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观察电针治疗中风后焦虑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设计,按照区组随机方法产生随机号和组别,采用密封信封保存随机分配方案,根据信封内分配方案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针刺组42例和西药组39例,其中针刺组采用针刺配合电针治疗,西药组给予规范化口服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疗程均为4周。一个疗程后,对比分析疗前疗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生活自理能力评定Barthel指数(BI)的评分变化来评价疗效。结果经一个疗程治疗后,针刺组与西药组均有明显疗效,差别无显著性(P〉0.05),即两组疗效相当,但在改善躯体性焦虑方面针刺组效果优于西药组。结论针刺配合电针治疗与单纯西药治疗中风后焦虑障碍均可获得满意疗效,两法效果相当,但针刺疗法在改善患者躯体症状方面更有优势。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对48例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实施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96例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神经营养药物支持及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在康复护理疗效方面,观察组为85.42%,明显要比对照组的47.92%高,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吞咽功能评分上,护理前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在护理实践中推广及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布托啡诺治疗剖宫产术椎管内麻醉后寒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0年12月48例麻醉后发生寒战产妇使用布托啡诺治疗的临床资料,选择的所有产妇在分娩后给予布托啡诺0.5mg静脉输入,观察治疗寒战的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48例研究病例中,用药后5分钟内寒战消失的有42例,其余6例继续给药后寒战消失,但超过5分钟,被视为无效,用药前后平均动脉压与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情况不大,恶心呕吐现象没有发生。结论布托啡诺有良好的抑制寒战效果,见效快,一般在静脉给药后3~5分钟内就能产生效果,给药量小,不良反应小,证明布托啡诺在临床抑制产妇椎管内麻醉后寒战有很好的效果。
简介:患者,康××,女,26岁。主因咳嗽、咳痰、气喘1周加重1d入院。患者于1周前因装修家劳累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气喘。在家自服药物治疗未好转,于2004年10月24日晚突然上述症状加重,气喘明显,不能平卧,口唇紫绀,活动后加重,于次日早8点30分来我院就诊,门诊以“支气管哮喘”收入院。查体:T36.8℃、P108次/min、R26次/min、BP90/6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口唇紫绀、半卧位,查体合作,咽充血,双肺呼吸音粗,满布哮哕音,心率108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心浊音界不扩大。腹平软、肠鸣音存在、肝脾肋弓下未触及、神经系统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征未引出。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脑卒中后抑郁(PSD)风险预测模型。方法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INAHL、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中建库至2022年6月1日收录的PSD风险预测模型相关文献,采用预测模型构建研究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清单(CHARMS)对纳入文献中的模型进行质量评价,并对纳入模型中具有共性的预测因子的预测价值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包含11个PSD风险预测模型,所有模型的建模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726~0.854,其中7个模型的AUC≥0.8,预测效能较高,但仍存在偏倚风险,主要原因包括未报告缺失数据的处理、模型效果评价不完整以及未对模型进行内外部验证。Meta分析结果显示抑郁或其他精神疾病病史(OR=6.73,95%CI:3.87~11.73)、艾森克人格问卷(EPO)评分(OR=1.13,95%CI:1.03~1.23)、高血压(OR=0.47,95%CI:0.30~0.74)、Barthel指数(OR=0.98,95%CI:0.98~0.99)均是PSD的有效预测因子。结论PSD风险预测模型整体预测性能良好,但也仍存在一定的偏倚风险,未来应对建模方法进行改进;PSD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可重点关注抑郁或其他精神疾病病史、EPQ评分、高血压、Barthel指数等预测因子。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评价脑卒中后失语的中医康复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70例脑卒中后失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