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锁定钢板与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7月—2023年6月期间收入治疗的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实施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实施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负重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的单项发生率对比,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双钢板内固定相比,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可以减少手术创伤,促进术后康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复杂性和非复杂性阑尾炎的疗效分析。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复杂性和非复杂性阑尾炎患者共200例,其中复杂性阑尾炎患者100例,非复杂性阑尾炎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经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诊断为阑尾炎,并根据病情分为复杂性和非复杂性两组。对两组患者均行腹腔镜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复杂性阑尾炎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高于非复杂性阑尾炎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复杂性和非复杂性阑尾炎均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复杂性阑尾炎患者的手术难度和风险较高,需要更加积极的治疗措施。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1.5T核磁共振成像和64层螺旋CT在复杂踝关节损伤诊断及分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22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复杂踝关节损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诊断方式进行分组,采用1.5T核磁共振成像诊断的患者分A组,采用64层螺旋CT诊断的患者分B组,对比诊断效果。结果 经数据统计,准确率,A组45(90.00%)、B组49(98.00%),数据有差异性(P<0.05);假阳性率,A组0(0.00%)、B组0(0.00%),数据无差异性(P>0.05);假阴性率,A组5(10.00%)、B组1(2.00%),数据有差异性(P<0.05)。结论 在复杂踝关节损伤诊断中,1.5T核磁共振成像和64层螺旋CT均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64层螺旋CT准确率相对较高,两组分型诊断效能较理想,均存在临床可行性。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的目的是评价下颌复杂阻生牙微创拔牙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采用系统评价的方法,检索了国内外数据库中关于下颌复杂阻生牙微创拔牙治疗的相关研究。纳入标准包括:随机对照试验、前瞻性研究或回顾性研究,且研究对象为下颌复杂阻生牙患者。主要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张口受限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结果显示,微创拔牙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张口受限时间等方面均优于传统拔牙组,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结论:下颌复杂阻生牙微创拔牙治疗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张口受限时间短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拔牙方法。然而,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牙根形态异常、周围骨质严重破坏等,仍需谨慎选择微创拔牙技术,并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操作。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缝线辅助固定在关节周围复杂骨折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在我院收治的66例关节周围复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缝线辅助固定技术进行治疗,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通过X线、CT影像学检查及临床评估来评价治疗效果,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6例患者中,骨折愈合率达到95.5%,术后平均愈合时间为12周。所有患者关节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术后3个月时,关节活动度平均恢复至正常的8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仅有5例(7.6%)出现轻微感染,经抗生素治疗后均顺利康复,无需再次手术。结论: 缝线辅助固定技术在关节周围复杂骨折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该技术不仅能有效提高骨折愈合率,还能改善术后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建议在关节周围复杂骨折的治疗中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局部麻醉与全身麻醉在复杂牙拔除术中的效果对比。方法:选取2023年5月至2024年6月在我院进行复杂牙拔除术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局部麻醉)和对照组(全身麻醉),每组50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疼痛评分、术后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30±5分钟,术中疼痛评分为2.3±0.5,术后恢复时间为1.0±0.3天,并发症发生率为5%;对照组分别为45±7分钟、5.6±1.2、2.5±0.4天和1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麻醉在复杂牙拔除术中效果优于全身麻醉,具有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术中疼痛、加速术后恢复及减少并发症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