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强迫症患者的童年创伤与强迫症状、内隐外显记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纳入52例强迫症患者,使用童年期创伤性经历问卷(childhood trauma questionnaire-short form,CTQ-SF)调查患者童年期创伤经历,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Yale-Brown scale for obsessive-compulsive symptoms,Y-BOCS)评估患者强迫程度,词汇知觉速度测验任务及词汇识别任务测试被试的内隐记忆及外显记忆水平。根据CTQ-SF评分,将患者分为虐待组(n=26)和忽视组(n=26),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t检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虐待组与忽视组患者的强迫症状、内隐记忆、外显记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59~1.839,均P>0.05)。强迫思维得分[(12.52±4.61)分]与CTQ-SF总分[(40.10±10.20)分]呈正相关(r=0.331,P<0.05);分量表中,强迫思维得分与躯体虐待得分[(7.89±3.02)分]、性虐待得分[(6.47±2.28)分]呈正相关(r=0.373,P<0.01;r=0.356,P<0.05)。躯体虐待得分与外显记忆准确性[(68.75±13.33)%]呈负相关(r=-0.281,P<0.05);躯体忽视得分[(8.98±2.67)分]与内隐记忆反应时[(4 285.94±2 067.42)ms]呈正相关(r=0.314,P<0.05)。结论强迫症患者的强迫思维与童年创伤经历,尤其与躯体虐待、性虐待相关。躯体创伤可能会影响患者的内隐、外显记忆水平。
简介:摘要强迫症(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OCD)病因学研究一直受到关注,有关生物学及社会心理学的因素都表现出了对强迫症的影响,且强迫症的认知和元认知模型提示反刍思维可能是强迫症的认知风险因素,因此厘清反刍思维与强迫症之间的关系,对于挖掘强迫症的病因及治疗具有重要作用。众多研究显示,反刍思维和强迫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反刍思维能够预测和维持强迫症状,强迫症患者倾向于使用反刍思维的策略来减少痛苦。此外,反刍思维和强迫症存在着完美主义、童年创伤等共同的危险因素,针对反刍思维的干预训练在强迫症的治疗中也表现出了可行性。提示反刍思维影响强迫症的现实可能性,但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有待进一步确认。未来可在较大样本中开展针对两者关系的纵向研究,以期丰富和补足强迫症的病因学研究。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情绪线索对强迫症患者事件性前瞻记忆的影响。方法2014年12月至2019年11月招募的157例强迫症患者(强迫症组)和119名年龄、性别和智力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对照组)参与研究。采用实验室范式评估个体的前瞻记忆功能。采用2(组别:强迫症组、对照组)×3(线索情绪属性:积极、中性和消极线索)的混合设计考察2组在不同情绪线索提示下前瞻记忆的正确率。采用相关分析探索强迫症患者的前瞻记忆与临床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情绪线索的主效应不显著(F=0.377,P>0.05),组间主效应显著(F=8.863,P<0.01,η2=0.030),强迫症组的前瞻记忆正确率总体低于对照组,情绪线索和组别的交互作用显著(F=3.261,P<0.05,η2=0.012)。进一步的简单效应分析结果显示,在对照组中,积极和消极情绪线索下的前瞻记忆正确率均显著高于中性情绪线索下的前瞻记忆正确率(Cohen′s d值分别为2.29、2.94),积极和消极情绪线索下的前瞻记忆正确率差异不显著;在强迫症组中,消极情绪线索下的前瞻记忆正确率显著高于积极和中性情绪线索下的前瞻记忆正确率(Cohen′s d值分别为1.57、1.14),积极和中性情绪线索下的前瞻记忆正确率差异不显著。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强迫症患者在积极和消极情绪线索下的前瞻记忆正确率与其焦虑水平相关显著(r>0.200,P<0.01),在中性情绪线索下的前瞻记忆正确率与焦虑水平相关不显著。结论强迫症患者存在前瞻记忆受损,主要表现在前瞻记忆的情绪增强效应上,积极情绪对强迫症患者的前瞻记忆无增强效应,仅存在消极情绪增强效应。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Y-BOCS评定结果探讨强迫性障碍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利用耶鲁布朗症状清单(Y-BOCSCL)收集82例强迫性障碍患者临床症状并利用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进行症状严重程度评定;t检验、卡方检验及Wilcoxon秩和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男性患者发病年龄(20.1±8.7)岁小于女性(27.1±12.4)岁(P<0.05);男性未婚者比例高于女性(女性结婚率较高);强迫症状方面女性患者以强迫回忆和强迫洗涤多见;Y-BOCS强迫思维分量表中强迫思维所致影响项目的得分男性(2.6±1.2)大于女性(1.8±1.3)(P<0.05)。结论强迫性障碍在发病年龄,强迫症状以及严重程度上存在性别差异。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强迫症患者童年创伤经历与冲动特质对强迫症状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共纳入符合DSM-Ⅳ强迫症诊断的患者134例及与之匹配的健康对照82例,采用强迫症状分类量表(修订版)(obsessive compulsive inventory-revised,OCI-R)、Barratt冲动量表(Barratt impulsiveness scale,BIS-11)、童年创伤问卷(childhood trauma questionnaire-short form,CTQ-SF)评估两组被试强迫症状严重度、症状维度、冲动特质及童年创伤水平,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ale-Brown obsessive-compulsive scale,Y-BOCS)评估强迫症疾病严重度;并以强迫症状各维度得分为因变量,不同成分的冲动特质及童年创伤得分为自变量,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探讨冲动特质及童年创伤对强迫症状的影响。结果强迫症患者在无计划冲动[(26.80±4.57)分]、注意冲动[(18.96±3.51)分]、情感虐待[6(5,9)分]、躯体虐待[5(5,6)分]、情感忽视[11(9,14)分]得分高于健康对照相[分别为(24.39±4.15)分、(16.18±2.76)分、6(5,7)分、5(5,5)分、(10.00±3.42)分](P<0.05,P<0.01)。强迫症患者OCI-R强迫症状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均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强迫症患者强迫排序得分受注意冲动、躯体忽视影响显著(B=0.191,P=0.011; B=0.273,P=0.005);强迫囤积的得分受情感虐待影响显著(B=0.204,P=0.002)。强迫观念的得分受注意冲动、情感虐待共同影响(B=0.499,P<0.01; B=0.175,P=0.008);精神中和的得分受注意冲动、躯体忽视影响显著(B=0.365,P<0.01; B=0.199,P=0.034)。结论强迫症患者童年创伤及注意冲动水平对不同的强迫症状表现影响不同。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鲁唑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69例难治性强迫症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在服用原治疗药物的同时加用利鲁唑,对照组继续服用原治疗药物,观察3个月,采用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Y-BOC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疗效,检测空腹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并使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估安全性。结果观察组在治疗3个月末,Y-BOCS和HAMA评分均低于基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月末,观察组AST显著高于基线、治疗1月末、治疗3月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2月末,观察组AST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利鲁唑治疗难治性强迫症安全有效。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1月-2021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难治性强迫症患者98例做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平均分成常规组和研究组两组,每组纳入病例均为49例。对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对研究组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使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于难治性强迫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增加使用无抽搐电休克的治疗办法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好,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