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云南某医学类高校应届毕业生进行就业心理方面的调查。结果发现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感大,普遍存在就业心理问题,解决心理问题的途径不是校方提供的专业心理机构,就业指导工作有必要进行心理方面的指导。针对调查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简介:目的:了解医学院校大学生心理和谐与心理应激的现状,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心理和谐问卷、心理应激量表以及复原力量表对886名医学院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统计描述、独立样本t检验、Pearson相关以及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心理应激在性别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80,P〈0.05),在是否独生子女和是否参加过社会实践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47,t=-0.189;P〉0.05)。心理和谐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及是否参加过社会实践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68,t=1.868,t=4.179;P〈0.05)。复原力在是否参加过社会实践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66,P〈0.05),在性别和是否独生子女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51,t=0.621;P〉0.05);2心理应激与心理和谐呈负相关(r=-0.113,P〈0.05),心理应激与复原力呈负相关(r=-0.070,P〈0.05),心理和谐与复原力呈正相关(r=0.658,P〈0.05);3复原力在心理应激与心理和谐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59.184%。结论:心理应激、心理和谐与复原力在不同变量上存在差异,三者关系密切,心理应激可直接影响心理和谐,也可通过复原力间接影响心理和谐。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了解当前在校大学生的性别角色类型分布状态以及人际交往现状,并探讨不同性别角色类型与人际交往状态之间的关系。采用贝姆性别角色量表修订版和郑日昌等人编制的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整群随机抽取的河南师范大学5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量。发现双性化、男性化、女性化、未分化四种性别角色类型在男女大学生中均有分布,其中双性化为主要类型。得到了双性化个体在当今大学生中的分布最广泛,该类型个体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呈现出显著地优势;而且男性和女性化正性品质与人际关系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即男性和女性正性品质对人际交往均起促进作用)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