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平的无牙颌患者全口义齿修复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低平的无牙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改良全口义齿修复)与对照组(传统全口义齿修复),每组40例,对比两组义齿修复效果及患者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义齿修复达标率(95.0%)与患者佩戴义齿后的总满意率(97.5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低平的无牙颌患者采取改良全口义齿修复方法能够改善义齿修复效果,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牙槽嵴低平 全口义齿修复 固位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探究全口义齿修复治疗低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1月到我院就诊的80例低平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照患者入院日期单双号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全口义齿修复,观察组患者给予平行改良设计的全口义齿修复,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以92.5%显著高于对照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口义齿修复能有效提高低平患者的咀嚼功能,值得临床推荐。

  • 标签: 全口义齿修复 牙槽嵴低平 固位性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牙龈与修整手术对牙齿修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行牙齿修整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传统牙齿修复手术,观察组在牙齿修复术前给予牙龈与修整手术,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修复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齿修复手术前行牙龈与修整手术疗效确切,且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牙龈 牙槽嵴修整手术 牙齿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讨临床口腔修复患者中应用周整复术的效果并评价患者满意度。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需要进行牙龈与手术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采用牙龈与修整手术联合修复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方法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结果进行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手术结果以及长期术后调查得出,进行牙龈与修整手术在术后疼痛以及美观等方面具有比较学意义的差异。结论采用牙龈与修整手术联合修复治疗周成功率较高,且外形美观。

  • 标签: 牙体牙髓 正畸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液压式提升上颌窦底并植入种植体后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上颌后牙缺失待修复的患者40例,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22例,随机分成两个组,一个对照组和一个实验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术式,实验组采用改良液压式提升上颌窦提升术治疗,同期植骨植入种植体。术前术后CBCT评估上颌窦提升效果,术后3个月-6个月随访,观察种植体稳定性,种植体周围骨量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有效人数为16例,无效人数为4例。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00%,有效人数为19例,无效人数为1例。结论改良液压式提升上颌窦底同期植入种植体可以获得较好的短期临床疗效,与传统术式相比,患者创伤小、感染率低,安全系数高、舒适度高,临床优越性高,短期临床效果满意,可作为一种新颖术式进行推广。

  • 标签: 上颌窦提升术 改良液压式 穿牙槽嵴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颧区微种植体植入与上颌窦底位置关系进行研究,以期为临床上在颧处安全植入种植钉提供参考。方法对19例正畸患者的37个上颌第一恒磨牙根方的颧进行锥形束CT(CBCT)测量和分析,依上颌窦底位置分为窦低组与窦高组,比较2组之间颧宽度的差别。同时测量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远中颊根的根长,以确定上颌种植钉植入的部位。采用SPSS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窦低组的颧宽度显著小于窦高组的颧宽度,窦低组24例,窦高组13组。男性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远中颊根长度平均值为12.62mm和12.30mm,女性近远中颊根的长度平均值为11.53mm和11.15mm。结论上颌窦底的位置决定了颧的宽度,窦高组可以为种植体植入提供足够的骨质宽度支持。为确保牙根尖组织的安全,应在根尖上方1~2mm以上植入。男性患者的植入部位约在釉-牙骨质界以上13.62mm,女性约为12.53mm。

  • 标签: 颧牙槽嵴微种植体 锥形束CT 上颌窦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颧区微种植体植入与上颌窦底位置关系进行研究,以期为临床上在颧处安全植入种植钉提供参考。方法:对 19例正畸患者的 37个上颌第一恒磨牙根方的颧进行锥形束 CT( CBCT)测量和分析,依上颌窦底位置分为窦低组与窦高组,比较 2组之间颧宽度的差别。同时测量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远中颊根的根长,以确定上颌种植钉植入的部位。采用 SPSS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窦低组的颧宽度显著小于窦高组的颧宽度,窦低组 24例,窦高组 13组。男性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远中颊根长度平均值为 12.62mm和 12.30mm,女性近远中颊根的长度平均值为 11.53mm和 11.15mm。结论:上颌窦底的位置决定了颧的宽度,窦高组可以为种植体植入提供足够的骨质宽度支持。为确保牙根尖组织的安全,应在根尖上方 1~2mm以上植入。男性患者的植入部位约在釉 -牙骨质界以上 13.62mm,女性约为 12.53mm。

  • 标签: 颧牙槽嵴微种植体 锥形束 CT 上颌窦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颧区微种植体植入与上颌窦底位置关系进行研究,以期为临床上在颧处安全植入种植钉提供参考。方法对19例正畸患者的37个上颌第一恒磨牙根方的颧进行锥形束CT(CBCT)测量和分析,依上颌窦底位置分为窦低组与窦高组,比较2组之间颧宽度的差别。同时测量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远中颊根的根长,以确定上颌种植钉植入的部位。采用SPSS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窦低组的颧宽度显著小于窦高组的颧宽度,窦低组24例,窦高组13组。男性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远中颊根长度平均值为12.62mm和12.30mm,女性近远中颊根的长度平均值为11.53mm和11.15mm。结论上颌窦底的位置决定了颧的宽度,窦高组可以为种植体植入提供足够的骨质宽度支持。为确保牙根尖组织的安全,应在根尖上方1~2mm以上植入。男性患者的植入部位约在釉-牙骨质界以上13.62mm,女性约为12.53mm。

  • 标签: 颧牙槽嵴微种植体 锥形束CT 上颌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正畸移动对骨形态及骨密度的影响。方法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96例行接受正畸治疗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使用直丝托槽以及多型号Ni-Ti弓丝行正畸治疗,比较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正畸治疗后牙骨形态以及骨密度变化情况。结果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正畸治疗后牙骨形态未发生明显改变,未发生出血、牙根吸收等不良反应。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正畸治疗6个月后上颌、下颌骨密度具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数据差异明显,P<0.O5。结论正畸治疗对骨形态影响小,骨密度明显提高。

  • 标签: 正畸 牙移动 牙槽骨形态 骨密度
  • 简介:目的:通过对2015年10月-2017年10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口腔种植中心收治的种植患者骨骨质量进行回顾分析,总结种植患者骨骨质量的基本情况。方法:记录387例种植患者的年龄、性别、种植部位及骨质量分类,通过Excel和SPSS22.0软件包对其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及回顾分析。结果:387例患者中,骨质量分类集中在Ⅱ类和Ⅲ类,Ⅰ类骨较少,无Ⅳ类骨。种植部位主要集中在后牙区,下颌后牙区缺失所占比例最大,其中上颌后牙区Ⅲ类骨比例最高;下前牙区Ⅱ类骨比例最高。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并且患者的年龄范围大多在20~60岁之间,各年龄段骨质量均以Ⅲ类居多。行附加手术的患者中,Ⅲ类骨人数最多。结论:不同种植位点处骨质组成不同;年龄、性别对骨骨质量有一定影响,在骨质量较差的部位,种植附加手术的比例增高,不同类型骨质量对种植失败率也有一定影响。

  • 标签: 牙槽骨骨质 种植体 影响因素 回顾性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微创技术在外科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对象为 46例外科治疗患者,研究时间为 2017年 2月 -2019年 10月,采用抽签法进行分组,分别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 23例,给予参照组拔牙治疗,给予研究组微创技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使用统计学分析。结果 :对于手术时间、术中疼痛程度、术后感染率,研究组明显更优, P<0.05,形成统计学意义。对于拔牙评价 I级者,研究组明显更高, P<0.05,形成统计学意义。结论:外科治疗患者实施微创技术,有效缓解术中疼痛,预防感染,改善牙齿功能,治疗效果显著,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 标签: 微创技术 牙槽外科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研究窝内保留颊侧部分牙根,对窝颊侧骨板高度及窝骨愈合速度的影响。方法选择4只成年Beagle犬双侧下颌及第二、三、四前磨牙的远中根作为实验位点。采用平行对照随机分为以下3组:(1)血液充盈组:拔除前磨牙远中根,血液充盈后关闭创口;(2)Bio-OssCollagen组:拔除前磨牙远中根,窝内植入Bio-OssCollagen,窝表面覆盖Bio-Gide,严密关闭创口;(3)部分牙根+血液充盈组:去除前磨牙远中根牙冠及牙根的舌侧部分,保留颊侧部分牙根,血液充盈窝后关闭创口。术后12周拍摄Beagle犬下颌锥形束CT(CBCT),比较颊侧骨板高度变化以及窝内的成骨情况。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对颊侧骨板高度吸收量进行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结果术后12周,血液充盈组颊侧骨板高度降低(1.63±0.67)mm,Bio-OssCollagen组颊侧骨板高度降低(0.77±0.58)mm,部分牙根+血液充盈组颊侧骨板高度降低(0.06±0.10)mm。Bio-OssCollagen组窝颊侧骨板吸收量小于血液充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205,P=0.027),部分牙根+血液充盈组颊侧骨板吸收量小于血液充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361,P=0.001),部分牙根+血液充盈组颊侧骨板吸收量小于Bio-OssCollagen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260,P=0.024)。术后12周血液充盈组窝中间区域显示低密影,Bio-OssCollagen组窝高密影,形态与牙根轮廓相似,部分牙根+血液充盈组可见较多地松质骨影像。结论窝内保留颊侧部分牙根,相比窝内植入Bio-OssCollagen,能更好地保存颊侧骨板高度。保留颊侧部分牙根具有促进窝内骨生成,加快窝骨愈合速度的作用。

  • 标签: 牙根 颊部 骨板 牙槽窝 胶原 BIO-OSS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拔牙术对患者不适感程度及骨愈合的影响。方法:择本科室 2016年 1月到 2018年 1月间 70例阻生齿拔除患者,行随机数表分组:传统组( n=35)、微创组( n=35),传统组实施传统拔牙术,微创组实施微创拔牙术,对比不同术式的效果。结果:微创组患者骨裂、牙龈撕裂、根折、邻松动发生率及术后重度不适发生率较传统组明显降低( P<0.05)。微创组患者术后轻度不适发生率、骨骨密度较传统组明显升高( P<0.05)。结论:微创拔牙术可减轻患者术后不适感,促进骨愈合。

  • 标签: 微创拔牙术 阻生齿 不适感 牙槽骨愈合 并发症
  • 简介:目的研究应用锥形束CT(CBCT)测量分析不同年龄组骨性Ⅱ类高角患者切牙区骨高度、厚度、骨开窗及骨开裂等根周骨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骨性Ⅱ类高角患者46例,其中青少年组26例,年龄(12.9±1.2)岁;成人组20例,年龄(22.3±3.2)岁。收集患者正畸治疗前拍摄的CBCT三维影像数据,独立t检验(正态分布)或Mann-WhitneyU检验(偏态分布)比较两组患者右侧上下颌切牙区骨高度及厚度特征,卡方检验两组患者骨开窗、骨开裂发生率。结果骨性Ⅱ类高角成年患者切牙区唇舌(腭)侧骨附着高度低于青少年患者(P<0.05);成人组切牙区唇舌(腭)侧釉牙骨质界下2mm处及根尖部骨厚度薄于青少年组(P<0.05);成人组切牙区唇舌(腭)侧骨面积少于青少年组(P<0.05)。骨性Ⅱ类高角成年患者正畸治疗前切牙区骨骨开窗、骨开裂发生率分别为10.00%和32.50%;青少年患者骨开窗、骨开裂发生率分别为3.37%和14.90%;成人组切牙区骨骨开窗、骨开裂发生率高于青少年组(χ^2骨开窗=6.794,P骨开窗=0.009;χ^2骨开裂=16.030,P骨开裂<0.001)。结论骨性Ⅱ类高角成年患者切牙区根周骨量少于青少年患者,骨开窗、骨开裂发生率高于青少年患者。

  • 标签: 骨性Ⅱ类 高角 年龄组 骨开窗 骨开裂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唇、腭侧联合入路突裂植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本次实验对象为突裂植骨120例患者(在2017年6月26日至2018年6月26日期间选取),采用计算机分组模式,两组均进行唇、腭侧联合入路手术治疗,随后观察组进行围手术期间护理指导,有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有60例,同时对比两组疼痛感、肿胀率、感染率、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对护理服务满意度(96.67%)高于对照组(P<0.05),感染率(1.67%)、肿胀率(1.67%)、疼痛感(3.33%)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在实施唇、腭侧联合入路治疗突裂植骨患者中,可获取满意效果,增加满意度,降低并发症。

  • 标签: 腭侧联合入路 牙槽突裂植骨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显微手术治疗蝶骨脑膜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 2013年 3月~ 2015年 3月收治的蝶骨脑膜瘤患者 36例,随机分为显微手术组和常规手术组患者各 18例。两组患者均行气管插管全麻后,常规手术组进行常规手术治疗,显微手术组在显微镜下进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手术肿瘤切除程度等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采取不同治疗措施后,病情均明显改善,但显微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11.1%,显著低于常规手术组的 38.9%,另外显微手术组肿瘤切除程度情况也显著优于常规手术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常规手术与显微手术治疗蝶骨脑膜瘤患者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帮助患者恢复,但显微手术下进行治疗可进一步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视野清晰,肿瘤切除更彻底,显著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显微手术 蝶骨嵴脑膜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单个缺失使用口腔种植修复治疗的效果,为临床修复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我院对136例缺失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患者均是一颗缺失,一共有136颗缺失,将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均有68例,68颗。对照组使用固定桥修复治疗,研究组使用口腔种植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经过治疗,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7.06%(66/68),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是82.35%(56/68),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优秀,两组结果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1)。结论单个缺失患者接受口腔种植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突出,相比于固定桥修复治疗的效果要更加优秀,安全性也更高,临床中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牙列缺损 固定桥修复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