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旨在评估浮针疗法对于肩周炎患者的治疗成效。方法:本项研究共涵盖80位肩周炎患者,利用随机数法将其分配至浮针治疗组和电针治疗对照组,各组40人。主要疗法为浮针组接受浮针疗法,对照组则接受电针治疗。主要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的差异。结果:结果显示浮针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2.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5%,组间差异具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其中浮针组的降幅更为显著(P<0.05)。结论:浮针疗法对于肩周炎的治疗具有显著效果,能有效减轻肩部疼痛并增加肩关节的活动度。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浮针疗法联合揿针穴位埋针治疗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临床疗效,并通过盆底超声评估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6月间共300名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50例)和实验组(1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实验组则接受浮针疗法联合揿针穴位埋针治疗。通过盆底超声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静息状态下及最大Valsalva动作时的多项超声参数,包括静息状态下的膀胱颈位置、逼尿肌厚度(DWT)、膀胱尿道后角(RVA)及尿道倾斜角(UTA),以及最大Valsalva动作时的膀胱颈移动度(BND)、RVA、尿道旋转角(URA)。同时,统计尿道内口漏斗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在静息状态下的膀胱颈位置及DWT、RVA的比较中未显示出显著差异(数据略)。然而,实验组患者的UTA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45.32°±3.21°;对照组:30.12°±2.56°)。在最大Valsalva动作时,两组患者的BND均明显降低,且实验组降低更为显著(实验组:12.01±2.11mm;对照组:18.45±3.02mm)。此外,实验组患者的尿道内口漏斗发生率为10%(15/1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45/150)。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浮针疗法联合揿针穴位埋针治疗在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中展现出更佳的疗效,特别是在降低尿道内口漏斗发生率方面表现突出。盆底超声作为一种有效的评估工具,对于监测治疗效果和指导临床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维吾尔医干蒸疗法结合中医火针疗法治疗白癜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抽选出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白癜风患者,共抽选出80例患者(收治时间:2023年1月~2024年1月),按照抽签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白癜风患者给予中医火针疗法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维吾尔医干蒸疗法,对比2组白癜风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皮损面积。结果:观察组白癜风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性对比结果(P<0.05)。治疗前,2组白癜风患者的皮损程度对比: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癜风患者的皮损程度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维吾尔医干蒸疗法联合中医火针疗法治疗白癜风效果十分明显,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促使患者病情尽快恢复,建议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对针药综合疗法治疗肝郁脾虚型失眠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此次研究内择取108例肝郁脾虚型失眠患者为对象,患者均为2023年3月至2023年12月中入院治疗的患者,随机化均分患者为对比组(n=54)和综合组(n=54)。对比组采取常规治疗,综合组采取针药综合疗法,对照两组治疗的效果和治疗前后的睡眠评分。结果 综合组中治疗的效果比对比组更佳,数据对比后有着较大的差异性(P<0.05)。治疗前,两组中的PSQI评分对比后不具备较大的差异性(P>0.05);治疗后,对比组中患者的PSQI评分比综合组更高,数据对比后有着较大的差异性(P<0.05)。结论 对肝郁脾虚型失眠患者运用针药综合疗法的方式的治疗效果好,可改善患者睡眠情况。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揿针疗法在胃肠镜治疗术后缓解腹胀中的护理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研究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胃肠镜术后存在腹胀、腹痛等不适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和常规护理联合揿针疗法。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腹胀/腹痛程度、围术期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疼痛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合中医理论,分析揿针疗法的疗效机制。结果:实验组在腹胀/腹痛程度、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疼痛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揿针疗法在缓解胃肠镜术后腹胀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其机制与调节脾胃功能、促进肠蠕动、改善局部微循环等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