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道护理管理小组在危重症患者气道护理管理中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13
/ 2

气道护理管理小组在危重症患者气道护理管理中的作用

欧胜洁

浦口区中心医院,江苏南京 210000



【摘 要】目的 研究气道护理管理小组在危重症患者气道护理管理中的作用,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借鉴。方法 将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开通人工气道的危重症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双盲法平均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组建气道护理管理小组并对患者进行气道管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气道湿化情况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气道湿化情况优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均符合统计学条件(P<0.05)。结论 在危重症患者气道护理管理中,组建气道护理管理小组开展护理,有助于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气道湿化情况和护理质量评分,临床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危重症患者;气道护理管理小组;气道护理管理


危重症患者病情往往比较严重,且病情极不稳定,患者常伴有自主呼吸受限,因此在临床救治中,开通人工气道具有重要的作用。人工气道是危重症患者患者维持畅通呼吸的重要途径,可有效防止患者气道堵塞,保证患者呼吸畅通,提高救治成功率[1]。但人工气道具有向外开放特点,人工气道的建立破坏了呼吸道的屏障功能,在患者治疗过程中易引发感染,可继发呼吸道感染、肺炎等并发症[2]。因此,必须要加强人工气道的护理管理,以预防和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如何规范化管理人工气道是临床亟需解决的问题,我科通过组建气道护理管理小组来加强对人工气道的护理管理,取得了良好效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0例危重症患者选择进入研究对象,患者均在我科ICU治疗,且开通人工气道,接受机械通气时间≥24 h。男65例,女35例;年龄25-83岁,平均(55.7±8.1)岁;消化系统疾病患者31例,心肺疾病患者26例,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19例,胸腹部手术患者14例,多发伤患10例。双盲法平均分组,各50例。患者无肺部感染、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等疾病,知情研究并自愿参与。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可比性较高。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气道护理管理,包括吸痰、雾化等基础护理,同时按照常规护理要求,为患者提供口腔护理、呼吸机管道管理、体位管理、环境管理等,每2h帮患者翻身扣背1次,保持呼吸道通畅等。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组建气道护理管理小组对患者进行气道管理,具体如下。

第一,组建气道护理管理小组。小组成员包括具有丰富的人工气道和机械通气管理经验的ICU主任、ICU护士长和3名ICU专科护士。定期对成员开展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其职业素养,增强护理责任心和护理规范性,培训结果纳入到绩效考核中。对人工气道护理管理操作流程进行规范,不定期开展质量检查和现场查房,对发现的护理问题在组内进行讨论,结合临床实际、查阅文献,及时解决等。

第二,开展气道护理管理。在气道湿化方面,选择主动加湿装置进行湿化,雾化稀释液为0.45%的氯化钠溶液,结合患者痰液黏稠度及时进行优化调整,以提高气道湿化效果。在气囊管理方面,要选择使用带副腔锥形气囊的导管,以间断的方式吸引声门下分泌物;定时对人工气道气囊进行补气;气囊压力要使用专用气囊测压表进行监测,监测频率为每4h监测1次。在气道吸引方面,应当选择外径小于气管插管内径50%的吸痰管,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按需吸痰;对于机械通气或肺部传染性疾病患者,需要进行密闭式吸痰;对于处于深度昏迷、咳嗽反射消失或减弱的患者,需要进行深部吸引。护理人员在具体的吸痰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同时还要结合患者病情,合理选择胸部叩拍、振动或机械振动等方法,来帮助患者促进痰液排出。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气道湿化情况及护理质量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P<0.05为有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中,有6例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有1例患者出现非计划性拔管,并发症发生率为14.0%;对照组中,有19例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有6例患者出现非计划性拔管,并发症发生率为50.0%。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符合统计学条件(P<0.05)。

2.2 两组患者的气道湿化情况比较

观察组气道湿化情况优于对照组,符合统计学条件(P<0.05)。见表2。


1 两组患者的气道湿化情况比较 [n(%)]

组别

例数

不足或过度

适中

观察组

50

9(18.0)

41(82.0)

对照组

50

26(52.0)

24(48.0)

60eced61673f9_html_8cab1acf3312ff05.gif


4.137

0.241

P


<0.05

<0.05


2.3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符合统计学条件(P<0.05)。见表3。

2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60eced61673f9_html_eb24027b7d183a3.gif,分

组别

例数

气囊压力监测

吸痰

气管切开换药

观察组

50

95.34±5.63

96.76±4.93

92.32±3.84

对照组

50

65.41±5.62

7213±4.54

68.26±4.17

t


36.917

37.162

41.820

P


<0.05

<0.05

<0.05


3 讨论

人工气道是经患者口、鼻,或直接经气管置入导管建立气体通道,属于侵入性治疗手段,其既有利于患者维持畅通呼吸,也会因其开放性而降低患者机体防御功能。同时,长时间接受辅助呼吸治疗,还会对患者自主呼吸、咳嗽以及呼吸道加温加湿功能产生较大的影响,引发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意外脱管等一系列并发症,对患者康复造成不利影响,影响患者的预后[3]。人工气道的护理管理质量与多方面因素有关,其中护理方式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传统的护理方式是单个护理人员的护理措施起作用,而人工气道护理管理小组则是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协同配合、集思广益,集成多种措施开展护理,从而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气道护理管理服务[4]。这样可以提高患者气道管理效果,提升治疗有效性,加快患者康复进程。在本文研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组建气道护理管理小组并对患者进行气道管理,结果显示,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气道湿化情况优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均符合统计学条件(P<0.05)。这与李晓云、周萍、魏娟等的研究结果相近,提示组建人工气道护理管理小组效果显著。综上所述,气道护理管理小组对危重症患者气道护理管理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能充分发挥小组成员在危重症患者机械通气中的管理、协调和监控作用,及时协调、解决护士在护理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促进护理质量不断优化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晓云.急危重症患者人工气道管理护理方法——评《急危重症患者预见性护理》[J].中国医学装备,2020,17(05):230-232.

[2]周萍.危重症患者人工气道的管理对策分析[J].人人健康,2020(01):85.

[3]魏娟.探讨人工气道湿化护理对重症患者护理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02):218+220.

[4]张琳.重症患者人工气道管理护理进展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65):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