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和血小板计数比值(N/LPR)对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54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患者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首次诊断为脓毒症的时间为研究起点,以患者死亡或28 d为研究终点,并记录患者28 d预后。收集所有患者诊断为脓毒症后3 d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NEU)、淋巴细胞计数(LYM)和血小板计数(PLT),分别计算N/LPR和NEU与LYM比值(NLR)。比较两组患者N/LPR和NLR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N/LPR和NLR对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预测价值;根据ROC曲线分析得出的最佳截断值对脓毒症患者的28 d病死率进行亚组分析,并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脓毒症患者28 d累积生存情况。结果154例脓毒症患者中,排除年龄<18岁、妊娠期、存在血液系统疾病、近1周内服用过阿司匹林或其他抗血小板药物、近1周内服用过升白细胞药物、ICU住院时间<3 d及资料不完整患者,最终共50例患者纳入分析,其中28 d存活30例,死亡20例。死亡组患者N/LPR和NLR均显著高于存活组(N/LPR:23.85±11.99比12.41±5.25,NLR:17.83±8.69比10.75±3.6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N/LPR预测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27,高于NLR(AUC=0.762);以15.48作为N/LPR预测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最佳截断值,敏感度为75.0%,特异度为80.0%;以10.65作为NLR预测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最佳截断值,敏感度为75.0%,特异度为56.7%。亚组分析显示,N/LPR≥15.48组脓毒症患者(21例)28 d病死率显著高于N/LPR<15.48组(29例;71.4%比17.2%,χ2=14.901,P<0.01);NLR≥10.65组脓毒症患者(28例)28 d病死率亦显著高于NLR<10.65组(22例;53.6%比22.7%,χ2=4.884,P<0.05),与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吻合。结论外周血N/LPR对脓毒症患者28 d病死率有较好的预测价值,且优于NLR。

  • 标签: 脓毒症 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和血小板计数比值 病死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计数比值(PLR)与cN0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LNM)的关系。方法收集2016—2019年解放军陆军第八十一集团军医院经手术治疗、病理证实为PTM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患者术前外周血NLR、PLR水平与术后PTMC CLNM的关系。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NLR和PLR的临界值,采用交互作用相对超额危险度分析NLR、PLR与CLNM的关系。结果220例cN0期PTMC患者中,CLNM 92例。ROC曲线显示,NLR临界值为2.5、PLR临界值为175时,Youden指数最高,分别为0.318和0.264。NLR和PLR与CLNM均有关(均P<0.05),肿瘤长径、肿瘤多灶性、NLR≥2.5和PLR≥175为CLNM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交互作用分析结果显示,交互作用相对超额危险度为5.531(95% CI为0.160~10.901,P=0.016),归因比为0.512(95% CI为0.230~0.794,P=0.009),协同指数为2.294(95% CI为1.492~4.579,P=0.022),提示NLR、PLR有交互作用,二者协同促进CLNM。结论NLR和PLR为cN0期PTMC CLNM的独立危险因素,当NLR≥2.5、PLR≥175时,应常规行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微小乳头状癌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比值 血小板淋巴细胞计数比值 中央区淋巴结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计数比值(PLR)与cN0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LNM)的关系。方法收集2016—2019年解放军陆军第八十一集团军医院经手术治疗、病理证实为PTM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患者术前外周血NLR、PLR水平与术后PTMC CLNM的关系。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NLR和PLR的临界值,采用交互作用相对超额危险度分析NLR、PLR与CLNM的关系。结果220例cN0期PTMC患者中,CLNM 92例。ROC曲线显示,NLR临界值为2.5、PLR临界值为175时,Youden指数最高,分别为0.318和0.264。NLR和PLR与CLNM均有关(均P<0.05),肿瘤长径、肿瘤多灶性、NLR≥2.5和PLR≥175为CLNM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交互作用分析结果显示,交互作用相对超额危险度为5.531(95% CI为0.160~10.901,P=0.016),归因比为0.512(95% CI为0.230~0.794,P=0.009),协同指数为2.294(95% CI为1.492~4.579,P=0.022),提示NLR、PLR有交互作用,二者协同促进CLNM。结论NLR和PLR为cN0期PTMC CLNM的独立危险因素,当NLR≥2.5、PLR≥175时,应常规行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微小乳头状癌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比值 血小板淋巴细胞计数比值 中央区淋巴结转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周血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预测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mNSCLC)患者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治疗反应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在海南省儋州市人民医院接受纳武利尤单抗或帕博利珠单抗治疗的34例成年mNSCLC患者资料,记录并分析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临床资料、开始治疗前2周内和ICI治疗后2周血液学检查结果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对ICI治疗有反应患者的基线中位单核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均低于无反应患者[(0.52±0.09)×109/L比(0.60±0.12)×109/L,(4.27±0.87)×109/L比(5.39±1.02)×109/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572、-2.727,均P<0.05)。对ICI治疗有反应患者的单核细胞计数与反应时间呈负相关(r=-0.507,P<0.05)。单核细胞计数>0.70×109/L患者的中位反应时间短于单核细胞计数≤0.70×109/L的患者(8周比12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62,P=0.041)。单核细胞计数与反应持续时间、无进展生存及总生存之间均无相关性(r值分别为-0.214、0.182、0.232,均P>0.05)。对ICI治疗有反应患者的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22%,高于无反应患者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给药后中性粒细胞计数截断值为4.2×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4.2×109/L患者的反应率高于>4.2×109/L患者[86.7%(13/15)比36.8%(7/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57,P<0.05)。结论外周血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对mNSCLC患者ICI治疗反应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单核细胞 中性粒细胞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 作者: 史晓英 何洪真 赵金叶 郭星 冯潇潇 吕佩源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9-21
  • 出处:《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21年第07期
  • 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石家庄 050017 河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石家庄 050051,河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石家庄 050051 华北理工大学研究生学院,唐山 063000,河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石家庄 050051 河北北方学院研究生学院,张家口 075000,河北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石家庄 050017
  • 简介:摘要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 NLR)可提供局部或全身炎症及免疫状态的信息。随着炎症及免疫因素在血管性认知损害(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VCI)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寻找新的血清炎症标志物对VCI的早期识别和干预十分重要。文章就NLR与VCI及其危险因素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阐述炎症在VCI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为VCI的诊断和预防提供帮助。

  • 标签: 认知障碍 脑血管障碍 痴呆,血管性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危险因素 生物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及中性粒细胞群落参数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20年6月至2020年9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已确诊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25例作为类风湿关节炎组,另抽取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人137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两组全血细胞计数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记录两组血常规检测结果和中性粒细胞群落参数[侧向散射光强度(Neu-X)、荧光染色信号强度(Neu-Y)、前向散射光强度(Neu-Z)],计算两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并比较两组间上述各指标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这些指标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价值。结果类风湿关节炎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血小板计数、NLR、PLR及中性粒细胞Neu-X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05),而淋巴细胞绝对值和中性粒细胞Neu-Z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NLR、Neu-X、Neu-Z对类风湿关节炎诊断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8,0.592,0.614,三者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达0.765,三者联合检测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结论外周血NLR、Neu-X、Neu-Z联合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 标签: 类风湿关节炎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中性粒细胞群落参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临海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2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ARDS患者81例(A组)与同时间段体检的健康人69例(B组)的临床资料。比较A组治疗前与B组体检时血清G-CSF、GM-CSF水平及氧合指数(OI);比较A组治疗前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者血清G-CSF、GM-CSF水平,分析血清G-CSF、GM-CSF水平与病情的相关性及诊断ARDS的价值。结果治疗前,A组血清G-CSF、GM-CSF分别为(201.89±19.44)ng/L、(48.95±6.03)ng/L,均高于B组的(38.13±5.22)ng/L、(7.71±0.92)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7.889、56.228,均P<0.001)。A组OI为(159.09±16.81)mmHg,低于B组的(385.13±20.34)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519,P<0.001)。A组患者中,重度病情者(13例)血清G-CSF、GM-CSF分别为(271.99±23.15)ng/L、(65.07±8.38)ng/L,中度病情者(30例)分别为(203.14±18.36)ng/L、(50.91±7.18)ng/L,轻度病情者(38例)分别为(176.92±15.98)ng/L、(41.89±6.02)ng/L,三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33.201、57.116,均P<0.05)。ARDS患者血清G-CSF、GM-CSF水平与OI值均呈负相关(r=-0.819、-0.824,均P<0.05)。血清G-CSF、GM-CSF及两者联合检查对ARDS诊断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0(95% CI:0.628~0.933)、0.752(95% CI:0.590~0.913)、0.912(95% CI:0.835~0.989),约登指数分别为0.686、0.696、0.739,两者联合的ROC曲线下面积及约登指数均最高。结论与健康人相比,ARDS患者血清G-CSF、GM-CSF水平高,且血清G-CSF、GM-CSF水平越高,患者病情越严重,G-CSF联合GM-CSF对ARDS具有较理想的诊断价值。

  • 标签: 呼吸窘迫综合征,成人 集落刺激因子类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ROC曲线 病人病情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TEG血栓弹力图血小板图在指导临床用血中的作用。方法:对1例临床手术患者术后相关凝血指标、TEG血栓弹力图血小板图及临床输血等数据资料进行收集。结果:术后患者PLT、PT、APTT、FIB均在正常范围,PLT在患者服用阿司匹林+氢氯吡格雷片后有下降趋势但仍在正常范围。Hb在术后第13天(服用阿司匹林+氢氯吡格雷片后第10天)急剧下降,患者有消化道出血,两天连续输注9U红细胞后出血倾向并未好转,直到术后第15天(即服用阿司匹林+氢氯吡格雷片后第12天)输注一个治疗量血小板后消化道出血情况得以控制。结论: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凝血和止血,修补破损的血管。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应定期监测出血情况,TEG血栓弹力图血小板图检查是检测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后药物疗效的常用的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血小板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血栓弹力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吞噬体经过早期内体、晚期内体和溶酶体融合的变化,最终生成能降解抗原或杀死病原微生物的过程称为吞噬体成熟。吞噬体在不同免疫细胞中成熟后的功能差异,导致其对抗原摄取后的加工呈现不同的特征。通过比较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3种免疫细胞摄取抗原后的吞噬体功能差异,发现免疫细胞抗原降解能力与抗原提呈能力相反,三者中树突状细胞的抗原提呈能力最强,巨噬细胞次之,中性粒细胞最弱。免疫细胞吞噬体成熟与抗原提呈能力的深入研究,将为疫苗研制和免疫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吞噬体成熟 功能差异 抗原提呈
  • 简介:摘要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的应用革命性地改善了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的治疗结果和生存。当前治疗CML的新目标是如何获得持续的深度分子生物学反应,以减少耐药复发,甚至实现无治疗的缓解维持和治愈。国际上已有4种TKI获批用于一线治疗初诊的慢性期CML,并且不断有新的药物和治疗方案在研发和临床研究中。文章结合第62届美国血液学会年会相关报道介绍CML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 标签: 白血病,髓系,慢性 分子靶向治疗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SLE是一种多系统自身免疫病,其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制备物中富集有低密度粒细胞(LDGs)。LDGs是一种特殊的中性粒细胞亚群,其表型与功能都与中性粒细胞存在差异,但二者均可形成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并发生自身死亡,即NETosis。LDGs和异常的NETosis通过增加Ⅰ型IFN合成、激活补体系统、产生炎性细胞因子等导致SLE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靶向LDGs与NETosis的药物有望为SLE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前景。

  • 标签: 红斑狼疮,系统性 低密度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胸腹水常规检查中白细胞计数在不同的检验方式和检测仪器下的检验效果。方法:对我院住院乙型肝炎患者采集和送检的胸腹水样本共计95例,检验仪器使用 UF-500i尿有形成分分析仪和 XT-1800i血细胞分析仪进行白细胞计数检验。结果:不同的分析仪检测白细胞技术检验的结果显示不同。使用 UF-500i尿有形成分分析仪用于检测胸腹水白细胞计数为≤ 2.00×10 9 /L准确性和效果最佳; XT-1800i血细胞分析仪用于检测胸腹水白细胞计数为≥ 0.80×10 9 /L 时准确性和效果最佳。结论:检测胸腹水白细胞计数需要结合患者的整体性病情进行仪器的选择,正确的仪器选择能够提升检测的准确性,为患者后期的治疗能够提高更加准确的数据支撑,同时给医生的治疗方式也能提供一定的依据。

  • 标签: 胸腹水常规检查 白细胞计数 分析仪 检验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研究报道1例人嗜粒细胞无形体病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伴有血小板减少,多发淋巴结肿大和血清铁蛋白异常增高等表现,最终经嗜吞噬细胞无形体核酸、抗体检测,骨髓穿刺涂片等检查确诊,予以口服多西环素,治疗后患者病情缓解。

  • 标签: 无形体科 嗜吞噬细胞 发热 血小板减少 噬血细胞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急性肾损伤(AKI)的预测价值。方法电子检索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Med数据库、荷兰医学文摘(Embase)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以及中国循证医学/Cochrane中心数据库(CEBM/CCD)等从建库至2020年10月发表的有关评估NLR对AKI预测作用的研究,不限语种、地区以及有无使用盲法。由2名研究者独立提取数据,并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评价NLR对AKI的预测价值,并对纳入文献按不同国家、不同疾病类型(心血管手术、感染性疾病及烧伤、肝硬化和急诊等其他疾病)、不同样本量(≤300例和>300例)进行亚组分析,评价NLR对AKI的预测价值;使用漏斗图评价NLR对AKI预测作用纳入文献的发表偏倚。结果共11篇文献被纳入本次Meta分析,包含4 997例患者,AKI组1 308例,非AKI组3 68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NLR升高对AKI的发生有一定预测价值〔均数差(MD)=2.73,95%可信区间(95%CI)为1.78~3.68,P<0.000 0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来自东南亚地区(MD=4.04,95%CI为1.09~6.99,P=0.007)和来自欧亚地区(MD=2.51,95%CI为1.12~3.90,P=0.000 4)患者NLR升高对AKI的发生有一定预测价值。心血管疾病手术(MD=0.77,95%CI为0.34~1.20,P=0.000 4)、感染性疾病(MD=4.74,95%CI为1.51~7.96,P=0.004)和其他疾病(MD=8.53,95%CI为6.26~10.80,P=0.000 01)患者NLR的升高均对AKI的发生有一定预测价值。样本量≤300例(MD=6.02,95%CI为4.90~7.14,P<0.000 01)和样本量>300例(MD=1.32,95%CI为0.61~2.03,P=0.000 3)的研究NLR升高对AKI的发生亦有预测价值。漏斗图分析可见散点分布基本对称,提示纳入研究无明显发表偏倚。结论NLR可以作为AKI的重要预测工具。

  • 标签: Meta分析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急性肾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表型特点和临床作用。[方法]使用流失细胞术四色方案对APL加以免疫分型,用 CD45/SSC-lin 图定位白血病细胞,按照抗原表达强度把表达分成五级分析。[结果]APL 细胞抗原表达强度

  • 标签: 急性 早幼粒细胞 白血病 细胞表明免疫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