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道管理小组护理方案,在气道护理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均为院内收治的建立人气道的重症患者,选取100例,随机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入院时间为2019.1-2019.12,实验组通过建立气道管理小组对患者进行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气道护理质量管理措施,总结对比两组患者的气道护理结果。结果:两组患者相比较,实验组气道湿化理想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气道管理小组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实行人工气道的重症患者中,可以提高患者气道湿化水平,降低临床并发症发生风险情况,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精细化护理管理对人工气道患者气道湿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50例建立人工气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均接受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均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精细化护理管理。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痰液粘稠度及湿化效果,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痰液粘稠度及临床湿化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内患者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临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 深入分析气道管控护理措施在RRICU人工气道建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2018年11月~2020年11月本院建立RICU人工气道的患者中随机抽取12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将他们分为两个护理小组,每个小组60例RICU患者,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给予对照组RICU患者实施常规RICU护理措施,观察组RICU患者实施气道管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RICU患者经过护理后的临床预后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在56 ℃加热30 min的灭活条件,探讨该条件下对于血清酶学项目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完全随机化原则选取2021年1月于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体检的健康人群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43.2±9.5)岁。基于配对设计的实验应用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检测灭活前和灭活后血清中淀粉酶(amylase,AMY)、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γ-谷氨酰转肽酶(γ-glutamyl transpeptidase,GGT)、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tion enzyme,LDH)、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ADA)和α-L-岩藻糖苷酶(α-L-fucosidase,AFU)等8个酶学项目,分别比较其灭活前后检测结果的差异,并采用Bland-Altman图对检测结果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与灭活前的结果相比,灭活后ALT、AST、ALP、GGT、LDH、ADA、AFU的检测结果显著降低[ALT:19.00(12.75,22.60)U/L比14.50(10.75,20.25)U/L,Z=-5.978,P<0.05;AST:20.00(18.00,23.25)U/L比19.00(17.00,23.00)U/L,Z=-4.286,P<0.05;ALP:(85.68±36.11)U/L比(49.34±30.17)U/L,t=6.853,P<0.05;GGT:(22.14±10.20)U/L比(21.38±10.14)U/L,t=3.817,P<0.05;LDH:(154.40±24.34)U/L比(147.80±23.07)U/L,t=3.786,P<0.05;ADA:(8.61±2.22)U/L比(6.58±2.59)U/L,t=8.117,P<0.05;AFU:(25.64±6.29)U/L比(13.84±8.38)U/L,t=10.200,P<0.05],且Bland-Altman图分析显示上述酶学项目灭活前后结果不具有一致性。而血清AMY的检测结果在灭活前与灭活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6.00(58.75,87.00)U/L比67.00(58.75,87.25)U/L,Z=-0.725,P=0.468 7]。结论56 ℃加热30 min的条件对部分血清酶学项目的测定结果具有显著影响。因此,实验室使用该条件处理临床样本时,需采取必要的措施以校正检测结果。
简介:摘要气管内脂肪瘤(Endobronchial lipomas)是一种罕见的气道内良性肿瘤,因内含成熟的脂肪组织在胸部CT表现为均匀一致的低密度影。本文通过报道了 1例在胸部CT上表现为典型低密度影的气管内脂肪瘤,介绍了该病的发病机制、影像特征、内镜表现及治疗方法,分析并总结了以气道内低密度影为表现的疾病的鉴别诊断思路,为临床医生早期诊断该病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雾化吸入与气道滴注用于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的效果,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气道湿化方式。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NKI、万方、维普数据库中2010年1月—2020年10月发表的文献,纳入气管切开患者应用雾化吸入和气道滴注作为气道湿化方式的RCT。由2名研究者采用Cochrane Handbook(5.1.0.)的质量评价方法对文献质量进行严格评价和资料提取,对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项RCT,共1 01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雾化吸入组的痰液黏稠度低于气道滴注组(RR=0.29,95%CI 0.21~0.40,P<0.01),气道黏膜损伤发生率、刺激性干咳发生率、肺部感染发生率亦降低(RR=0.34,95%CI 0.23~0.51,P<0.01;RR=0.24,95%CI 0.16~0.38,P<0.01;RR=0.48,95%CI 0.38~0.61,P<0.01),气道湿化效果优于气道滴注组(RR=0.1.34,95%CI 1.23~1.45,P<0.01)。结论采用雾化吸入对气管切开患者行气道湿化可显著降低痰液黏稠度、气道黏膜损伤、刺激性干咳、肺部感染,达到更好的气道湿化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不同硬度封闭式吸痰管与人工气道患者气道损伤性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期2020年1月-2020年12月,共120名观察对象参与,均为我院接收的人工气道患者,借助计算机随机数字模型将患者分为五组:A组,吸痰管邵氏硬度(78度),B组:吸痰管邵氏硬度(80度),C组,吸痰管邵氏硬度(83度),D组,吸痰管邵氏硬度(85度),E组,吸痰管邵氏硬度(87度),以吸引效果、气道黏膜损伤表现为比较标准,对不同硬度封闭式吸痰管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比较。结果:A组吸痰有效率70.00%,B组吸痰有效率84.00%,C组吸痰有效率94.00%,D组有效率95.00%,E组吸痰有效率94.00%,其中D组吸痰有效率最高;吸痰管应用后,A组气道黏膜损伤率10.00%,B组气道黏膜损伤率12.00%,C组气道黏膜损伤率12.00%,D组气道黏膜损伤率21.00%,E组气道黏膜损伤率31.00%,其中A组气道黏膜损伤率最低。结论:吸痰管邵氏硬度85度时吸痰效果最好,但气道黏膜损伤率最高,吸痰管邵氏硬度78度时气道黏膜损伤率最低,因此临床应当根据患者的视觉情况谨慎选择封闭式吸痰管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