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及评价中学生的口腔龋齿患病情况与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此文数据分析资料来自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随机抽选本地区100名中学生,调查中学生不同年龄及性别的口腔龋齿患病情况,并研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00名中学生的口腔龋齿患病率是42.00%,女性中学生的口腔龋齿患病率高于男性,10岁以下中学生的口腔龋齿患病率高于10岁至14岁;非每天刷牙、非上下刷牙方式、刷牙时间为3分钟以下、常吃甜食、常喝碳酸饮料、常单侧咀嚼、刷牙不用温水、未定期口腔检查的中学生口腔龋齿患病率显著更高。结论分析中学生的口腔龋齿患病相关危险因素并予以对应干预非常重要。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妇产后抑郁临床调查及相关因素。方法将2014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68例产后抑郁患者随机分成观察和对照两组(n=34例),对所有产妇的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情况及相关诱发因素进行研究,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经过护理后的焦虑量评分(30.24±5.56)分和抑郁量评分(25.36±5.4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经过护理后的焦虑量评分(36.68±7.23)分和抑郁量评分(36.69±6.78)分(P<0.05)。而教育程度(26.47%)、家庭关系(17.65%)、新生儿健康(14.71%)以及医护满意度(8.83%)等因素是导致产妇产后抑郁症的主要情况。结论导致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绪有多种相关因素,因此在临床上为了有效改善产妇的抑郁情况,护理人员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产妇进行护理工作,拥有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患者满意度调查对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128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手术室护理质量评价量表,对患者进行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满意度调查,并根据满意度调查结果,给予相应的临床护理;对比调查前后的手术室护理质量满意度评分,包括护士态度、护理活动、护理准备和解释、护理环节及流程、护理环境。结果手术患者的从业状况(在职、无业、学生、退休)、学历(高中以下、大专、本科以上)、入室时惧怕麻醉(是、否)、入室时惧怕手术(是、否)、离室时感到疼痛(是、否)、离室时记忆(清楚、模糊)均作为影响手术室护理质量满意度评分的主要因素;调查后,护士态度、护理活动、护理准备和解释、护理环节及流程、护理环境的满意度评分均较调查前明显提高,经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术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给予相应的临床护理,有利于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门诊放射检查患者心理状况调查及护理干预。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于2017年1月—2018年4月期间,于本院门诊放射检查的患者80例展开研究。调查分析所有患者的放射检查心理状况,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放射检查程序未干预,观察组则在一系列的放射检查前行心理干预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完成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结果经研究发现所有门诊放射检查患者,存在紧张恐惧、烦躁焦虑、不满质疑、恐怖敌对、不同消费水平为主的心理状况。通过予以观察组患者行心理干预,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改善程度在抑郁、焦虑、恐怖敌对等因子评分相较对照组明显较高,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门诊放射检查患者在临床检查中,通常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碍问题,放射科检查工作人员应当针对患者予以心理干预,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放射检查的成功率,提升疾病确诊率减少误诊率。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四川省泸县人民医院内科门诊患者满意度情况及满意度影响因素。方法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按照内科门诊日志登记表对内科门诊患者以匿名方式完成调查问卷。结果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50份,有效回收问卷392份(回收率87.11%),392例患者中,满意344例,不满意48例,综合满意度为87.76%;单项满意度为74.77%,患者对医师保护患者隐私工作方面的满意度较高,对抱怨后的到回复和解答方面满意度较低;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调查时间患者间满意率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不同文化程度患者间满意率比较有差异(P<0.001);在可容忍等待时间、实际等待时间、影响沟通因素、有不满情绪做法等选项上患者患者满意率间有差异(均P<0.05),实际等待时间、有不满情绪时做法两个变量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OR值分别为2.491、0.533,OR的95%置信区间分别为(1.584-3.918)、(0.315-0.901)。结论泸县人民医院门诊患者综合满意度较高,患者等待就诊时间及患者不满情绪发泄方式可能影响患者满意度。等待就诊时间过长,患者容易出现不满情绪;患者通过自认为有效的方式发泄不满情绪后不满情绪会有所降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原因,并分析其合理预防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本院妇产科发生产后出血的61例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分别调查其产后出血发生原因,并根据调查结果总结有效护理措施。结果61例患者的产后24h出血量为635~3180mL,平均产后24h出血量为(1128.5±217.4)mL。研究发现其产后出血原因包括宫缩乏力25例(41.0%)、胎盘早剥11例(18.0%)、子宫切口撕裂9例(14.8%)、前置胎盘7例(11.5%)、凝血功能障碍5例(8.2%)与胎盘异常4例(6.6%),通过临床处置后本组患者均成功止血。结论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原因较为复杂,为有效降低产后出血问题需全面掌握其诱发原因,对于可能引发产后出血的原因需给予有效的预防解决措施,并加强术后处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