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胃癌术后患者接受低氮低热量肠外营养与传统氮热量肠外营养干预的价值。方法以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5年12月—2018年1月,其均接受手术治疗,例数为100例,以计算机随机化法分组,其中对照组术后接受传统氮热量肠外营养干预,实验组术后接受低氮低热量肠外营养干预,分析两组胃癌患者营养干预的结果。结果两组营养指标水平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免疫功能指标(TLC、IgG)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感染几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胃癌术后患者接受低氮低热量肠外营养干预,可有效对其免疫功能改善,降低其出现相关并发症的几率。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低蛋白血症的相关影响因素,明确急性脑卒中患者日均热量摄入与日均血清白蛋白下降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的一般资料,记录患者入院时NIHSS评分、是否感染、高血糖、C反应蛋白、肌酐、尿素氮、血清前白蛋白、血清白蛋白。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类变量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直线相关分析两连续变量用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日均血清白蛋白下降为因变量,以上因素进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感染患者较未感染患者血清白蛋白下降更明显;单因素线性相关显示日均热量摄入、血清前白蛋白呈负相关,与C反应蛋白水平呈正相关。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血清白蛋白日均下降量与感染呈正相关,与血清前白蛋白和日均热量摄入呈负相关。结论低热量摄入、感染导致血清白蛋白快速下降。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外科患者优质鼻饲饮食的效果及热量给予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90例脑外科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组45名患者给予优质鼻饲营养,对照组45名患者给予常规鼻饲营养,观察其营养指标的变化并对给予的热量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在优质鼻饲饮食后,营养指标正常率为8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热量需求根据患者的体重及病情状况给予。结论对于脑外科患者,优质鼻饲饮食对于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有较好效果,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而热量的给予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提供个体化需求,更好的服务于患者。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经外周静脉给予低氮低热量肠外营养与传统的氮热量肠外营养支持对手术后患者血糖、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本院院胃肠外科进行手术的患者108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给予传统的氮热量肠外营养)、研究组(给予低氮低热量肠外营养),对两组患者给予营养前后血糖变化以及两组患者营养支持后的感染状况进行记录对比。结果营养支持前两组患者血糖无明显差异(P>0.05),营养支持后研究组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患者低氮低热量肠外营养能够降低患者术后的血糖水平,减小患者出现感染的几率,可以在临床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间歇性热量限制对辐射所致小鼠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36只7周龄c57BL/6J雄性小鼠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假辐射+随意饮食组(sham-irradiation and ad libitum,Sham-AL)、辐射+随意饮食组(irradiation and ad libitum,IR-AL)、辐射+间歇性热量限制组(irradiation and intermittent fasting,IR-IF),每组12只。采用新旧事物识别实验检测各组小鼠认知功能;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小鼠海马自噬相关基因5(ATG5)、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II(LC3II)、自噬接头蛋白P62、线粒体阴离子通道蛋白1(VDAC1)、白介素1(IL-1β)、突触囊泡膜蛋白(SYP)、突触蛋白1(SYN-1)、突触后致密物-95(PSD95);免疫荧光法确定VDAC1在小鼠海马中定位。结果与Sham-AL组新事物识别指数(30.02 ± 9.05)相比,IR-AL组小鼠新事物识别指数(-22.45 ± 16.76)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3,P<0.05)。与Sham-AL组相比,IR-AL组自噬标记蛋白ATG5和LC3II表达下降,抗自噬蛋白P62表达升高,VDAC1蛋白表达下降,IL-1β蛋白表达上升,SYP、SYN-1、PSD95蛋白表达降低(t=2.49、2.19、2.40、3.47、2.87、2.25、2.17、2.31, P<0.05)。与IR-AL组新事物识别指数(-22.45 ± 16.76)相比,IR-IF组小鼠新事物识别指数(21.22 ± 5.62)上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0,P<0.05)。与IR-AL组相比,IR-IF组自噬标记蛋白ATG5和LC3II表达上升,抗自噬蛋白P62表达降低,VDAC1蛋白表达升高,IL-1β蛋白表达下降,SYP、SYN-1、PSD95蛋白表达升高(t=2.88、2.71、3.18、3.18、3.11、3.30、3.35、2.53, P<0.05)。免疫荧光显示,VDAC1与离子钙接头蛋白分子1(IBA-1,小胶质细胞标记物)和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共表达,但与神经元核抗原蛋白(NEUN,神经元标记物)不共表达。结论间歇性热量限制可改善小鼠放射性认知功能障碍,其机制可能与上调海马区VDAC1蛋白表达、诱导自噬发生,最终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和保护神经元突触可塑性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低热量胃肠外营养治疗对普外科营养不良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期间我院普外科96例营养不良患者,其中48例采取常规胃肠外营养治疗,为参照组,48例采取低热量胃肠外营养治疗,为观察组。治疗后测量体重、采集患者血液标本进行营养指标检测并采用FAI量表进行疲劳度检测。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体重明显增加,各项生化指标数值高于参照组、FAI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结论 低热量胃肠外营养疗法对普外科营养不良患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能够帮助患者吸收营养,增长体重,在该治疗模式下,患者的各项营养指标得到显著改善,疲劳感得到有效缓解,临床应用价值确切,值得推广。
简介:目的比较正常饲料或高热量饲料喂养大鼠,在有或无慢性应激长期刺激后,再给以一次急性应激前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功能的改变。方法雄性wistar大鼠分为正常饲料组(对照组)、高热量饲料(HCD)组、正常饲料慢性应激(CS)组及高热量饲料慢性应激(HCD+CS)组。5周后,首先检测血脂并进行胰岛素敏感性试验;然后再给以一次急性应激,检测急性应激前后血液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酮及血糖浓度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CD及HCD+CS组出现明显的血脂异常,但CS组无明显改变;三组均出现明显的胰岛素抵抗(IR)及HPA轴激活,但HCD+CS组变化更明显。急性应激后,与对照组一样,三组HPA轴可进一步激活,但HCD组激活程度明显高于其它组。血糖变化与HPA轴激活相对应。结论长期高热量饲料喂养可明显提高因长期慢性应激或急性应激引起的HPA轴激活,尤其可使急性应激后的HPA轴激活程度大大提高。这种HPA轴的激活,与血糖升高、IR、血脂异常相对应。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重症患者低热量营养的临床效果及对病死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的50例重症患者进行本次的研究对比,将患者随机分组进行对比,对照组有25例患者,给予低热量营养支持,实验组有25例患者,给予正常热量支持。对比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热量营养支持后的血糖水平控制情况、白蛋白水平等。结果两组患者给予营养支持之后,对照组患者的白蛋白水平、血糖水平控制情况以及在重症监护室的停留时间均明显的优于实验组,同时实验组患者的病死率少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数据相对比,均P<0.05,存在明显的差异。结论对于重症患者给予低热量营养支持,可以使患者的病死率大大降低,值得广泛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低热量胃肠外营养治疗普外营养不良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将68例患者平均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4人,治疗组患者使用低热量肠外营养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肠外营养治疗,两组患者均于同一天开始按照各自的肠外营养支持方法进行治疗,连续治疗一周后,分别将未进行营养支持的前一天与营养支持结束后的第一天的体质量变化、血清白蛋白以及对其营养状态的相关疲劳评分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体质量以及血清白蛋白均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降低,相对来说还是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疲劳评分均在治疗后有所升高,患者的疲劳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加重,但是相对来说还是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进行治疗后的疲劳评分比较差异性也相对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低热量的方式对普外营养不良的患者进行治疗,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营养状态,可在临床中进行推广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