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3 个结果
  • 简介:对于藏区是一种瘾,雪山、湖泊和棉花糖一样的云构成了藏区的神话,和大部分的年轻人一样,我也无比向往着那片蓝天,觉得高海拔之上,离天无比之近,触手可及的白云以及倒扣于穹顶的星空。

  • 标签: 青海 年轻人 高海拔 藏区 神话
  • 简介:2013年,临泉县博物馆在铜城镇做调查时再次发现了一块楚金版,为当地近年来发现的重要文物之一。这块楚金版平面略呈长方形,长19.5、宽15.9、厚4.2mm,重12.01g(取最大值),钱体上下两侧切割痕明显,左侧上下两边有切割后留下的茬边,呈对角状。钱体正面钤有阴文方印,为大篆“郢舀”二字,字迹清晰且字口深峻,字体基本完整,惟“郢”字右上部略有变形,应是右侧切割槽挤压所致;背部略鼓(图1)。在背面的中部发现有刻划符号,其含金量尚未检测(图2)。

  • 标签: 战国 安徽 刻划符号 博物馆 临泉县 长方形
  • 简介:我是一名省政协委员,在参政议政的历程中,能让《隆中对》再次编入中学教材,是值得我终身回味的事。这件事,也是党委政府出题,政协委员参政议政,民主党派与中共团结合作的典范。《隆中对》是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刘备三顾茅庐,向诸葛亮问计的一篇文章,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小学教材中的名篇,广为学生喜爱和传诵。1988年,因教育部"减轻中学生文言文过多的负担",《隆中对》被从初中的第六册里删除。襄阳的政界、史学界、教育界为此遗憾多年!

  • 标签: 隆中对 委员参政议政 政协委员 刘备三顾茅庐 初中语文教材 中小学教材
  • 简介:铁,银,减金,是自宋以来直到明清始终流行着的对金属加工方法的一种称谓。宋佚名《百宝总珍集》卷六有“铁”一则,前面一首小诗曰:“铁元本北地有,头巾环子与腰条。马鞍作子并刀靶,如今不作半分毫。”下云:“铁北地造作漏尘碎、草蚩虎、牙鱼之属,如突镂作生活,多用渗金结裹,腰条皮束带之类老旧官员多爱,今

  • 标签: 减铁 减银 减金 金属加工方法 《百宝总珍集》 宋佚名
  • 简介:唐宋古文运动所以在宋代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原因很多.除了欧、苏两位文坛盟主的领袖作用,一支群星争耀、人才辈出的诗文革新骨干队伍,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耒(字文潜)作为苏轼极力推举的杰出弟子之一,在黄庭坚、秦观、晁补之三人相继辞世后,独立苏门,完成了结束北宋文坛、影响南宋文学的历史任务.

  • 标签: 张耒 文坛 晁补之 诗文革新 黄庭坚 古文运动
  • 简介:广州是我国著名的港口城市,唐宋时期,就有穆斯林的遗迹。九世纪苏烈曼在其游记中记载:“其处有回教牧师一人,教堂一所。……各地回教商贾既多聚广府,中国皇帝因任命回教判官一人,依回教风俗,治理回民。判官每星期必有数日专与回民共同祈祷,朗读先圣戒训。

  • 标签: 广州 解读 港口城市 唐宋时期 回教 穆斯林
  • 简介:春之死──《明史·春传》补遗王芳春,字景和,号泰宇。陕西同州(今大荔县)人。万历二十八年(1600)中举人,历任刑部主事、山东按察司金事、永平兵备道等职,官至太仆司少卿。历官数任,忠于职守。《明史》有传。崇帧四年(天聪五年,1631)八月,后金...

  • 标签: 皇太极 《清太宗实录》 大凌河之战 《明史》 历史档案 朝鲜使臣
  • 简介:清明节前夕,由彭阳县草庙乡退休教师和道先生主编的火氏家谱》(内部)出版发行。全书近20万字,记录祖源在甘肃省镇原县郭塬乡火张村,生活在今彭阳境内的氏一支的发展历史、坟茔分布、世系图谱、人物小传、世系略表、念祖怀亲、风俗习惯、祖训家风等情况。火氏家谱》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的固原“东山文化”,传承良好的家风等方面起到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出版发行 家谱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退休教师 发展历史 人物小传
  • 简介:笔者收藏有晚清名将曜的对联拓片一幅(如图1),该拓片高90cm,宽48cm,对联内容为“醉后常书三百字,梦回犹续一职诗”,右上为:“同治甲戌(1874年)仲春二月”下钤刻有“廉吏儿孙”篆书印章一枚,落款为:“曜书于玉门军次”,并钤刻有狮型花押和“朗斋所作”印章各一枚。

  • 标签: 拓片 清末 人生 对联 印章
  • 简介:本文以岱笺证的形式对岱祖父汝霖的生平事迹、交游状况作了比较详细的勾勒和描述,从中不仅可以了解晚明江南士林风貌,还可追溯岱的思想文化渊源.

  • 标签: 张岱 《家传·张汝霖传》 张汝霖 笺证
  • 简介:东荪是谁?当代国人已多不知晓,七八十岁的老人或许还有些印象。在历史的砥砺摩擦中,几多当时令人震惊的事件和名声显赫的人物,只不过留下几道蒙满灰尘的划痕。那么,拂去岁月的埃垢,东荪又给我们留下什么记忆呢?

  • 标签: 张东荪 印象 记忆
  • 简介:若从弼士在槟城的事迹去看他对自己张家宗亲的贡献,弼士曾先后直接替槟城氏宗亲做过两件大事。第一件事,是他向“大伯公”认亲,并以已故“大伯公”理是本身“嗣伯祖父”为由,请求清廷追封本区域华人心目中象征大众开拓主权的英灵。第二件事,是他出钱出力,率领槟城各籍贯氏宗亲创立联合各系子孙的氏清河堂。

  • 标签: 张弼士 槟城 历史 张姓 清代 大众
  • 简介:<正>景碑又称“景造土牛碑”。现存卧龙岗汉碑亭内。东汉延熹二年(159年)所立。此碑身四周皆残,顶部碑穿隐约可见,穿内有晕弦痕迹。碑文为隶书。现存通高1.25、宽0.54、厚0.12米。残存12行,满行23字,计229字,可识者225字。无撰书人姓名。碑文的文体属于汉代公文体裁。文中“告宛”“告追皷贼曹掾”,凡三言“告”等,按“告”字在汉代公文中,多为上级官吏对所属下级官吏的指示用语。碑文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段为南阳郡太守丞“(告宛)”

  • 标签: 碑文 下级官吏 南阳 姓名 公文 卧龙岗
  • 简介:腾蛟,又名腾高,字孟词,《福建通志》又作“梦词”.宁化店上村张家亨人,宁化历史上唯一一位乡举解元,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生。祖父岳宗,秀才,父梦熊,母余氏。8岁时,腾蛟父母俱亡,与祖父母相依为命。

  • 标签: 祖父母 秀才 张腾蛟 地方志
  • 简介:<正>1978年8月石家庄市北郊发掘一座西汉古墓,在墓主人头部左侧发现一枚铜印。阴文篆刻“?且”二字(见《考古》1980年第1期)。对这两个字的考证,我们曾信访过故宫博物院罗福颐同志,他释为“长耳”,但长耳这个人名在历史上没有见过,我就联想到“长耳”是否就是秦汉之际一直在河北一带活动的耳呢,是否当时假“长”为“”呢?带着这个问题查找了不少古今文献资料。在许慎的《说文解字》内“长”与“”二字都有,只是解释很简单,只说“长,久远也”,“,施弓弦也。”既未谈到可以借用,也没有作为姓氏解。在另一些说文和字典之类的书籍中,未见“长”可以假借为“”之说。在《中国名人大辞典》中,姓“长”的人名从古至今仅录五人,即长沮(春秋楚人)、长(片羊)(春秋魏人)、长息(战

  • 标签: 秦汉之际 说文解字 故宫博物院 考古 墓主 许慎
  • 简介:有清一代,著力保护洛阳古迹者,当属雍正初河南知府汉。清乾隆《洛阳县志》、《河南府志》、嘉庆《洛阳县志》,皆列汉为“名宦”、“循吏”。

  • 标签: 张汉 碑刻 中国 文物考古 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