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吉非替尼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8月-2017年8月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3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三组均31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化疗治疗,研究A组单独实施吉非替尼靶向治疗,研究B组在化疗基础上加用吉非替尼靶向治疗,观察治疗效果与免疫功能。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的免疫功能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治疗后研究A、B组均优于对照组,研究B组治疗总有效率93.55%高于对照组35.48%、研究A组35.48%,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取吉非替尼靶向治疗,患者免疫功能明显得到改善,值得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吉非替尼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作用。方法选择30例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期间为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所有患者均失去了手术治疗机会且放化疗治疗没有效果,患者口服吉非替尼进行治疗,每次250mg,1日一次,服用一个月后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服药一个月后,有效10例(33.33%);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腹泻5例(16.67%),恶心2例(6.67%),皮疹3例(10.00%),皮肤干燥1例(3.33%)。结论采取吉非替尼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实施治疗的效果较好,引发的毒副反应较少,且患者大多数可耐受,值得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方法观察和分析分子靶向药物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3月~2019年3月接诊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患者76例,将其根据入院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均38例。给予参照组患者常规的治疗方案,给予研究组患者分子靶向药物吉非替尼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疾病控制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对研究。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疾病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分子靶向药物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患者的疾病能有效得到控制,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用药较为安全,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米非司酮与复方米非司酮用于药物流产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8年1月—2019年2月期间在该院行药物流产的10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药物流产对照组采用单方米非司酮,观察组采用复方米非司酮,比较两组流产结果、孕囊排出时间、流产后出血时间,统计流产后出血量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完全流产率(94.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观察组孕妇孕囊排出时间、流产后出血时间(流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16.0%,显著低于对照组(3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流产中应用复方米非司酮流产效果较为理想。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临床非小细胞肺癌采用吉非替尼靶向治疗联合化疗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4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单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化疗方式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吉非替尼靶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免疫功能的改善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两组患者免疫功能比较,观察组的CD4+、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而CD8+相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免疫功能改善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吉非替尼靶向治疗联合化疗,不仅可提升临床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同时也有助于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进一步改善,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 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联合治疗非破裂型输卵管妊娠效果 。 方法 选择本院 2016 年 1 月至 2017 年 1 月 100 例 非破裂型输卵管妊娠 患者,采取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 米非司酮 治疗,观察组采取 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联合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 98.00% ,明显高于对照组 78.00% , P < 0.05 。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2.00% ,明显低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 采用 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联合治疗非破裂型输卵管妊娠 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还能有效降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研究。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吉非替尼和放疗的联合应用对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择取本院100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收治时间均在2016年12月至2018年3月期间。将上述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进行WBRT(全脑放射治疗),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上进行吉非替尼口服治疗,记录2组患者的近期疗效,不良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SF-36评分。结果①研究组患者的近期疗效是52%,对照组患者的近期疗效是46%;②对照组中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24%,研究组中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4%;③研究组治疗后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吉非替尼和放疗的联合应用对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治疗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非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集合 2012.5-2019.4时段于本院就诊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 46例,所有患者接受非手术治疗,治疗期间密切监控患者体征及临床症状变化,若见有手术指征及时转入手术治疗,对比非手术治疗前后患者的腹腔压力、腹痛情况,记录呕吐次数。结果: 3例患者治疗无效( 6.52%), 43例治疗有效( 93.48%),治疗无效者转入手术治疗后肠粘连得以分离,梗阻解除,均顺利出院,病死率为 0.00%,治疗后患者腹痛评分、腹内压显著降低,呕吐次数显著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结论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治疗中给予非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解除患者腹痛、呕吐、腹压升高症状,不过实际应用需随时做好手术准备,及时给予部分非手术治疗无效者手术治疗,防止病情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