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盐酸消旋山莨菪碱(654-2)与阿奇霉素配伍降低阿奇霉素的胃肠道副反应临床观察。方法将69例因支原体感染而使用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治疗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观察组35例。对照组常规使用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在常规使用阿奇霉素的同时配伍盐酸消旋山莨菪碱(654-20.1~0.2mg/kg)治疗,观察输液过程中的胃肠道副反应。结果两组阿奇霉素的胃肠道副反应经X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消旋山莨菪碱(654-2)可显著降低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时的胃肠道副反应,不影响阿奇霉素的治疗效果、且副作用少、经济、临床易于获得。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患有支原体肺炎的患儿联合使用阿奇霉素、山莨菪碱的可行性。方法择取2013年12月到2015年1月于本院诊治支原体肺炎的患儿共160例,按照给予的不同药物进行随机分组80例患儿归入对照组,单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另外80例患儿归入联合组,基于对照组的治疗方法在肺腧穴处配合注射山莨菪碱。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与副作用发生率。结果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联合组98.75%(79/80),对照组86.25%(69/80),联合组显然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副作用发生率为联合组27.50%(22/80),对照组55.00%(44/80),对照组显然高于联合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常用阿奇霉素,对于患儿来说会有较高的副作用发生率。使用阿奇霉素、辅以山莨菪碱配合使用,不但疗效非常显著,安全性也比较高,更有助于缩短恢复时间,临床极具推广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测定阿奇霉素片中阿奇霉素的含量。方法:色谱柱: Agilent TC-C18柱( 4.6×150 mm, 5μm),流动相为乙腈 -0.02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以氢氧化钠调至 PH6.8)( 35: 65),检测波长: 210nm,流速: 1mL·min-1,柱温: 35℃,进样量: 10μL。结果:阿奇霉素在 95μg·mL-1~96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 0.9999( n=5),平均回收率为 99.80%, RSD为 0.46%(n=6)。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可靠,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阿奇霉素片的质量控制。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20年文山州手足口病患儿病原学特征并对柯萨奇病毒A组6型(coxsackievirus A6,CVA6)和CVA16 VP1区基因特征进行分析。方法直接从2020年云南省手足口病实验室监测系统收集的文山州手足口病患儿粪便标本中提取病毒核酸,先用MD91/OL68-1引物扩增肠道病毒(enterovirus, EV)VP4/VP2结合区基因并进行测序,确定病毒型别,再用各型病毒的相关引物扩增VP1区全序并测序,进行基因特征分析。按参考文献下载基因库中CVA6和CVA16 VP1区参考序列,用MEGA5.2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进行基因特征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共从317份标本中检测到32株EV,1株星状病毒MLB1型(astrovirus MLB1)。病毒总体检出率为10.41%(33/317),EV检出率为10.09%(32/317),其中肠道病毒A组(enterovirus species A, EVA)31株,占EV阳性数的96.88%(31/32),EVB组病毒1株,占3.12%(1/32),未检测到EVC和EVD组病毒。EV中,检出率最高的病毒是CVA6,占62.50%(20/32),其次是CVA16(18.75%,6/32)、CVA4(9.37%,3/32)、CVA10(3.12%,1/32),未检测到EVA71病毒。基因进化分析表明20株CVA6为D3a亚型,并可分为3个进化分支。6株CVA16为B1a亚型,是中国一直流行的基因型,文山州6株B1a亚型可分为两个进化分支。结论2020年云南省文山州手足口病的病原检测率为10.41%,EV中CVA6是主要的流行毒株,其次是CVA16。基于VP1区基因特征分析表明,2020年文山州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是CVA6 D3a亚型,其次是CVA16 B1a亚型,未检测到EVA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