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构建超声引导心腔内电图定位隧道式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流程,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方法于2021年5—7月,通过文献回顾、专家议会形成超声引导心腔内电图定位隧道式PICC置管流程初稿。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全国8个省/直辖市的18名专家进行德尔菲专家函询,征询专家意见,然后小组讨论,确定隧道式PICC置管流程终稿。专家积极程度、权威程度、意见协调程度分别采用问卷有效回收率和提出意见专家比率、专家权威系数、肯德尔和谐系数和变异系数表示。结果共开展2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0.00%、100.00%,提出修改意见专家比率分别为83.33%、5.56%;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90;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112~0.170(P<0.05),变异系数为0~0.122;第2轮各级操作步骤的重要性评分均数为4.64~5.00分。最终构建的超声引导心腔内电图定位隧道式PICC置管流程包括4个一级操作步骤、19个二级操作步骤和39个三级操作步骤。结论超声引导心腔内电图定位隧道式PICC置管流程具有可靠性,质量水平较高,对临床置管操作规范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 对医院静脉输液治疗现状进行横断面调研,为制订提高静脉治疗水平的护理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省护理学会静疗专委会组织制订的静脉治疗横断面调研表,对我院34个临床科室46个病区进行静脉输液治疗横断面调研。结果 当日调查663人,其中正在输液治疗498人,使用输液钢针输液94人、浅静脉留置针294人、CVC79人、PICC29人、输液港2人。前臂和手背是外周静脉穿刺的主要部位选择;颈内和锁骨下静脉是中心静脉置管穿刺的主要部位选择。404例静脉导管中,268例无导管固定与维护操作不当;293例无敷料固定与维护操作不当。结论 输液工具的合理选择还应继续加强,护士“钢针零容忍”的意识还有待提高;34个临床科室未全部开展PICC置管技术;CVC部分患者导管的选择与实际输液治疗需求不相符;避免或减少关节部位穿刺的情况;需继续加强静脉留置导管的日常维护。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山东省31家公立医院儿科、呼吸科住院患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所导致的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在秋冬季节,不同地区、性别和年龄的感染情况,进一步分析儿童MPP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收集并汇总2021年9月1日至12月15日山东省31家公立医院儿科、呼吸科住院患儿的基本信息、MPP患儿的流行病学特征、实验室及病原学检测结果,采用χ2检验进行组间差异比较。结果2021年9月1日至12月15日31家医院共收住院患儿39 970例,其中确诊MPP患儿17 613例,患病率为44.07%。胶东地区的MPP患儿患病率较其他地区高。血清学检测为确诊病例的主要方法(16 730例,76.06%),且MPP合并其他感染的患儿中以合并乙型流感病毒和肺炎链球菌感染为主。33.03%(5 817/17 613例)的MPP患儿行支气管镜检查,检查适应证主要为肺不张,多数患儿镜下可见黏膜糜烂/溃疡。MPP患儿的主要并发症为肺不张(23.47%,4 133/17 613例),同时也发现了坏死性肺炎(0.53%,94/17 613例)、肺栓塞(0.16%,29/17 613例)等较为严重的肺内、外并发症。结论秋冬季节山东省儿童MPP患病率呈较高态势,应及时关注MPP入院患儿各项临床检查指标,对MPP患儿进行积极的诊疗,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儿MPP的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国新生儿科医师对超早产儿的救治态度。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式,制定调查问卷后于2021年6~7月通过问卷星app网络分发。调查对象主要为各省市新生儿科医师。调查内容包括参加调查者基本信息,超早产儿救治经验,对超早产儿的救治态度和对我国早产儿定义认同情况等。对所得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或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收回1 066位新生儿科医师的有效问卷。参加调查的医师中,男性322人,女性744人,副高职称以上占78.1%(832/1 066),来自三级医院者占82.8%(882/1 066),83.0%(885/1 066)有过救治超早产儿经历。63.0%(672/1 066)的受调查医师认为应积极复苏的超早产儿胎龄下限为25周或更低,57.1%(609/1 066)认为我国目前早产儿定义为胎龄28周及以上不合适,75.2%(458/609)认为早产儿定义的胎龄下限应该为≤25周,或不设下限。54.3%(579/1 066)医师认为其所在医院超早产儿放弃治疗常见或非常常见,83.3%(888/1 066)认为放弃治疗的主要原因为家属担忧预后。71.6%(763/1 066)医师曾因是否救治超早产儿而纠结,83.9%(640/763)纠结的原因为对预后没有把握,或担心预后不良引发医疗纠纷。32.7%(349/1 066)本人或同事陷入过因超早产儿是否该救治引发的医疗纠纷。74.8%(797/1 066)认为超早产儿是否救治应由早产儿父母决定。结论我国大部分新生儿科医师对超早产儿持积极救治态度,并认为现行早产儿定义的胎龄下限应该调低,但对超早产儿救治的纠结态度仍较为普遍。对预后的不确定仍是关注焦点。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烧伤专科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单中心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2020年5—8月,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符合入选标准的63名烧伤专科护士,采用自制一般资料调查问卷调查其性别、年龄、职称、工作年限、是否接受过人文关怀培训、学历等17个指标,采用关怀能力量表(CAI)评估其人文关怀能力。将护士按一般资料分类后,统计CAI总得分,对数据行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将护士的CAI总得分及认知、勇气和耐心维度得分与国际常模进行比较。选取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筛选烧伤专科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本次调查共回收问卷63份,均有效。63名护士中男4名、女59名,年龄以20~30岁为主(30名,占47.62%),职称以护师为主(36名,占57.14%),工作年限多>10年(28名,占44.44%),32名护士未接受过人文关怀培训,学历多为大学专科(37名,占58.73%)。不同年龄、职称、工作年限、接受过人文关怀培训、学历护士的CAI总得分差异明显(F值分别为53.95、49.14、75.42,t值分别为6.08、-2.82,P<0.01)。本组护士CAI认知、勇气、耐心维度得分和总得分均明显低于国际常模(t值分别为-2.02、-2.04、-6.19、-3.89,P<0.05或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工作年限、职称、是否接受过人文关怀培训是烧伤专科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的独立影响因素(95%置信区间分别为1.91~23.23、16.25~31.48、1.05~19.09、6.72~31.82,非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12.57、23.86、10.07、19.27,P<0.05或P<0.01)。结论烧伤专科护士人文关怀能力较弱。烧伤专科护士的年龄、职称、工作年限、是否接受过人文关怀培训是其人文关怀能力的独立影响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伸膝状态下髌骨倾斜角和适合角对复发性髌骨脱位(EPD)的诊断价值、髌骨和股骨横断面参数测量值及其与髌股关节横断面匹配关系的相关性和影响程度。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EPD患者(EPD组,106例)和无髌骨不稳患者(对照组,106例)的影像学资料,1∶1匹配,各组男51例,女55例;年龄14~45岁[(23.0±5.3)岁]。横断面测量参数包括髌骨参数:髌骨宽度、髌骨厚度、Wiberg角及Wiberg指数;股骨参数:滑车沟角、滑车沟深度、滑车沟高度、滑车宽度比(外/内)、滑车高度比(外/内)、外侧滑车倾斜角及滑车内移程度;髌股关节参数:髌骨倾斜角和适合角。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髌股关节参数对EPD的预测效能。采用单因素分析两组横断面测量参数之间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明确各骨性参数与髌股关节参数之间的相关性。采用逐步回归模型进一步明确影响髌股关节参数的因素及影响程度。结果当髌骨倾斜角、适合角最佳界值分别为17.2°和25.5°时,预测EPD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1(95%CI 0.87~0.95,P<0.01)和0.92(95%CI 0.87~0.95,P<0.01)。Youden指数分别为0.745(敏感度为83.96%,特异度为90.57%)和0.717(敏感度为81.13%,特异度为90.5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Wiberg指数、股骨参数和髌股关节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所有患者中髌骨倾斜角与Wiberg指数、滑车沟角、滑车沟深度、滑车宽度比(外/内)、滑车高度比(外/内)和外侧滑车倾斜角呈显著中等程度相关或强相关(r=0.51,0.41,-0.62,0.43,-0.49,-0.65,P均<0.01);适合角与滑车沟角、滑车沟深度、滑车宽度比(外/内)和外侧滑车倾斜角呈显著中等程度相关(r=0.43,-0.59,0.38,-0.51,P均<0.01)。逐步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所有患者中外侧滑车倾斜角、滑车沟深度、滑车沟角、Wiberg指数和滑车高度比(外/内)可解释髌骨倾斜角60%的变异(R2=0.60,P<0.01);滑车沟深度、外侧滑车倾斜角、滑车内移程度、滑车沟角和Wiberg指数可解释适合角44%的变异(R2=0.44,P<0.01)。结论髌骨倾斜角和适合角是反映髌股关节横断面匹配关系的定量指标,具有较优的EPD诊断价值;EPD患者髌骨和股骨骨性结构的改变与髌股关节横断面匹配关系有关,且不同横断面参数对髌股关节横断面匹配关系的影响程度不同。
简介:摘要目的为更有针对性地对某海域岛礁官兵的心理健康状况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对某海域某岛礁不同专业官兵的心理健康和睡眠情况进行了横断面调查研究分析,首次对不同专业的岛礁官兵分组进行心理健康和睡眠情况评估。结果调查官兵中,共106名心理亚健康,占总调查人数的23.77%,其中各专业心理亚健康的官兵分别为:地面组42人(29.37%),航空组41人(20.92%),观察组18人(30.51%)和电子组5人(10.42%),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地面组、航空组、观察组和电子组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总均分分别是1.35、1.25、1.36和1.20分。SCL-90总分分别为121.10、112.73、122.02和108.17分。4组官兵 SCL-90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偏执、睡眠及饮食等各因子及总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其他因素后两两比较,航空组优于地面组。地面组、航空组、观察组和电子组的PSQI平均分数分别为9.1、7.5、8.5和5.5分。4组官兵的睡眠质量评分、睡眠时间得分、睡眠效率得分、催眠药物得分、日间功能得分以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国某海域岛礁部队中地面专业和观察专业的官兵心理健康状况和睡眠状况较差;上礁时间影响心理健康和睡眠,应更科学地制定定期轮训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切除术中联合肝断面射频消融术对于伴有微血管侵犯(MVI)肝细胞癌早期复发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82例肝细胞癌患者分为两组。联合治疗组(n=41)采用非解剖性肝切除联合术中肝断面射频消融治疗,单纯肝切除组(n=41)仅采用非解剖性肝切除术。根据术后MVI病理诊断结果将患者进一步分为MVI阳性亚组和MVI阴性亚组,并分别比较亚组中采用联合治疗和单纯肝切除治疗患者的无复发生存率。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治疗组的无复发生存率与单纯肝切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7,P=0.674),但在亚组分析中,对MVI阳性患者联合治疗的无复发生存率高于单纯肝切除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96,P=0.024);对于MVI阴性患者,两种治疗方式的无复发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88,P=0.407)。多因素分析显示仅肿瘤直径(HR=1.32,95%CI 1.02~1.72,P=0.036)为局部切缘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手术方式(HR=0.15,95%CI 0.04~0.52,P=0.003)和MVI(HR=8.65,95%CI 2.19~34.19,P=0.002)则为肝内远处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非解剖性肝切除联合肝断面射频消融术可以有效地降低肝细胞癌伴MVI阳性患者的术后早期复发率。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上海市≥50岁居民的膳食模式,并探究其与认知功能的关联。方法本研究使用WHO全球老龄化与成人健康研究中国项目上海地区第二轮调查数据,以因子分析法提取居民膳食模式,从词语回忆、语言流畅度、数字测试等方面评价个体认知功能,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不同膳食模式与个体认知功能的关系。结果本研究共纳入膳食数据完整并进行了认知功能测试的个体4 132人,从中提取3种膳食模式:植物性模式、高动物食物模式、高油盐模式。调整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等因素后,植物性模式(β=0.26,95%CI:0.17~0.36)、高动物食物模式(β=0.18,95%CI:0.06~0.29)与认知功能测试总分正相关,高油盐模式(β=-0.28,95%CI:-0.85~-0.07)与语言流畅度测试得分负相关。结论多摄入植物性食物,适量摄入动物性食物的饮食模式可能与≥50岁居民更好的认知功能有关。
简介:摘要探讨南通市崇川区居民2012年和2018年糖尿病的流行状况,评价糖尿病社区综合管理的效果。利用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项目2012年和2018年两次横断面调查的17 780名和13 382名居民数据,获得糖尿病相关信息分别4 583份和3 996份,分别以2012年和2018年江苏省人口为参照进行标化,采用χ²检验比较两次调查的糖尿病患病率及管理率(包括知晓率、治疗率、知晓治疗率、控制率和治疗控制率)。结果显示,2012年和2018年的糖尿病粗患病率分别是12.0%和15.7%(χ²=24.25,P<0.05),标化率分别是10.1%和10.8%(χ²=1.05,P=0.306),发病率分别是5.7%和2.3%(χ²=55.60,P<0.05)。两次调查,男性的标化患病率分别为9.7%和11.6%(χ²=3.66,P=0.056),女性为10.5%和9.9%(χ²=0.50,P=0.481);18~59岁人群为7.2%和6.5%(χ²=0.85,P=0.357),60岁及以上人群为20.6%和21.9%(χ²=0.91,P=0.339)。2018年糖尿病标化知晓率、标化治疗率、标化知晓治疗率、标化控制率、标化治疗控制率分别为84.4%、80.3%、95.2%、58.4%、70.2%,高于2012年的47.2%、23.4%、44.8%、30.4%、59.4%(χ²=183.33、χ²=380.65、χ²=282.99、χ²=93.24、χ²=6.22,P均<0.05)。2018年男性的糖尿病标化知晓率、标化治疗率、标化知晓治疗率、标化控制率为85.8%、78.8%、91.8%、62.7%,高于2012年的50.5%、37.5%、72.3%、32.6%(χ²=78.40、χ²=96.17、χ²=27.55、χ²=48.96,P均<0.05),女性的糖尿病标化管理率分别为83.0%、81.7%、98.5%、54.1%、65.1%,高于2012年的44.0%、10.0%、18.3%、28.2%、48.8%(χ²=105.52、χ²=326.36、χ²=317.22、χ²=43.34、χ²=3.87,P均<0.05)。2018年18~59岁和60岁及以上人群的标化知晓率、标化治疗率、标化知晓治疗率和标化控制率分别为82.9%、79.7%、96.1%、55.0%和88.0%、81.8%、93.0%、67.2%,高于2012年的42.6%、19.8%、42.2%、27.5%和63.9%、36.8%、53.9%、40.8%(χ²=44.51、χ²=102.17、χ²=57.78、χ²=21.65,P均<0.05;χ²=71.18、χ²=181.55、χ²=146.26、χ²=59.23,P均<0.05)。综上,全方位覆盖社区居民生活的慢性病综合防治体系对糖尿病的管理效果较好,有效推动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骨-腱椭圆隧道与传统腘绳肌肌腱圆形隧道在治疗重建前交叉韧带(ACL)断裂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运动医学科收治的89例ACL断裂患者,男48例,女41例,年龄(50.28±7.02)岁,年龄范围为18~70岁。根据患者的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圆形隧道组(n=43)和椭圆隧道组(n=46)。圆形隧道组患者接受传统腘绳肌肌腱圆形隧道重建治疗,椭圆隧道组患者接受椭圆隧道及带骨块的腘绳肌肌腱重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的膝关节稳定性、膝关节功能、疼痛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稳定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椭圆隧道组国际膝关节文件编制委员会(IKDC)膝关节标准评分[(80.74±2.18)分、(90.38±2.08)分、(95.01±1.11)分]均高于圆形隧道组[(71.69±2.19)分、(79.36±2.09)分、(85.68±1.1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椭圆隧道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1.02±0.11)分、(0.98±0.11)分、(0.87±0.14)分]均低于圆形隧道组[(2.03±0.19)分、(1.96±0.13)分、(1.62±0.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椭圆隧道组并发症发生率[8.7%(4/46)]低于圆形隧道组[30.2%(13/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椭圆隧道及带骨块的腘绳肌肌腱重建ACL能更好地改善膝关节功能和稳定性,减少疼痛和并发症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双隧道与单隧道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长期临床疗效。方法设计随机对照试验,纳入2018年6月—2019年6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行POEM治疗的30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法将30例患者随机分为单隧道POEM组(行传统POEM治疗)和双隧道POEM组(在传统POEM基础上,在第一隧道对侧建立第二隧道并对食管前壁行肌切开术),每组各15例。记录术中手术情况并对患者定期随访,比较2种术式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单隧道和双隧道POEM组的手术均成功,2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15比4/15,P=1.000),住院时间及费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隧道组随访时间为(17.20±4.83)个月,双隧道组为(15.33±4.67)个月,2组患者术后Eckardt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3(2.00)分比1.60(3.00)分,Z=-0.363,P=0.744]。2组治疗有效患者均为14例。术后高分辨率食管测压结果显示,双隧道组的4 s综合松弛压为(11.27±3.14)mmHg(1 mmHg=0.133 kPa),低于单隧道组的(15.05±4.21)mmHg(t=2.794,P=0.009)。2组患者术后胃食管反流病问卷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40±1.64)分比(4.20±1.42)分,t=0.357,P=0.724]。结论单隧道和双隧道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疗效相当,但双隧道POEM可更有效地降低术后4 s综合松弛压。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思维导图”结合“人形图”教学模式对临床护生评判性思维和整体护理观的影响。方法:筛选成都大学附属医院2018级160名临床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80名,比较观察组(采用“思维导图”结合“人形图”教学模式)和对照组(常规讲授法)的教学效果。结果:带教后,观察组的寻找真相、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批判思维的自信心、求知欲和认知成熟度等各项评判性思维能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整体护理观和整体护理能力总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 “思维导图”结合“人形图”进行教学,可以培养临床护生良好的评判性思维,树立良好的整体护理观念,提升整体护理能力,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与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思维导图”结合“人形图”教学模式对临床护生评判性思维和整体护理观的影响。方法:筛选成都大学附属医院2018级160名临床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80名,比较观察组(采用“思维导图”结合“人形图”教学模式)和对照组(常规讲授法)的教学效果。结果:带教后,观察组的寻找真相、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批判思维的自信心、求知欲和认知成熟度等各项评判性思维能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整体护理观和整体护理能力总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 “思维导图”结合“人形图”进行教学,可以培养临床护生良好的评判性思维,树立良好的整体护理观念,提升整体护理能力,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与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合成MRI定量参数图直方图特征及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图直方图特征预测乳腺癌Ki-67表达状态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1年3月经潍坊市中医院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146名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活检或手术前均行MRI常规序列成像、动态对比增强MRI(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 DCE-MRI)及合成MRI序列扫描成像。使用PyRadiomics软件提取合成MRI定量参数T1、T2、质子密度(proton density, PD)值及ADC值这四个数值的直方图特征。根据Ki-67表达情况将乳腺癌患者分为高表达组(≥30%)与低表达组(<30%)。采用卡方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及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合成MRI定量参数图(T1-mapping、T2-mapping、PD-mapping)、ADC图的直方图特征差异。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乳腺癌Ki-67表达状态与MRI定量参数图直方图特征之间的关系,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比较各直方图特征对Ki-67表达状态的预测效能。结果单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Ki-67高、低表达组间,ADC图直方图特征、临床及病理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龄,P=0.13;最大径,P=0.09;形态,P=0.94;边缘,P=0.23;强化方式,P=0.13;纤维腺体类型,P=0.26),T1-平均值、T1-10th位数(T1百分之十位数)、T2-平均值、T2-10th位数(T2百分之十位数)、PD-熵值和PD-峰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T1-10th位数及T2-10th位数是Ki-67表达状态的独立预测因素,两者联合构建模型预测乳腺癌Ki-67表达状态的AUC为0.809,敏感度为64.8%,特异度为87.5%,准确度为72.8%。结论合成MRI定量参数有助于预测乳腺癌Ki-67的表达状态,为术前无创性评估乳腺癌的肿瘤增殖情况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辅助诊断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单半隧道、双半弯形隧道和缝线锚钉固定重建内侧髌股韧带(MPFL)治疗髌骨脱位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8年6月至2021年2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58例髌骨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2例,女36例;年龄12~34岁[(19.6±5.5)岁]。20例采用关节镜下单半隧道固定重建MPFL(单半隧道组),18例采用关节镜下双半弯形隧道固定重建MPFL(双半弯形隧道组),20例采用关节镜下缝线锚钉固定重建MPFL(缝线锚钉组)。比较三组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Lysholm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Tegner活动评分。比较三组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膝关节活动度。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9~39个月[(26.5±9.1)个月]。术后3个月单半隧道组、双半弯形隧道组和缝线锚钉组Lysholm评分分别为(78.4±12.0)分、(88.7±7.5)分、(81.1±9.8)分,末次随访时分别为(80.4±14.2)分、(90.9±9.0)分、(83.3±9.1)分,较术前明显升高(P均<0.01);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双半弯形隧道组Lysholm评分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均<0.05),其余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3个月单半隧道组、双半弯形隧道组和缝线锚钉组IKDC评分分别为(76.7±12.2)分、(78.4±8.9)分、(81.0±8.1)分,末次随访时分别为(77.6±15.8)分、(83.2±7.8)分、(82.4±12.4)分,较术前明显升高(P均<0.01);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3个月单半隧道组、双半弯形隧道组和缝线锚钉组Tegner评分分别为(4.0±1.2)分、(5.4±1.7)分、(5.3±1.7)分,末次随访时分别为(4.1±1.4)分、(5.8±1.8)分、(5.3±2.2)分,较术前明显升高(P均<0.01);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单半隧道组Tegner评分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均<0.05),其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末次随访时单半隧道组、双半弯形隧道组和缝线锚钉组膝关节活动度分别为(122.3±6.4)°、(121.7±7.1)°、(123.3±5.7)°,较术后3个月的(117.3±8.0)°、(115.3±7.9)°、(116.8±8.3)°明显恢复(P均<0.05);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单半隧道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2/20),双半弯形隧道组为5.6%(1/18),缝线锚钉组为25.0%(5/20)(P>0.05)。结论单半隧道、双半弯形隧道和缝线锚钉固定重建MPFL治疗髌骨脱位均可改善膝关节活动度,但双半弯形隧道固定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更好。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国烧伤专业医护人员对Ⅱ度烧伤创面的早期处理现状,促进Ⅱ度烧伤创面早期临床规范化治疗。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2020年11月—2021年2月,将自制的Ⅱ度烧伤创面早期处理问卷通过“问卷星”网站发布后经微信分享,对符合入选标准的我国从事烧伤专业的医护人员进行便利抽样调查。统计被调查者所属医院的数量、所在地区、等级,被调查者年龄、性别、职业和年资。将被调查者分为医师组、护士组,高年资组、低年资组,东部地区组和非东部地区组,一二级医院组、三级医院组,统计医师组与护士组被调查者的年资、所属医院等级、所属医院所在地区;所有分组中各组被调查者的Ⅱ度烧伤水疱常规处理、保留水疱皮的原因、去除水疱皮的原因,Ⅱ度烧伤创面早期外用药物或敷料的常规选择、最优方案推荐。对数据行χ2检验。结果该次调查覆盖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除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共回收979份问卷,均为有效问卷。979名被调查者来自全国449家医院,其中东部地区医院203家、西部地区医院116家、中部地区医院99家及东北地区医院31家,三级医院348家、二级医院79家、一级医院22家。被调查者年龄为(39±10)岁,男性543名、女性436名,医师656名、护士323名,低年资人员473名、高年资人员506名,东部地区人员460名、非东部地区人员519名,三级医院人员818名、一二级医院人员161名。医师组和护士组中不同年资被调查者构成,差异明显(χ2=44.32,P<0.01);但医师组和护士组被调查者的所属医院等级、所属医院所在地区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职业组、年资组以及所属医院所在地区组的被调查者在对Ⅱ度烧伤水疱的常规处理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所属医院等级组的被调查者在对Ⅱ度烧伤水疱的常规处理上,差异明显(χ2=6.24,P<0.05)。相较于护士组,更大比例医师组被调查者选择保留水疱皮的原因是保护创面并提供湿润环境、减轻换药疼痛(χ2值分别为21.22、19.96,P值均<0.01),更小比例医师组被调查者选择保留水疱皮的原因是预防创面感染(χ2=23.55,P<0.01);医师组和护士组被调查者选择保留水疱皮的原因是加速创面愈合、减轻创面愈后色素沉着和瘢痕增生的情况均相近(P>0.05)。相较于低年资组,更大比例高年资组被调查者选择保留水疱皮的原因是保护创面并提供湿润环境、减轻换药疼痛(χ2值分别为10.36、4.60,P<0.05或P<0.01),更小比例高年资组被调查者选择保留水疱皮的原因是预防创面感染(χ2=8.20,P<0.01);高年资组和低年资组被调查者选择保留水疱皮的原因是加速创面愈合、减轻创面愈后色素沉着和瘢痕增生的情况均相近(P>0.05)。东部地区组与非东部地区组相比、三级医院组与一二级医院组相比,被调查者选择保留水疱皮的5种原因情况均相近(P>0.05)。护士组被调查者选择去除水疱皮的6种原因便于采用更理想敷料保护创面、预防创面感染、利于创面外用药物发挥作用、水疱容易破裂污染创面、加速创面愈合、减轻创面愈后色素沉着和瘢痕增生的比例均分别明显大于医师组(χ2值分别为4.35、25.59、11.83、16.76、46.31、17.54,P<0.05或P<0.01)。相较于高年资组,更大比例低年资组被调查者选择去除水疱皮的原因是水疱容易破裂污染创面、预防创面感染、加速创面愈合以及减轻创面愈后色素沉着和瘢痕增生(χ2值分别为17.25、18.63、14.83、10.23,P值均<0.01)。相较于非东部地区组,更大比例东部地区组被调查者选择去除水疱皮的原因是预防创面感染、水疱容易破裂污染创面(χ2值分别为9.30、8.65,P值均<0.01)。三级医院组和一二级医院组被调查者选择去除水疱皮的6种原因情况均相近(P>0.05)。相较于医师组,更大比例护士组被调查者选择对Ⅱ度烧伤创面早期使用保湿材料(χ2=6.18,P<0.05),更小比例护士组被调查者选择其他外用药物或敷料(χ2=5.20,P<0.05)。相较于低年资组,更大比例高年资组被调查者选择对Ⅱ度烧伤创面早期使用保湿材料、其他外用药物或敷料(χ2值分别为4.97、21.80,P<0.05或P<0.01)。相较于非东部地区组,更大比例东部地区组被调查者选择对Ⅱ度烧伤创面早期使用外用抗菌药物(χ2=4.09,P<0.05),更小比例东部地区组被调查者选择对Ⅱ度烧伤创面早期使用其他外用药物或敷料(χ2=5.63,P<0.05)。相较于一二级医院组,更大比例三级医院组被调查者选择对Ⅱ度烧伤创面早期使用生物敷料(χ2=9.38,P<0.01)。不同职业组、年资组的被调查者对Ⅱ度烧伤创面早期外用药物或敷料的最优方案推荐均差异明显(χ2值分别为39.58、19.93,P值均<0.01)。东部地区组和非东部地区组、三级医院组和一二级医院组的被调查者对Ⅱ度烧伤创面早期外用药物或敷料最优方案推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国烧伤专业医护人员在对Ⅱ度烧伤水疱的常规处理措施和保留水疱皮的原因上较为一致,但在去除水疱皮的原因、Ⅱ度烧伤创面外用药物或敷料的常规应用及最优方案推荐方面差异较大,亟须建立Ⅱ度烧伤创面早期临床治疗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