肝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为慢性肝病慢性乙肝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策略。方法:选取 2017年 6月 -2018年 6月期间到我院进行慢性肝病慢性乙肝治疗的 200位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 100人。对两组患者都实施综合治疗手段,在此基础上,实验组患者采取恩替卡韦分散片联合胸腺肽 -α 1治疗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恩替卡韦分散片进行治疗,治疗疗程为 1年,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详细的观察与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谷丙转氨酶( ALT)指标改善明显,实验组患者的指标改善程度远远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 HBV-DNA)转阴率、 ALT复常率、 HbeAgle转阴率具有明显的差异,两组患者的 YMDD变异率也具有明显的差异,两组数据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没有比较意义( P> 0.05)。结论:恩替卡韦分散片联合胸腺肽 -α 1在慢性肝病慢性乙肝治疗运用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有效提高细胞免疫应答效果,在促进 HBV-DNA转阴等方面的效果显著,值得运用及推广于临床治疗过程中。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恩替卡韦与替诺福韦酯对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承德市中心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HBeAg阳性CHB患者15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恩替卡韦组和替诺福韦酯组各79例,比较两组治疗6个月、12个月时HBeAg转阴率、HBV DNA转阴率、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率,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6个月、12个月后,替诺福韦酯组的HBV DNA转阴率(59.49%、72.15%)明显高于恩替卡韦组(44.30%、55.70%),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232、6.334,均P<0.05);而两组患者的HBeAg转阴率(χ2=0.328、0.037,均P>0.05)及ALT复常率(χ2=0.767、0.694,均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5.94%、59.49%。替诺福韦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9%(6/79),恩替卡韦组为11.39%(9/7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58,P>0.05)。结论替诺福韦酯在抑制HBV复制方面优于恩替卡韦,并且安全性类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和乙型肝炎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HBeAg)双阳性的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携带产妇采用母乳喂养对其所生婴儿HBV感染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2016年2月至2018年5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进行产前检查及分娩的HBsAg和HBeAg双阳性携带HBV产妇及其所生的婴儿各323例,将其分为母乳喂养组和人工喂养组。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和聚合酶链反应-荧光探针法,分别检测两组婴儿在出生<24 h及7月龄时的血清HBV标志物和HBV DNA的阳性率。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结果最终纳入297例患者,其中母乳喂养组149例,人工喂养组148例。母乳喂养组与人工喂养组婴儿在出生<24 h及7月龄时的HBsAg、抗-HBs、HBeAg、HBV DNA>100 IU/mL的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母乳喂养组出生<24 h新生儿抗-HBs阳性率为58.39%(87/149),低于7月龄时的95.97%(143/149);母乳喂养组出生<24 h新生儿HBeAg阳性率为65.10%(97/149),高于7月龄时的13.42%(20/1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9.75、40.49,均P<0.01)。母乳喂养组出生<24 h新生儿的HBsAg和HBV DNA>100 IU/mL阳性率分别为2.01%(3/149)和2.68%(4/149),其7月龄时的HBsAg和HBV DNA>100 IU/mL阳性率分别为2.68%(4/149)和2.68%(4/149),两个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人工喂养组出生<24 h新生儿抗-HBs阳性率为47.97%(71/148),低于7月龄时的95.94%(142/148);人工喂养组出生<24 h新生儿HBeAg阳性率为55.41%(82/148),高于7月龄时的19.59%(29/1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5.37、39.84,均P<0.01)。人工喂养组出生<24 h新生儿的HBsAg和HBV DNA>100 IU/mL阳性率分别为4.73%(7/148)和1.35%(2/148),其7月龄时的HBsAg和HBV DNA>100 IU/mL阳性率分别为1.35%(2/148)和1.35%(2/148),两个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母乳喂养不是增加HBsAg和HBeAg双阳性HBV携带产妇垂直传播风险的决定性因素,建议这类产妇在正规预防的前提下进行母乳喂养。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恩替卡韦联合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对慢性乙肝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以便为临床治疗工作提供有价值的依据。方法 从2020年1月至2020年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慢性乙肝早期肝硬化患者胆囊超声多普勒改变特点情况。方法:选择 2018年 12月 -2019年 12月被进入我院治疗的 25例慢性乙肝早期肝硬化患者(研究组)与同期入院体检的 25例健康人士(对照组)进行研究,分析两组胆囊超声检查的临床特点情况。结果:比较两组胆囊超声异常率情况,研究组患者的胆囊病变率明显高于正常体检的对照组,其中,研究组为 76.00%,对照组为 8.00%,差异对比明显,统计学有研究比较意义 P< 0.05。结论:慢性乙肝早期肝硬化患者胆囊病变与患者肝病的病理改变有一定的关联性,而对其实施胆囊 B超检查可以评定患者的病变响程度,对临床治疗具有良好的参考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刺激强度(120%运动阈值)、高刺激量(6000脉冲/日)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高刺激组、低刺激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高刺激组给予120%运动阈值(MT)、6000脉冲/日的rTMS治疗,低刺激组给予80%MT、2000脉冲/日的rTMS治疗,对照组则给予假磁刺激。上述3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周(共治疗10次)。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分别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阴性症状量表(SANS)对各组患者精神症状变化进行评估,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全面评价治疗安全性。结果治疗后高刺激组PANSS量表总分[(68.34±7.34)分]及阴性症状评分[(20.83±4.49)分]、SANS量表总分[(45.03±12.35)分]及情感平淡、意志缺乏、兴趣缺乏评分[分别为(14.90±2.60)分、(7.52±1.84)分和(10.10±2.04)分]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水平(P<0.05),并且高刺激组上述指标评分及SANS量表-思维贫乏评分[(7.06±1.28)分]亦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过程中各组患者主要不良反应是头痛,高刺激组头痛发生率(58.6%)明显高于其他2组水平(P<0.05),但患者头痛程度较轻,经适当休息后能很快恢复正常。结论高刺激强度(120% MT)、高刺激量(6000脉冲/日)rTMS能在短期内显著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并且治疗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疗效。方法: 病例选取时间为 2019年 1月 -2020年 2月 ,65例病例均为本院收治的慢性乙肝患者。按照随机排序法,将其划分为两组,对比组和研究组分别纳入 32例和 33例。对比组采用阿德福韦酯治疗,研究组采用恩替卡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 组间临床有效率比较,研究组高于对比组(P<0.05)。 治疗后两组HBV-DNA水平均有所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比组( P<0.05)。研究组 ALT复常复常率以及 HBV-DNA转阴率都高于对比组( P<0.05) 。治疗后,两组肝功能指标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情况优于对比组(P<0.05)。 结论: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肝,抗病毒以及改善肝功能效果显著。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恩替卡韦联合护肝药物治疗慢性乙肝肝硬化的疗效。方法:选取 2018 年 5 月 -2019 年 5 月间本院收治的 80 例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以随机方式将患者等分为两组,分别是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40 例患者,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肝药物进行治疗,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恩替卡韦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治疗方式下的临床疗效以及肝功能水平。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 P<0.05 ),实验组患者的肝功能水平指标数据显示该组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在治疗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时采用恩替卡韦与护肝药物联合治疗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疗效,并且能够调节患者的肝功能,使其保持在正常指标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五项标志物全阴性(乙肝五项全阴)人群补种乙肝疫苗的策略,为乙肝五项全阴人群进行补种乙肝疫苗时选择补种最佳策略提供数据支持。方法统计2008年1月至2018年9月在海军机关门诊部体检查出乙肝五项全阴并选择不同策略补种乙肝疫苗的士兵156例,按补种方法分为三组,(1)A组53例:当天注射第一针,与第一针间隔1个月注射第二针,与第一针间隔6个月注射第三针(简称0、1、6);(2)B组51例:当天注射第一针,与第一针间隔1个月注射第二针,与第一针间隔3个月注射第三针;(3)C组52例:只补种一针。追踪第二年体检中乙肝抗体的阳性情况。结果A组第二年的乙肝五项检查阳性率为98%(52/53),B组为76%(39/51),C组为52%(27/52)。A组第二年体检阳性率高于B组、C组(χ2=34.54、10.64,均P<0.01),B组第二年体检阳性率高于C组(χ2=35.64,P<0.01)。结论乙肝五项检查全阴人群,应当严格按照0、1、6的策略进行补种乙肝疫苗,机体才能最大可能的获得乙肝抗体,才能更有效地预防乙型肝炎。
简介:【 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 肝脂肪变对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 2018 年 3 月 - 2020 年 2 月收治的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90 例为 本次的 研究对象,根据 FibrosCan 得出脂肪程度不同作为分组依据, I级患者 30 例作为 A 组, II级患者 30 例作为 B 组, III级患者 30 例作为 C 组 。比较 3 组 患者的 的临床疗效 以及 比较三组患者治疗 6 个月后,谷丙转氨酶( ALT )恢复正常的患者比例。 。结果 A 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 B 组和 C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与 C 组比较, B 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 6 个月后, A 、 B 、 C 组患者 ALT 恢复正常人数分别为 26 例( 86.67% )、 18 例( 60.00% )、 9 例( 30.00% ); A 组显著高于 B 组和 C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肝脂肪变是影响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的重要因素之一,可将其作为乙肝抗病毒治疗的敏感性指标。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和研究肝脂肪变对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抗病毒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102例 慢性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肝细胞脂肪化程度的不同将患者分为 a组(无脂肪肝, 27例)、 b组(轻度脂肪肝, 43例)、 c组(中度及以上脂肪肝, 32例)三组。三组均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抗病毒治疗, 比较三组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效果。结果 三组治疗 6个月时的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HBV DNA)转阴率、乙肝表面抗原( HBsAg)转阴率、乙肝 e抗原( HBeAg)转阴率均高于本组治疗 3个月时,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a、 b组治疗 3、 6个月时的 HBV DNA转阴率、 HBsAg转阴率、 HBeAg转阴率均高于 c组治疗 3、 6个月时,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 P<0.05)。 a、 b组治疗 3个月时的 HBV DNA转阴率、 HBsAg转阴率、 HBeAg转阴率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a组治疗 6个月时的 HBV DNA转阴率为 74.07%、 HBsAg转阴率为 70.37%、 HBeAg转阴率为 66.67%, 均高于 b组治疗 6个月时的 44.19%、 41.86%、 39.53%,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肝脂肪变程度可以作为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效果的预测因素, 肝脂肪变会影响到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的效果, 因此在临床治疗中需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