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总结我们10年来采用腹腔镜辅助下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鞘膜积液的临床经验。方法自2002年1月至2013年1月,我们在腹腔镜辅助下采用“雪橇形”内环口修补针于腹膜外双重结扎未闭合的鞘状突内环口,同时穿刺抽净鞘膜囊内积液的手术方式,治疗2岁以上鞘膜积液患者327例,其中术前诊断为交通性鞘膜积液110例,非交通性鞘膜积液217例。结果327例中,325例患侧鞘状突内环口未闭,孔径3~5mm;64例(约占19.6%)术前诊断为单侧的患儿术中发现对侧内环口未闭。术后常规随访1年,4例术后1~3个月出现同侧鞘膜囊内中等量积液(3~6mL),复发率约1.2%,其中3例门诊观察2~3个月自行消退;1例再次经皮细针抽吸后自愈。病理学检查发现鞘膜囊内膜主要由单层柱状上皮构成,有一定的吸收功能,但分泌功能极弱。结论儿童鞘膜积液发病机制与鞘状突未闭有关,鞘膜囊液体主要来自于腹腔。腹腔镜下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治疗鞘膜积液长期疗效满意,且可以及时发现对侧隐匿病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简介:目的:探讨经脐单部位腹腔镜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鞘膜积液的疗效。方法自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作者治疗鞘膜积液239例,其中男性236例,女性3例。年龄1~9.8岁,平均3.8岁。右侧116例,左侧103例,双侧14例,一侧鞘膜积液合并对侧腹股沟斜疝6例。经脐两侧切口放入5mmTrocar及3mm抓钳,经内环口投影处穿刺雪橇带线针进行鞘状突高位结扎术,对术中情况、术后疗效及手术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239例中,238例腹腔镜下成功完成手术。术中探查均发现患侧鞘状突未闭。术前诊断单侧鞘膜积液,术中发现对侧鞘状突未闭占51.6%。对患侧及对侧未闭的鞘状突均予高位结扎。所有患儿恢复良好。随访6个月至1年半,均未见复发。结论经脐单部位腹腔镜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手术操作简单,术后切口美观,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与小切口鞘状突高位结扎术的比较,探讨腹腔镜治疗小儿鞘膜积液的优势。方法选取我院2003年7月-2014年7月治疗的467例小儿鞘膜积液患儿,将其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小切口鞘状突高位结扎组,比较其治疗效果及优势。结果腹腔镜组在手术时间及住院费用方面与小切口鞘状突高位结扎无差别(P>0.05),但在发现术中对侧未闭鞘状突及减少术后并发症方面有明显优势(P<0.05)。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部神经鞘瘤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搜集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在泰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颈部神经鞘瘤12例,其中男3例,女9例,年龄34~80岁,病程1周至40年。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证实,其中来源于迷走神经3例,颈丛4例,臂丛2例,舌下神经2例,面神经1例。结果所有病人均经手术成功切除,手术成功率100%。所有病人均经术后随访,随访率100%,随访时间2月至2年,术后均未见复发。1例巨大颈部迷走神经鞘瘤术后6月随访仍有声音嘶哑、饮水呛咳等。1例患者术后存在上肢麻木症状,3个月后逐渐恢复正常;手术并发率8.3%。结论手术切除是治疗神经鞘瘤的首选方法,完整切除肿瘤,尽可能保留神经干可最大限度的减少术后并发症。
简介:目的:通过本组神经鞘瘤的诊治总结探讨上肢神经鞘瘤良恶性的鉴别。方法:本组21例,均以发现手部及前臂大小不等,时间及数量不同的肿物入院,其中,男10例,女11例;其中发源于正中神经6例,尺神经6例,桡神经浅支3例,指掌侧总神经3例,指固有神经2例,骨间背侧神经1例。瘤体大小不一,黄豆至拳头大小。大多为单发,少数多发。发现时间2月至42年。结果:本组21例,17例1次切除治愈,患肢恢复良好外形及功能;3例复发患者中2例再次切除后随访未再见复发,1例复发后再次切除病理诊断为恶性神经鞘膜瘤,2月后转移,接受化疗。1例首次切除术后病理诊断为恶性,拒绝治疗,8月后死亡。结论:前臂及手部神经鞘膜肿瘤绝大多数为良性,但有少数恶性存在,需引起重视,尽早鉴别采取必要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与MRI在诊断眼眶神经鞘瘤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4年4月我院诊断为眼眶神经鞘瘤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计32例,分别给予CT平扫与MRI。以术后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分别对比CT和MRI对诊断眼眶神经鞘瘤的定位诊断正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及定性诊断正确率、灵敏度、特异度。结果CT和MRI对诊断眼眶神经鞘瘤的定位诊断正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3.75%、87.5%、90.63%)、(100%、100%、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和MRI对诊断眼眶神经鞘瘤的定性诊断正确率、灵敏度、特异度比较分别为(50%、46.88%、53.13%)、(84.38%、81.25%、9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MRI在诊断眼眶神经鞘瘤的定性诊断明显高于CT,CT与MRI在定位诊断眼眶神经鞘瘤时,基本无差异。
简介:摘要神经鞘瘤(schwannoma)起源于神经鞘的雪旺细胞,故又名雪旺细胞瘤,是神经系统良性肿瘤中最常见的肿瘤1,极少发生恶变,好发于30-50岁,无明显性别差异。临床症状以神经功能受损为主要表现2。根据肿瘤是否有遗传性可分为散发和家系性神经鞘瘤。前者可单发或多发肿瘤,后者中15-25%与家系性相关且多发肿瘤3,故命名家系性神经鞘瘤病(schwannomatosis)。神经鞘瘤临床表现相似,但是家系性与散发性神经鞘瘤的发病机制存在很大的差异。目前的发病机制未明,基因突变在肿瘤的形成过程中可能起到关键作用。现综述相关遗传机制的研究进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外周血白细胞中鞘氨醇激酶-1(SphK1)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早期的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名SAP病人,另外纳入10例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在SAP早期检测病人血清白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外周血白细胞中SphK1的mRNA表达及其酶活性。结果在SAP早期,SAP病人血清IL-6、TNF-α的水平都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SAP组病人外周血白细胞SphK1mRNA的表达水平及其酶活性都是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SAP组病人外周血白细胞SphK1mRNA的表达水平与APACHEII评分呈正相关关系(r=0.860,P<0.05)。结论SphK1的激活可能与SAP的炎症反应密切相关;我们发现SphK1mRNA的表达水平与APACHEII评分呈正相关关系,提示SphK1可能在诊断SAP及评估其严重程度方面是有一定价值的。
简介:目的观察经电切镜外鞘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膀胱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从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采用经电切镜外鞘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的67例膀胱结石患者,经尿道置入电切镜外鞘,然后将输尿管镜沿外鞘置入,找到结石后,采用钬激光碎石,大部分碎石在输尿管镜直视下冲出体外,残余结石碎片用Ellick冲洗器吸尽。结果67例患者均一次性将结石取尽,术程顺利,术中和术后均未见膀胱穿孔和水中毒等并发症,术后随访6~10个月,未见结石复发,无排尿不畅等尿道狭窄症状。结论输尿管镜联合电切镜鞘钬激光碎石是处理膀胱结石的有效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安全可靠、损伤小、并发症少和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采用脑脊液置换与鞘内注射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1-2014收治的3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按照随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采用脑脊液置换与鞘内注射联合治疗)和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段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以及治疗前后各项实验室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3%)相比对照组(73.3%)明显提高,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压力、氯化物、糖、白细胞、蛋白等指标均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善,但治疗组患者改善情况更为显著(P<0.05)。结论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采用脑脊液置换与鞘内注射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脑脊液,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路椎板切除入路手术治疗椎管内神经鞘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30例椎管内神经鞘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后路椎板切除入路手术进行治疗,观察本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在2.3~5.8h之间,平均(3.6±0.8)h,术中出血量在280~820ml之间,平均(460.5±50.8)ml。有4例患者在术后出现了脑脊液漏,2例在麻醉清醒后1d内有下肢运动、感觉功能障碍。随访10~38个月,均未见肿瘤复发,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显著改善,行内固定植骨融合术者,复查显示植骨融合良好,且内固定稳固可靠,未见椎体失稳、滑脱现象。结论采用后路椎板切除入路手术治疗椎管内神经鞘瘤,能使椎管内肿瘤充分暴露,以便于将肿瘤完全切除,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