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脉络膜骨瘤频源OCT(SS-OCT)的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横断面观察性研究。2014年7月至2019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经裂隙灯显微镜联合前置镜、FFA和(或) ICGA、B型超声和(或)CT检查确诊为脉络膜骨瘤的61例患者73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7例20只眼,女性44例53只眼;平均年龄(33.5±12.7)岁。单发肿瘤71只眼(71个瘤体),多发肿瘤2只眼(4个瘤体,每只眼各2个瘤体)。参照文献并结合眼底彩色照相及FAF检查结果,将瘤体分为钙化区(较新鲜瘤体)和脱钙区(较陈旧瘤体)两类。采用SS-OCT对患眼瘤体进行扫描,根据肿瘤位置以及大小选取适当和相应的扫描模式。观察瘤体的SS-OCT影像特征,包括瘤体内部反射特点、瘤体对脉络膜血管的影响以及瘤体表面视网膜各层结构的变化。结果73只眼共75个瘤体中,7个瘤体仅有脱钙区,5个瘤体仅有钙化区,其余瘤体均有钙化区和脱钙区。SS-OCT显示钙化区视网膜内层均保存完整,而外界膜、椭圆体带、嵌合体带以及RPE等视网膜外层结构可有异常;脱钙区的视网膜外层及RPE结构全部受损。所有瘤体脉络膜毛细血管以及大部分中、大血管层结构均消失,取而代之呈现"海绵"状(39个瘤体)、"丝瓜络"样(11个瘤体)、"板层"样(10个瘤体)、混合型(12个瘤体)以及不规则样(5个瘤体)外观。瘤体内可见强反射板层线(71个瘤体)、强反射水平线(47个瘤体)、弱反射管腔(水平、垂直、圆形分别为39、42、41个瘤体);骨小梁样中强反射物质位于中断的Bruch膜上。所有瘤体的脉络膜巩膜交界面可见,并可见睫状后动脉穿入巩膜层。结论脉络膜骨瘤在SS-OCT图像可清晰呈现特征性的"海绵"状、"丝瓜络"样、"板层"样、混合型以及不规则样五种外观,伴有瘤体内特有的强反射板层线、水平线和弱反射管腔。骨小梁样中强反射物质可位于中断的Bruch膜上生长。

  • 标签: 脉络膜肿瘤/诊断 体层摄影术,光学相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磨玻璃样结节定性诊断中螺旋CT靶应用及其临床意义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肺磨玻璃样结节患者116例,经CT扫描发现入组患者均存在肺磨玻璃样结节影,对所有入组患者均进行常规CT扫描,在此基础上为患者进行靶重建以及超高分辨率CT靶扫描及靶重建,所探查结节共116个,分析超高分辨率CT靶扫描在肺磨玻璃样结节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本次研究中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恶性结节85个(含浸润性肺腺癌14个,癌前病变23个,微浸润腺癌48个),良性结节31个;经超高分辨率CT靶扫描显示恶性结节84个,良性结节32个,恶性诊断灵敏度为92.9%(79/85),特异度为83.9%(26/31),准确度为90.5%(105/116);常规扫描CT靶重建显示恶性结节83个,良性结节33个,恶性诊断灵敏度为85.9%(73/85),特异度为67.7%(21/31),准确度为81.0%(94/116);超高分辨率CT靶扫描重建边缘清晰、结节内增粗肺纹理以及结节内实性成分检出率高于常规扫描CT靶重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超高分辨率CT靶扫描重建毛刺征、支气管征、胸膜牵拉征以及空泡征与常规扫描CT靶重建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超高分辨率CT靶扫描重建病理分型诊断符合率高于常规扫描CT靶重建病理分型诊断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靶与常规CT扫描重建相比,可以提高肺磨玻璃样结节定性诊断准确性,提高病理分级诊断符合率,可在临床中进行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肺磨玻璃样结节 定性诊断 16排靶扫 临床意义 病理分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且比较运用 X线和螺旋 CT平对肩关节脱位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80例分析样本都是从我院收入的肩关节脱位患者中挑选,时段为: 2017年 5月 ~2018年 5月。按照“计算机表法”实现各组的均匀分配,其中参照组( n=40例)选择 X线诊断,分析组( n=40例)选择螺旋 CT平诊断。结果:分析组确诊率高于参照组,且最终体现出 P值 <0.05统计结局,有分析价值。结论:螺旋 CT平应用在肩关节脱位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更高,且确诊率非常高,优于 X线诊断结果,值得借鉴。

  • 标签: X线 螺旋 CT平扫 肩关节脱位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临床成人疑似急性阑尾炎的患者采取64层螺旋CT检查,并与B超检查结果进行对比,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对比哪个方法的准确性更高一些。方法 在本院所有所收治的成人急性阑尾炎的患者中,抽取70例作为研究群体,对所有患者都先采取64层螺旋CT检查,并进行B超检查,以手术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最终诊断准确率,评价有关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效果情况。结果 在进行手术治疗之后发现,急性坏疽性阑尾炎14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39例,剩余17例均为单纯性阑尾炎。进行两种检查诊断结果情况对比则发现,64层螺旋CT最终的诊断准确率明显要更高一些(P<0.05),证明有关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突出。结论 临床成人群体的急性阑尾炎诊断过程中,选取64层螺旋CT检查的效果明显要更好一些,带来的影响更加积极,最终准确率更高,可以更好的辅助临床疾病诊断和治疗,选用有关方法对于提升临床诊断效率影响积极。

  • 标签: 成人 急性阑尾炎 B超 64层螺旋CT 诊断应用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健康体检中采取低剂量CT胸部平检查对于早期肺癌的筛查效果,并评估其应用价值,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从2017年5月~2020年6月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并CT初步检查出肺内结节的36例患者纳入本研究,之后再应用低剂量CT胸部平,比较两种不同剂量的肺癌病灶检出率、肺结节分型定性诊断结果和图像质量、最大有效辐射剂量以及权重CT剂量差异情况。结果 常规剂量CT胸部平肺癌病灶总检出率为69.44%,虽然略高于低剂量CT胸部平检出率(66.67%),但两者检出率差异较小(P>0.05);常规剂量CT检查6例(16.67%)为肉芽肿性病变、4例(11.11%)为炎性结节、2例(5.56%)肺转移癌、24(66.67%)例肺癌,低剂量CT检查中8例(22.22%)为肉芽肿性病变、3例(8.33%)炎性结节、2例(5.56%)肺转移癌和23例(63.89%)肺癌,两者检查结果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两种检查方式诊断结果的图像质量差异较小(P>0.05),但常规剂量CT检查其他两项指标(最大有效辐射剂量、权重CT剂量)均显著高于低剂量CT检查,有明显差异(P

  • 标签: []低剂量CT平扫 体检 早期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双肺微小结节应用胸部DR摄片和CT平的诊断价值。方法 研究样本为我院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健康体检中采取低剂量CT胸部平检查对于早期肺癌的筛查效果,并评估其应用价值,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从2017年5月~2020年6月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并CT初步检查出肺内结节的36例患者纳入本研究,之后再应用低剂量CT胸部平,比较两种不同剂量的肺癌病灶检出率、肺结节分型定性诊断结果和图像质量、最大有效辐射剂量以及权重CT剂量差异情况。结果 常规剂量CT胸部平肺癌病灶总检出率为69.44%,虽然略高于低剂量CT胸部平检出率(66.67%),但两者检出率差异较小(P>0.05);常规剂量CT检查6例(16.67%)为肉芽肿性病变、4例(11.11%)为炎性结节、2例(5.56%)肺转移癌、24(66.67%)例肺癌,低剂量CT检查中8例(22.22%)为肉芽肿性病变、3例(8.33%)炎性结节、2例(5.56%)肺转移癌和23例(63.89%)肺癌,两者检查结果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两种检查方式诊断结果的图像质量差异较小(P>0.05),但常规剂量CT检查其他两项指标(最大有效辐射剂量、权重CT剂量)均显著高于低剂量CT检查,有明显差异(P

  • 标签: []低剂量CT平扫 体检 早期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部HRCT平检查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医学样本勘验对比观测分析法,在我院资料库中选取2020年2月1日-2020年6月22日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38例为研究组,选择一般肺炎类型患者71例为参照组,均接受胸部HRCT平检查;随访观察筛查成果、肺纤维化事件发生率结果。结果:研究组和参照组患者在筛查成果和肺纤维化事件发生率上数据对比分别为100%(38/38)和69.01%(49/71)、0%(0/38)和30.99%(22/71),有统计学意义(X2=12.695,P=0.000,

  • 标签: []胸部HRCT平扫检查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筛查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 傣医口功配合雅接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的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 2019 年 1 月— 2020 年 1 月诊治的 24 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 傣医口功配合雅接治疗 ,观察治疗效果。 结果 :两个疗程后,治疗显效计 15 例,有效计 8 例,无效计 1 例,治疗有效率为 95.8% ( 23/24 )。 结论 : 傣医口功配合雅接 在带状疱疹 后遗神经痛 患者治疗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其疗效可靠,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 标签: 傣医口功 雅扫接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CT平漩涡征、黑洞征及"漩涡征和黑洞征"在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早期血肿扩大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自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首诊并住院治疗的210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进入研究,按照有无出现早期血肿扩大将患者分为血肿扩大组及血肿未扩大组,按照按征象的有无再将患者分为征象阳性组与征象阴性组,分别比较不同组别患者的影像学及临床特征。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漩涡征、黑洞征及"漩涡征和黑洞征"预测早期血肿扩大的准确性,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早期血肿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57例早期血肿扩大的患者中,出现漩涡征21例(36.8%),黑洞征17例(29.8%);153例血肿未扩大的患者中,出现漩涡征12例(7.8%),黑洞征22例(14.4%);影像学征象阳性患者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血肿未扩大组患者比较,血肿扩大组患者入院收缩压显著升高,破入脑室者比例显著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漩涡征阳性(33例)与漩涡征阴性(177例)患者临床及影像学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黑洞征阳性患者(39例)的初始血肿量较黑洞征阴性患者(171例)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漩涡征和黑洞征"阳性患者初始血肿量较阴性患者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漩涡征、黑洞征及"漩涡征和黑洞征"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45、0.577与0.570。(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收缩压、漩涡征与黑洞征均为早期血肿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相较于CT平黑洞征及"漩涡征和黑洞征",漩涡征在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早期血肿扩大中的预测价值更大。

  • 标签: 自发性脑出血 血肿扩大 漩涡征 黑洞征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 研究 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彩超、 CT 平与增强 CT 的应用价值 对比分析 。 方法 本次实验时间为: 2018 年 10 月到 2019年 9 月 之间 , 实验 对象为 来 我院所 就诊 的 90 例 急性胰腺炎患者 。实验开始之后,需要通过 随机 建组的方法 将 急性胰腺炎患者 分为 彩超 组、 CT 平 组以及 增强 CT 组 ,每组 急性胰腺炎 患者的数量 为 30 例。 实验过程中三 组 急性胰腺炎 患者 将接受相应的诊断 工作 , 最后 采集 三种 急性胰腺炎患者 的诊断准确率 数据并 进行对比 处理 。 结果 在本次实验中, 通过 不同的诊断 后, 彩超 组的 诊断准确率为: 73.33% , CT 平 组的 诊断准确率为: 83.33% , 增强 CT 组 的 诊断准确率为: 93.33% 。 结论 通过对 三组 急性胰腺炎患者 予以 不同的 诊断方法 ,最终 可以 发现, 三组诊断方法各具有特点,需要临床医师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在必要时予以联合诊断,为 急性胰腺炎 患者 的诊断工作提供更为可靠的数据支持 。

  • 标签: 彩超 CT平扫 增强 CT 急性胰腺炎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频光相干生物测量仪(OA-2000)在高度近视白内障术前生物测量中的检出率、操作性及一致性。方法采用诊断试验研究方法,纳入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于武汉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就诊的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780例1 030眼。采用OA-2000、部分光相干生物测量仪IOLMaster 500和低相干光学测量仪Lenstar-LS900对患者眼球进行生物测量,记录并比较3种仪器眼轴长度(AL)的检出率、信息输入时间、检查时间、从人工晶状体(IOL)计算到打印时间以及总操作时长;分析3种仪器测量的AL、前房深度(ACD)、最小角膜屈光力径线上角膜曲率(Kf)、最大角膜屈光力径线上角膜曲率(Ks)的相关性和一致性。结果OA-2000的AL检出率为94.95%,明显高于IOLMaster 500和Lenstar-LS900的83.98%和83.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8.171,P<0.001;χ2=46.208,P<0.001)。OA-2000的总操作时长为(109.34±2.22)s,明显短于Lenstar-LS900的(135.64±5.55)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A-2000与IOLMaster 500测量AL、ACD、Kf、Ks的结果均呈强正相关(r=0.999、0.937、0.996、0.996,均P<0.001);OA-2000与Lenstar-LS900测量AL、ACD、Kf、Ks的结果均呈强正相关(r=0.999、0.965、0.995、0.996,均P<0.001)。OA-2000与IOLMaster 500、Lenstar-LS900测量AL的95%一致性界限(LoA)分别为-0.19~0.20 mm和-0.13~0.17 mm,测量ACD的95% LoA分别为-0.23~0.23 mm和-0.18~0.16 mm,测量Kf的95% LoA分别为-0.48~0.47 D和-0.64~0.65 D,测量Ks的95% LoA分别为-0.49~0.47 D和-0.60~0.61 D。结论对于高度近视白内障眼,OA-2000、IOLMaster 500和Lenstar-LS900测量AL、ACD、Kf、Ks有较好的相关性和一致性,同时OA-2000的AL检出率更高,操作更快捷。

  • 标签: 高度近视 白内障 生物测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韧带样型纤维瘤病 CT和 MR平和增强特征及其影像学诊断价值分析。方法:选取 2016 年 6月 -2020年 6月 我院韧带样型纤维瘤患者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能量CT(DECT)定量测量长期口服胺碘酮患者的肝脏碘浓度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嘉兴市第二医院口服胺碘酮12个月以上的27例患者的临床和腹部DECT资料作为试验组;收集2017年1月因疾病需行腹部CT检查且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18例患者的DECT资料作为对照组。分别测量并统计分析试验组和对照组在140 kV、100 kV、虚拟平(VNC)图像上的CT值和肝脏、胰腺、脾脏的碘浓度值的差异。肝脏CT值与肝脏碘浓度之间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试验组的肝脏、胰腺、脾脏碘浓度分别为0.2(0.2,0.4)、0.1(0.1,0.2)、0.2(0.1,0.2) mg/ml,对照组的肝脏、胰腺、脾脏碘浓度分别为0.2(0.1,0.2)、0.1(0.1,0.2)、0.1(0.1, 0.2) mg/ml,试验组的肝脏碘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354,P<0.05),胰腺、脾脏碘浓度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179、-1.590,P均>0.05)。试验组100 kV、140 kV、VNC图像肝脏CT值[(74±18)、(70±10)、(71±5) HU]均高于对照组[(60±6)、(59±6)、(62±6) HU],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3.310、4.205、5.241,P均<0.05)。试验组140 kV图像CT值与碘浓度呈正相关(r=0.410,P<0.05)。试验组中,不同肝脏碘浓度患者之间,口服胺碘酮的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ECT平可以定量测量长期口服胺碘酮患者的肝脏碘浓度,为评估胺碘酮致肝损伤提供生物学指标。

  • 标签: 胺碘酮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用更快的区域卷积神经网络算法(Faster R-CNN)分析直肠癌磁共振(MRI)平图像以评估环周切缘(CRM)状态的可行性。方法病例纳入标准:(1)CRM阳性区域位于提肛肌肛管平面至腹膜反折之间,电子结肠镜及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为直肠恶性肿瘤;(2)术后病理或术前高分辨MRI检查证实有CRM阳性。排除标准:新辅助治疗后、手术后复发、图像质量差伪影、肿瘤巨大及广泛坏死等组织变性以及既往盆腔手术史直肠临近组织结构改变的病例。根据以上标准,收集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16年7月至2019年6月期间,350例CRM阳性直肠癌患者的MR平图像。将患者按照性别和肿瘤部位分类,应用计算机随机数字法以6∶1比例随机分配为训练组(300例)和测试组(50例)。利用LabelImg软件在T2加权成像(T2WI)图像上对CRM阳性区域进行标识。应用标识的训练组图像对Faster R-CNN模型进行迭代训练、优化参数,直到网络收敛获得最佳的深度学习模型。利用测试集数据评估人工智能平台的识别性能,选取指标包括准确度、敏感性、阳性预测值、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和曲线下面积(AUC),以及识别单张图像所花费的时间。结果训练后的Faster R-CNN模型判定CRM状态的准确度、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884、0.857、0.898、0.807和0.926;AUC为0.934(95%CI:91.3%~95.4%)。Faster R-CNN模型对单张图像的自动识别时间为0.2 s。结论基于Faster R-CNN建立的对直肠癌CRM阳性MRI图像识别和分割的人工智能模型,可完成对原位肿瘤外侵引起CRM阳性区域的风险评估,具有初步筛选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直肠肿瘤 更快的区域卷积神经网络算法 环周切缘 磁共振平扫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使用级联模型在CT平图像中自动检出肾结石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搜集2018年1月至7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行泌尿系CT平并诊断为肾结石的59例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根据患者CT检查时间将患者图像分为两组:肾脏分割模型训练集(30例)和肾结石检出模型测试集(29例)。建模包括:(1)训练肾脏分割的深度学习模型,采用U-Net神经网络,以dice系数评估肾脏分割算法的性能;(2)在肾脏分割的基础上,用阈值算法和区域生长算法检出所得肾脏区域里的结石;(3)测量肾结石各向径线值(长径、中径和短径)和CT值,并将结果返回到结构化报告。由1名医师记录肾结石位置并手动测量肾结石各向径线值(长径、中径和短径)和CT值作为金标准,计算模型自动检出结石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并使用Bland-Altman法分析模型自动测量和医师手工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结果测试集29例患者,共11 358层CT图像,58个肾脏纳入研究,其中38个肾脏有结石,共有56个结石,20个肾脏无结石。使用U-Net模型对测试集11 358层CT图像进行分割,平均dice系数为0.96;其中10 945(96.36%)层图像分割效果很好,dice系数≥0.90。以肾脏为单位,模型在测试集中检出结石的灵敏度、准确度、特异度分别为100%(38/38)、100%(38/38)、100%(20/20);以结石为单位,模型检出结石的灵敏度、准确度分别为100%(56/56)、96.6%(56/58)。结论肾结石检出级联算法可以在CT平图像中自动检出肾结石,并自动返回到结构化报告中,提高临床工作效率。

  • 标签: 肾结石 自动化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 Ingenia 1.5T核磁共振平及动态增强 +多种功能成像在前列腺癌中的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自 2019年 2月至 2020年 5月期间收治的疑似前列腺癌患者 36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利用 Ingenia 1.5T核磁共振平及动态增强 +多种功能成像方式对患者进行诊断,通过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病理诊断的结果,并判断其诊断准确率。结果: 36例疑似前列腺癌患者经穿刺或者病理活检证实, 24例确诊为前列腺癌;在 Ingenia 1.5T核磁共振平联合动态增强与多种功能成像检查诊断准确率为 95.8%。结论: Ingenia 1.5T核磁共振平及动态增强 +多种功能成像诊断方式准确率较高,能够综合性分析患者病情,减少误诊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 标签: Ingenia 1.5T核磁共振平扫 动态增强 多种功能成像 前列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