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手机使用时长及使用方式(如单手持、双手持、单指操作、多指操作等)与“手机病”(以狭窄性腱鞘炎为主要手部损伤的一类疾病)相关症状发生率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网络平台(问卷之星网络调查平台)与合肥社区居民之中发放、回收问卷,同时随机抽取安徽医科大学在校大学生30人(男女各半)进行“手机使用方式和时长对手部的影响”现场实验。结果48%的调查对象每日使用手机时长为4~8h;92%的调查对象主要使用手机中的聊天工具;84%的调查对象习惯单手使用手机;长时间使用手机后,38%的调查对象出现手指僵硬肿胀、腕部红肿、指关节结节症状。连续使用手机时长小于2h,实验对象均无手部不适症状,当时长达4~6h时,约10.0%的实验对象产生手部不适症状,达8~10h时,16.7%的实验对象产生手部不适症状;玩游戏与使用聊天工具的实验对象出现手部不适症状的比例最高,达13.3%,而看视频则不易出现手部不适症状。结论手机使用时间越长,实验对象出现“手机病”的概率也越高,同时双手持手机及多指操作较其他手机使用方式更易引起“手机病”。手机使用人群应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避免长时间使用手机,且在使用过程中,应保持正确的姿势并适当休息,以降低患“手机病”的概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BL教学方法在妇产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某校2011级临床医学的120名大专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名,其中观察组采用PBL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以见习成绩、问卷调查以及课堂内容考核成绩比较两组学生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理论考试平均成绩为(85.5±5.7)分,对照组为(81.1±4.4)分,观察组平均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见习成绩为(86.2±4.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3±4.5)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结果表明,PBL教学方法可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结论在妇产科学教学中,采用PBL教学方法效果良好,可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扎实掌握临床知识的要点和难点。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辅助教学在妇产科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某校2010级临床医学的210名大专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教学方式分为传统教学组和模拟教学组,所有学生进行妇产科见习后,采用问卷调查和操作考核的方式,比较两组学生在妇科、产科检查操作考核的优良率以及学生对两种教学方法的评价。结果模拟教学组考核结果优良率为89.72%,传统教学组考核结果优良率为80.37%,模拟教学组在妇科及产科的检查操作优良率均方面显著高于传统教学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模拟教学组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操作信心、实际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均显著优于传统教学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模拟辅助教学在妇产科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良好,模拟辅助教学是连接理论与临床的桥梁,可有效提高学生的临床操作水平,在妇产科学实践教学中意义重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儿科学临床实习教学中联合应用临床路径(CP)教学法和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BL)教学法。方法2014年7月至2015年2月在我科进行儿科学临床实习的学生共80人,随机分组,一组采用CP带教方法,一组联合应用CP教学法和TBL教学法。实习结束后统计分析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及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结果⑴联合教学组儿科临床实习成绩(83.52±4.17)分,优于CP式教学组(73.62±4.16)分;⑵两组学生对教学满意度各项调查结果联合教学法组均优于单纯CP教学法组。结论在儿科学临床实习教学过程中建立CP教学法与TBL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儿科学临床实习教学方法在标准化、系统化、规范化的基础上,加强学生获取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更可促进带教老师自身知识水平和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