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在小肾癌诊断中的价值,探讨其扫描计划。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病理证实的小肾癌(≤3cm)在平扫和皮质期(动脉期和静脉期)、实质期及肾盂期的螺旋CT增强表现。结果:CT平扫实性15例,囊实性1例,囊性1例。增强扫描动脉期11例呈明显全瘤性强化,密度等于或稍高于肾皮质;4例呈轻中度强化,稍低于肾皮质;2例呈不均匀或分隔状或边缘强化。静脉期强化稍低于肾皮质。实质期肿瘤强化迅速减退,肾盂期肿瘤强化进一步减退。5例肿瘤边缘可见假包膜。结论: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在小肾癌的诊断中较常规CT有明显优越性,多数小肾癌动脉期强化明显,实质期强化迅速减退,肾盂期呈更低密度,呈"快进快退"表现,有重要的定性意义。加扫静脉期图像有利于观察小肾癌与正常肾皮质强化模式的区别,避免假阴性或假"驼峰肾"的出现。扫描计划应包括平扫和皮质期、实质期及肾盂期增强扫描。

  • 标签: 小肾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增强扫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在小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0年8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65例小肝癌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小肝癌在16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的影像学特征。结果门脉期检出71个病灶,检出率为81.61%,延迟期检出76个病灶,检出率为87.36%,总检出率为100%。动脉期增强扫描,87个小肺癌病灶中,80个(91.95%)为高密度,在门静脉期65个(74.71%)为低密度,在延迟期76个(87.36%)为低密度。结论16层螺旋CT对小肝癌患者进行多期增强扫描,可准确反映小肝癌的强化特点,为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提供重要的影像学依据。

  • 标签: 16层螺旋CT 多期增强扫描 小肝癌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多期扫描联合血管成像技术在肝C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间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的80例肝Ca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检查,将动脉期、门脉期图像传入工作站,行动脉期、门静脉期双期血管成像,采用容积再现(VR)和最大密度投影法(MIP)等重建技术,分析其对肝脏病变及与肝血管关系的显示情况,并与三期增强扫描的轴位相比较。结果MSCTA图像及三期增强扫描的轴位图像均可清晰显示全部肿块和部分肿块的供血动脉、引流静脉和门静脉癌栓,但前者更直观、准确显示,尤其是对微小肝Ca。结论16层螺旋CT多期扫描联合血管成像能直观的显示肿瘤、供血动脉、肿瘤血管、门脉系统状况,多角度观察肿瘤与血管的关系,为临床提供重要信息。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X 线计算机 血管成像 肝脏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对炎症发病原因、炎症模型的分类和应用进行概述,为炎症模型的探讨提供研究思路和方法。方法查阅文献资料。结果研究抗炎药物的关键是正确选择炎症的模型。结论尽量完善炎症模型的制作方法,为抗炎药物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实验技术支持。

  • 标签: 炎症 模型 应用
  • 简介:背景:压疮的发,仁发展是一个由多种原冈引起的复杂病理过程,加之受到伦理道德和法律上的限制,无法值接尢人体上进行实验研宄。目的:建立Ⅲ期压疮豚鼠模型,为压疮预防、渗断、治疗和发病机制提供研究依据。方法:根据缺血-再灌注原理,利用自制建模装置对豚鼠(n=3)左侧大转子处间歇性施加不同压力6.65,13.30,19.95,26.60,33.25,39.90kPa循环,诱导Ⅲ期压疮的形成,从大体、组织病理和行为学3个方面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与结论:备实验组创面颜色及形态学特征相似,但出现时间与压强大小成反比。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不同程度的痫理损害特征,6.65kPa组〈13.30kPa组,19.95kPa组〈33.25,39.90kPa组,其中13.30kPa压力时组织病理表现与人类Ⅲ期压疮最为近似。与对照组比较,施加不同压力的各组豚鼠饮食量、饮水量及体质量变化比较,差异仃冠著性意义(P〈0.01):随着施加的压强增加,豚飘外观、精神状态、步态和性情逐步出现异常,其中6.65,13.30kPa组豚鼠行为异常最少。说明在13,30kPa压强下,采取缺血再灌注方式循环反复施加于豚鼠置侧大转予处,每天循环4次,连续12次(3d),后接5d硬痂下感染溶解期,可稳定重现Ⅲ期压疮创面,且对豚鼠行为学影响较小,可用丁需长期观察的压疮研究。

  • 标签: 压疮 创面 形态学 豚鼠 动物模型 组织构建
  • 简介:在过去的20年中,随着新科技和实验手段的不断发展,研究者不断探索能够有效模仿偏头痛发作时临床特点的偏头痛动物模型,同时用来更好地研究偏头痛的发作机制。笔者就近年来偏头痛动物模型的造模机制、方法及模型优缺点做一综述。

  • 标签: 偏头痛 实验模型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Allen,S法脊髓损伤(SCI)后大鼠后肢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损伤后18d脊髓内部结构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取雌性SD大鼠16只随机分为2组(n=8)空白对照组、伤后18d组。Allen,s法致伤脊髓。用大鼠综合行为评分法(CBS)对各级神经功能评分。用免疫荧光化学和图像分析的方法观察GFAP表达变化。结果1在行为观察中,发现大鼠脊髓损伤后有自行恢复倾向,损伤后18天后肢功能恢复68%。2脊髓损伤后18dGFAP反应明显增强。结论1、急性脊髓损伤后脊髓有自我修复的倾向。2、胶质细胞对脊髓损伤后的功能恢复起到重要作用。

  • 标签: 脊髓损伤 GFAP 行为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Markov模型对泰州市2011-2015年的疟疾发病趋势进行预测,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泰州市1999-2010年的疟疾发病数据,将其划分为四个状态,通过时间与状态的转移概率矩阵,取概率最大者进行预报。结果通过阶转移概率矩阵转换得出泰州市2011年状态为1的概率最大(P=0.3333);2012-2015年阶转移概率矩阵中状态1对应的转移概率最大(0.3333,0.2407,0.2191,0.1950)。结论泰州市疟疾发病率在未来5年中将继续维持在1/10万以下的较低水平,全市再次发生大面积暴发的可能性较小。

  • 标签: 疟疾 Markov模型 概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椎间盘退变性疾病是脊柱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多见于中老年患者,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和工作方式的改变,此类疾病呈年轻化趋势。

  • 标签: 椎间盘 模型 动物 综述
  • 简介:摘要分析急诊护理管理的难点和原因,制定具体的管理对策模型,减少不可控因素,有效规避护理风险和护理缺陷,达到护理工作质量持续改进的目的。

  • 标签: 急诊 护理管理 难点 对策
  • 简介:肿瘤转移是恶性肿瘤的主要特征,也是肿瘤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没有发生转移的恶性肿瘤的治疗预后很好;而一旦发生了转移,患者基本上已经失去了彻底治愈肿瘤的机会。因此,肿瘤转移是肿瘤临床治疗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肿瘤转移的机制研究也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 标签: 肿瘤转移 模型 恶性肿瘤 肿瘤患者 治疗预后 临床治疗
  • 简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一种常见的以持续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其危害大、确诊晚、疗效较差。如何做到发病风险的提前评估、预测以便早期诊断、干预是我们面临的主要任务。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预警模型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影响人们日常生活和健康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现有持续情绪低落,兴趣减低,悲观,思维迟缓,缺乏主动性,饮食、睡眠质量差,全身多处不适感,更有甚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重症抑郁有近15%的自杀率1,2,3。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表明,抑郁症已经成为中国疾病负担的第二大疾病,到2020年,抑郁症可能成为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全球第二大疾患4。动物模型能帮助人们更好的认识抑郁症,对抑郁症的治疗起到了非常良好的促进作用。本文对常用的一些抑郁症造模方法及其评价做一阐述。

  • 标签: 抑郁症 抑郁模型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
  • 简介:摘要在现代化、综合性大医院的管理理念中,越来越重视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评价。患者满意度研究是通过对影响患者满意度的因素进行分析,探寻影响满意度的因素、患者满意度及患者消费行为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对能够影响患者满意度的关键因素进行优化。护理质量作为医院整体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对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提升患者满意度至关重要,本文通过护理服务满意度分析模型的优化,希望能够提高研究水平和分析准确度。

  • 标签: 护理 满意度 分析模型
  • 简介:立足于我国医疗卫生行业实际背景,以探究医院间战略协作联合发展机制为方向,创新性地提出了"资源转化→产品孵化→效益深化"三阶段概念模型,并以国内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为研究对象,通过调研统计分析,对运行机制进行深度挖掘,为实际工作提供了系统理论支持及直观数据参考。

  • 标签: 资源共享 战略协作 联合发展 效应量 医院
  • 简介:目的:建立大鼠即刻再植牙动物模型,观察再植牙的愈合过程与牙根外吸收的表现.方法:30只6周龄SPF级Wistar雄性大鼠,分为6组,每组5只.单侧上颌第一磨牙脱位后即刻再植,对侧同名牙为自身对照.分别于术后1、3、7、14、21、28d处死,分离上颌骨;拍根尖X线片,应用图像分析系统测量近中根根尖周阴影面积;标本切片、HE染色,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近中根根尖周阴影面积随时间延长而增大,近中根牙根表面吸收陷窝增多,牙周膜局部宽度变窄,新生骨样组织增加.结论:本法成功建立再植牙动物模型,该模型稳定可靠,能完整反映再植牙愈合方式,为进一步研究再植牙愈合机理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模型.

  • 标签: 再植牙 动物模型
  • 简介:目的:探索制作稳定且成功率高的大鼠脑卒中痉挛性瘫痪模型。方法:分别运用文献报道的电损毁内囊法及线栓法制备大鼠脑卒中痉挛模型。结果:电损毁内囊法造模失败,且在改变内囊定位、减小电流量及刺激时间后动物死亡率仍然为100%;线栓法造模存活动物神经系统损伤症状评分、肌张力评分均符合要求,成活率为80%。结论:线栓法制作大鼠脑卒中痉挛性瘫痪模型较稳定,且成功率高,有一定的可行性。

  • 标签: 脑卒中痉挛性瘫痪 线栓法 电损毁内囊法 动物模型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