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自从20世纪末普通高校开始扩招,高校的音乐专业教育迎来了发展机遇,不少综合性高校开始设置音乐专业,音乐专业的教育规模也不断地得到扩大。但是,在快速发展中,音乐专业教育的各种问题也迅速地显现了出来,如:高等音乐教育的学习门槛降低了,造成了学生专业水平参差不齐;班级人数的超编,造成音乐器材、演奏场地等教学设施无法满足教学需求;教学规模扩大造成师资严重短缺等等。这些问题导致近年来高校音乐专业的教学质量明显下滑,其中钢琴教学质量影响最为严重。可高校音乐专业中,钢琴课又是基础必修课程,琴房、钢琴等硬件设施的不足,师资的短缺,使得传统的钢琴"单人课"已严重满足不了所有学生的正常教学,"小组课"的设置在高校中已普遍出现。钢琴教师如何去适应
简介:在教育正从传统的知识技能传授为主向素质培养转型的今日,包括幼儿园、小学和中学在内的我国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在观念和方法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两者的变革、发展是否同步、合拍?今后的路该怎么走?目前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急需深化。因为教育观念、目标的转变促使教学法改变,而惟有教学方法──包括课程模式的相应更新,才是教育观念转变、教育目标实现的根本保证。历史及现状的反思一、观念和目标首先,我们探究一下音乐教育观念的转变和体现这种转变的新的音乐教育目标。在曹理主编的《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①一书中明确指出,音乐教育,一有“乐教”、“移风易俗”、培养高尚完美之人的终极目标;二有政治思想教育、民族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社会目标;三还有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音乐教育本体目标。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目标一与二被片面强调,目标三则被忽略,使音乐课无异于政治课、思想教育课。时至今日,这种现象虽不能说已完全绝迹,但起码可以说音乐教育界已基本形成共识,即对音乐教育而言,三个目标一个都不能少,而且终极目标和社会目标也须通过本体目标的实现才能很好地实现,否则音乐教育就失去了它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个性,就不成其为音乐教育了。可见,本体目标的落实是音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