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综合探讨儿童胸部CT扫描条件,以及低剂量CT扫描技术对儿童胸部病变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我院主要选取自2012年—2013年之间入住的儿童需做胸部CT扫描的患者,共计30例,对其进行常规扫描和低剂量胸部CT扫描,然后观察对病变的定量、定性诊断的差异以及辐射剂量。结果与常规剂量CT扫描相比,低剂量CT扫描对对患者病情的确诊以及观察并没有明显的差异,在此同时辐射剂量大幅度下降。结论由于患者年龄的限制,高倍的辐射剂量对于人体的危害已经不言而喻,由于对于小儿患者的危害更加严重,通过分析可见,低剂量CT扫描技术更加更加适合儿童胸部CT扫描条件的检查,更加有利于儿童胸部的辐射防护。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如何完善医院中药房储存条件管理模式,以便中药房更好的运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2月中药房储存条件及管理模式为对照组,本院于2012年实施中药房储存条件改善,以及完善管理模式,并以2013年1月-2013年12月中药房管理模式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中药材损耗率差异,并对中药房人员进行满意度调查,进行满意度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实施药房条件改善后,经检查药材质量,其药材损耗率为0.1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2%;观察组药房人员、患者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55±1.76)分、(9.15±1.0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6.35±1.47)分、(6.11±1.58)分,P<0.05,差异明显。结论完善医院中药房储存条件及管理模式有助于药材保护,降低损耗率,且提高工作人员归属感。
简介:目的研究野战条件下治疗锁骨骨折的新术式.方法2008年1月-2010年7月,锁骨骨折22例采用微创空心螺钉髓内固定术(新术式).术后采用Neer肩关节活动评分对患肩进行评价.摄锁骨正位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并与同期采用钢板固定组的53例进行对照.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至骨折愈合,随访时间4-8个月.空心螺钉组Neer评分为97分.X线片证实全部病例骨折愈合,愈合时间3-5个月,平均3.5个月.无空心螺钉松动、弯曲、断裂及骨折错位等.与钢板组固定组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野战条件下,采用空心螺钉治疗锁骨骨折的术式具有效果确切,手术时间短,器械简单轻便价廉.如能得到普及和推广,必将有利于提高战场卫勤救治效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特殊医疗环境条件下小腿前外侧和前内侧入路治疗胫骨干骨折对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2012年10月—2013年12月于尼日尔共和国津德尔国立医院骨科收治的31例胫骨干骨折行切开复位,普通加压接骨钢板内固定,其中22例取前外侧切口,9例取前内侧切口。结果取前外侧切口的22例患者有5例切口坏死,感染,经临床换药,切口均愈合,无钢板外露。取前内侧切口的9例患者有3例切口坏死,感染,钢板外露,经临床换药,切口长期不愈,钢板长时间外露,在骨折未愈合情况下被迫取出钢板,行清创缝合后再经较长时间换药,切口2期愈合。结论在特殊医疗环境条件下,对于需行切开复位普通加压接骨钢板内固定的胫骨干骨折的患者,在满足有效固定的条件下,最好选择前外侧切口。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标本保存条件对肝功能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00例住院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样,分离血清后测定肝功能指标碱性磷酸酶(ALP)、总蛋白(TP)、谷丙转氨酶(ALT)和血清总胆红素(T-Bil),并将标本保存在4℃、25℃条件下,分别复检1h、24h、48h及72h及96h肝功能指标,对比各项指标差异性。结果肝功能指标在4℃与25℃不同条件下1h及24h测定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4℃与25℃条件下48h以后值72h及96h结果与1h具有差异性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4℃与25℃不同保存条件下肝功能指标变化显示25℃变化显著大于4℃。结论血液标本保存在不同条件对肝功能测定结果具有较大影响,4℃及25℃保存下24h内肝功能测定结果稳定可靠,24h后测定结果无临床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管镜下地塞米松、庆大霉素、a-糜蛋白酶治疗溢液期浆细胞性乳腺炎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09年7月—2013年6月间溢液期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29例,给予乳管镜下病变处乳管地塞米松、庆大霉素、a-糜蛋白酶混合液冲洗治疗,并进行疗效分析。结果29例患者,治疗1次治愈3例(10.3%),治疗2次治愈5例(17.2%),治疗3次以上治愈19例(65.5%),2例转行其他治疗。结论乳管镜为溢液期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的治疗方法。
简介:背景:弥散张量成像是一项常用于大脑临床研究中的技术,但很少用于脊髓损伤的诊断或预后。目的:采用显微技术建立大鼠脊髓损伤模型,用弥散张量成像技术评测脊髓离断情况,这为进一步的干预治疗提供良好的动物损伤模型。方法:健康SD大鼠12只在精确显微技术下制备脊髓损伤模型,6只假手术组作为对照。用核磁弥散张量成像技术观察实验组大鼠造模后脊髓离断情况,用运动诱发电位和感觉诱发电位检测大鼠神经电生理改变情况,利用斜坡实验和BBB评分评价大鼠造模后的神经功能的变化。结果与结论:实验组大鼠苏醒后双下肢全瘫、尾巴不能摆动、尿潴留;弥散张量成像图像显示其T10段脊髓完全离断;运动及感觉诱发电位波形较对照组均未引出;造模后1d、造模后1,2,4周斜板试验角度均小于30°,BBB评分均少于10分,随时间延长,部分大鼠可见后肢刺激性反射,但无主动性功能活动,局部脊髓结构破坏严重。说明精确显微技术能成功构建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并且在弥散张量成像图像上清晰可见T10段脊髓完全离断。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显微条件下微创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并总结临床经验,为今后临床工作提供一定指导。方法选择一年多来符合要求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40例,其中显微条件下微创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病例16例(经侧裂岛叶入路8例,经颞叶皮质造瘘8例)总样本中另外24例为常规非显微条件下手术病例,做为对照。术后按诊疗常规实施治疗,观察并分析疗效。结果。预后方面显微条件下经侧裂岛叶入路、经颞叶皮质造瘘组和对照组三者秩和检验比较发现术后一个月GOS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02。两两比较发现经侧裂岛叶入路与经颞叶皮质造瘘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6,经侧裂岛叶入路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颞叶皮质造瘘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87。研究组和对照组发现在手术时间P=0.000和术后气管切开率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39(单侧)。结论显微镜条件下微创治疗基底节区脑内血肿清除术预后较好,微创治疗的优点在于脑组织的微侵袭,其中经侧裂-岛叶入路手术治疗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少正常脑组织和血管的损伤,因此侧裂岛叶入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更加微创,疗效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