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射频热凝固(RFT)微创治疗子宫肌瘤(UM)的远期疗效。方法选择2001年7月至2011年7月本院收治的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UM患者121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将其分为:A组(n=476,为生育期与中年患者,包括有生育要求者36例),年龄<45岁,平均为(365±8.5)岁(27.0~525岁),UM数目平均为(1.7±0.9)个(1~3个),RFT治疗前彩超测量其平均直径为(4.5±1.5)cm[(3.1~6.0)cm],平均体积为47.6cm3[(15.6~113.0)cm3];B组(n=740,为围绝经期患者),年龄≥45岁,平均为(48.5±3.5)岁(45~53岁),UM数目平均为(2.6±1.3)个(1~4个),RFT治疗前彩超测量其平均直径为(5.0±2.5)cm[(3.0~7.5)cm],平均体积为65.4cm3[(14.1~220.8)cm3]。RFT治疗前,对两组患者进行彩超检查、血红蛋白(Hb)测定、宫颈脱落细胞检查(TCT)、宫腔镜检查和子宫内膜诊刮组织病理学诊断。治疗后对其随访12~60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36.5±11.5)个月。对两组治疗前、后相关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两组UM数目、直径及RFT治疗前相关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①RFT后1,3,6,12和24个月随访结果,彩超显示:A组原主要UM病灶区的UM平均直径分别为3.8cm,3.0cm,2.7cm,2.4cm和2.2cm,病灶区体积缩小率分别为39.8%,70.4%,78.4%,84.8%和88.3%,12个月后,病灶区痕迹影像≤1.5cm者(体积缩减小96.3%)占47.7%(227/476);B组平均直径依次为4.7cm,3.7cm,3.3cm,2.3cm和2.3cm,体积缩小率分别为16.9%,59.5%,71.3%,90.3%和90.3%,12个月后≤1.7cm者(体积缩小96.1%)占58.8%(435/740)。两组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磁导航技术应用于室上性心律失常消融治疗的远期效果。方法选自2009年1月18日至2010年12月21日内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心血管病研究所收治的20例室上性心律失常患者,并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消融组和磁导航消融组,每组各10例患者。10例常规导管消融组患者采用4mm温控大头导管+常规技术消融。而10例磁导航导管消融组患者采用温控磁头导管+磁导航系统消融。结果10例常规导管消融组患者年龄为(537±103)岁,心动过速病史为(102±46)年,手术成功率为100%,手术并发症0%,随访时间为(24±5)月,随访复发率为0%;10例磁导航导管消融组患者年龄为(508±95)岁,心动过速病史为(95±32)年,手术成功率为100%,手术并发症0%,随访时间为(24±5)月,随访复发率为0%。结论采用磁导航技术可以完全与有效地实施遥控标测和消融治疗,无并发症,不会增加患者的复发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静脉溶栓(发病≤3h)与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CI)(发病≤12h)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远期生存率影响的对比研究。方法采用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动态心电图、6分钟步行法分别对上述两种冠脉再灌注疗法各33例AMI患者进行6-36个月的随访对比。结果1.早期静脉溶栓成功+择期PCI与急诊PCI(发病≤3h)患者比较梗死后心绞痛、再发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发生率及心功能变化比较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2.早期静脉溶栓成功(发病≤3h)未行择期PCI的患者与急诊PCI(发病6-12h)患者比较,远期心功能的各项指标优于PCI组,而梗死后心绞痛、再发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发生率及病死率均高于PCI组(P<0.05)。结论1.早期静脉溶栓(发病≤3h)成功+择期PCI对改善AMI患者远期生存率疗效显著,与急诊PCI(发病≤3h)疗效相当。2.单纯静脉溶栓(发病≤3h)成功与急诊PCI(发病6-12h)患者对改善AMI患者远期生存率方面对比则各有利弊,需综合评价。
简介:摘要颌面骨是人体的外突部分,受伤后易发生骨折。目的分析了30例收集脱位的外创前牙,给予清创、再植、固定、牙体治疗等处理。结果随访1-5年,30例牙脱位患者已骨愈合,再植脱位牙在临床治疗中外固定是很关键的,夹板固定较好,对减少并发症和促进骨愈合具有积极的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子宫肌瘤(UF)的中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2007年5月在我院应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的53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3例中,随访6个月至2年,40例肌瘤体积明显缩小,5例粘膜下肌瘤脱落后经阴道排出体外。临床症状明显改善,5例术前痛经严重的患者明显减轻或消失,51例月经量过多患者,术后恢复正常,2例患者因肌瘤体积继续增大和1例患者因月经量进一步增多而选择手术切除子宫。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创伤小且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术后并发症少,可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具有较好的中远期疗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观察排龈线和推龈器两种排龈方法修复龈下楔状缺损的远期疗效。方法纳入2011年4月至2011年12月间本院口腔科收治的龈下楔状缺损患者78例,共297颗缺损位于龈下0~2mm内的患牙。根据修复前不同排龈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排龈线组43例155颗患牙填充前使用排龈线排龈,推龈器组35例142颗患牙填充前使用推龈器排龈。两组均使用可乐丽菲露自酸蚀粘接剂粘接,3MZ250树脂进行充填。随访1年,以改良的美国公共健康署制定的USPHS直接临床评估系统评估远期疗效。结果楔状缺损修复1年后复查,两组患牙充填体均无脱落。通过对患牙修复体脱落情况、边缘密合度、继发龋、边缘着色、新发缺损、牙龈反应及牙髓反应七个评定指标进行评价,两组患牙修复成功率分别为98.06%、97.89%,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无论采用排龈线还是推龈器排龈修复龈下楔状缺损均可取得满意疗效。建议对边缘位于龈下1mm内的楔状缺损应常规使用排龈线进行排龈,而推龈器对于边缘位于龈下1-2mm的楔缺的治疗可能有较大帮助。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合并有肝硬化、腹水的腹股沟疝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1月至2003年11月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的16例合并有肝硬化、腹水的腹股沟疝患者的资料。对手术前后的各临床、检查指标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16例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644-12)岁(37—85岁)。全部患者顺利治愈,无手术后并发症及肝昏迷发生。经手术前后对比,血浆总蛋白、血胆红素、凝血酶原活动度、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值均无显著变化。清蛋白、球蛋白、白细胞计数三项指标手术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O.05)。手术前后血浆清蛋白受手术和治疗影响较大(P=0.006)。术后全组获得随访,平均随访72.5个月(57—102个月)。随访期内无疝复发病例。无术后30d内死亡病例。患者远期死亡7例,病死率为43.8%。结论对合并有肝硬化的腹股沟疝患者无张力修补手术是可行的。手术后应注意清蛋白的变化并及时补充。手术后肝硬化及相关并发症仍会继续进展,远期预后不良。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下鼻甲立体成形术和射频消融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近远期疗效。方法200例确诊慢性肥厚性鼻炎病例,其中100例行下鼻甲立体成形术,100例行下鼻甲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按照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analoguescal,VAS)分别对两组病例手术前和手术后6月,1年,2年,3年时的症状评分及并发症统计,比较两术式的近远期疗效。结果下鼻甲立体成形术近远期疗效优于射频消融组,该组手术后6月至3年时的鼻腔通气度VAS评分均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射频消融组术后6月鼻腔通气度VAS评分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年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间比较术后6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年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病例术后无鼻腔粘膜萎缩出现。结论下鼻甲立体成形术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良好方法,近远期疗效好,并发症少,是一种微创术式,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运动疗法结合感觉统合训练,探讨对婴儿心理发育的远期影响,为早期介入治疗该类疾病积累相应素材,提供相应经验。方法将年龄在6-12个月的65名行为正常的儿童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将年龄在3-6个月的32名行为呈现出不同感觉统合缺失症状的儿童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选用由国内外相关专家编制的训练教程对实验组婴儿采用运动疗法结合感觉统合训练,对比训练后的结果,评定对心理的发育的长期效果。结果利用编制的CDCC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进行评定,在相关参数方面,实验组婴幼儿的智力发育指数与对照组婴幼儿的智力发育指数有明显差异,同样,实验组婴幼儿的心理运动发育指数与对照组婴幼儿的心理运动发育指数也有明显差异。智力发育指数对比是实验组对照组=(121.5±15.75)(109.26±64.15)。心理运动发育指数对比是实验组对照组=(120.38±17.65)(112.43±23.56)。结论运动疗法结合感觉统合训练,对婴幼儿的不良行为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而且早期对婴幼儿进行相应训练,可以明显促进婴幼儿的智力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