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江苏省某钢铁企业井下粉尘浓度变化趋势、尘肺病患者发病情况及生存状态,为今后完善接尘职工的作业环境及尘肺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于2020年2月,回顾性调查江苏省某钢铁企业1991-2019年采矿场井下作业粉尘数据,并收集该企业1956-2019年尘肺病确诊患者的个案资料,分析尘肺病患者例数和粉尘浓度时间变化趋势、患者尘肺病期别和生存状态。结果1956-2019年该企业共确诊尘肺病患者241例,1991-2019年井下各年平均粉尘浓度随时间推移整体呈下降趋势。与运输平台(14.28%,1 447/10 132)比较,采掘平台平均粉尘浓度超标率(43.68%,8 415/19 263)明显较高(χ2=2 674.84,P<0.01);尘肺病患者平均确诊年龄(73.54±10.42)岁,平均接尘工龄(21.41±8.68)年,其中存活85例(35.27%)、死亡156例(64.73%),主要尘肺病类型为矽肺(90.46%,218/241),主要尘肺病期别为壹期(96.68%,233/241);患者尘肺病期别越高,确诊年龄越小(P<0.01)。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27.264±1.982)年,中位生存时间为28年,不同诊断时间段的尘肺病患者累积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57,P<0.01)。结论改进后的防尘措施对降低井下粉尘浓度起到显著效果,我们需重点关注井下采掘平台的粉尘治理,并关注叁期尘肺病患者的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某钢铁公司职业卫生经费投入与职业卫生产出情况及其合理性,提出该企业合理的职业卫生投资计划。方法于2016年3月,收集2015年某钢铁公司各分支机构的各种职业卫生投入和产出数据,并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评价了各分支机构职业卫生投入和产出的效率,对效率非最佳的分厂进行调整,提出合理的职业卫生投资计划。结果在该钢铁公司调查的分支工厂中,炼铁北厂、动力厂、热轧厂和不锈钢厂的职业卫生投入产出效率值为1,而制气厂、冷轧厂、冶金炉料厂、焦化厂、炼铁南厂和长材厂的职业卫生投入产出效率均不是最佳的,且冷轧厂的效率值最低(0.759)。冷轧厂只有酸轧车间的参数满足α=1且s-=0,s+=0,其余四个车间均不符合。根据参数调整每个部分的投入后,其余四个车间的职业卫生产出分别可以达到当前车间的1.704 4、2.023 8、1.315 2和1.213 6倍。结论该钢铁企业中炼铁南厂等分厂的职业卫生投资结构不合理,经数据包络分析进行调整后,可使其职业卫生产出效益达到最大化。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广州市钢铁从业中青年男性人群代谢综合征(MS)与白细胞计数(WBC)的关联性。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整群随机抽取2009年广州市某钢铁集团16个单位4 241名员工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检,其中男3 760人,年龄(38.400±10.258)岁。将研究对象根据WBC分为3组[WBC(3.40~5.70)×109/L:1 162人,(>5.70~6.90)×109/L:1 196人,>6.90×109/L:1 402人],采用相关分析研究WBC与MS相关组分之间的关联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随着WBC的升高,MS患病率的变化。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在校正了年龄、吸烟、喝酒等因素后,随着WBC的水平升高,MS患病风险增加,与WBC最低值比较,第2组和第3组的OR值分别为1.88和2.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WBC在广州钢铁从业中青年男性MS及代谢异常组的水平升高,可能是MS的独立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角结膜干燥症俗称“干眼症”,是一种结膜角膜不能湿润的炎症反应。这种疾病可能是泪液中的水分或黏液成分的缺少,睑裂部的角膜炎。这种病的泪膜破裂时间缩短,可致丝状角膜炎、角结膜干燥症,表现为睑缘边缘的泪液的减少。治疗方法是用人工泪液替代,在严重的患者身上可戴防护镜或阻塞泪小点。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本文将近年来干眼症的治疗进展进行分析,希望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相关参考资料。
简介:摘要急性系膜缺血是一严重的疾患,尽管在近20年中,对其认知以及治疗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仍是死亡率较高的疾患。对于本病的充分认识,尤其是CTA的实施,能够早期诊断该病,并能制订相应的治疗策略,从而整体提高疾病的治疗转归。
简介:摘要舌诊是中医特色诊断方法之一,但其发展始终受到缺乏客观量化指标的制约。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与算法时代的到来,中医舌诊现代化研究逐渐成为科研热点。本文通过对舌诊现代化研究文献及相关专利进行梳理,对舌诊研究及相关仪器研发应用概况进行归纳总结,发现国内外学者均致力于舌诊相关研究,重视制定相关国际标准;舌诊采集与分析技术不断发展;舌诊仪器也逐渐丰富,目前应用场合扩展至家庭自用,但仍主要用于教学、科研等方面,涉及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临床病例分型及健康管理等领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今后应加强多区域研究中心间的交流,促进不同领域人才间的沟通,不断弥补不足、促进舌诊研究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