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9 个结果
  • 简介:形式”是西方文论史上内涵极其复杂的基本概念之一。古希腊罗马哲人毕达哥拉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贺拉斯提出各具特色的形式理论。作为哲学和美学概念的“形式”兼具不容忽略的神学维度。近代美学家康德、黑格尔、马克思、恩格斯等为丰富形式理论做出了重大贡献。20世纪形式观念呈现出多元共生局面,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原型批评、格式塔美学、符号美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等皆有一家之论。中国古代形式思想大体上是对艺术创作经验的总结,而未上升到语言哲学和世界观层面。

  • 标签: 形式 理式 合式 语言哲学 美学 神学
  • 简介:第一节文学的生活形式与生活的文学形态一、文学行为与生命行为的连体形式我们要讨论的话题,是一个听上去有点不可思议的话题:文学是文学,生活是生活,两者不是一回事,文学是一些语言事件,或者说语言形成的情景与形象,或者说语言构成的艺术符号,怎么把它转化为生活?

  • 标签: 文学形态 生活形式 导言 语言形成 艺术符号 语言构成
  • 简介:程式,是戏曲塑造舞台形象的艺术语汇。艺术家对生活中的自然形态,按照艺术美的原则进行提炼和概括,将人们生活中的动作进行艺术加工,变之为节奏化、规范化、舞蹈化的动作,使之成为节奏鲜明、规律严整的艺术格式。这一格式被固定下来,在戏曲表演中广泛使用,即是程式。许多学者都认为程式性是戏曲的基本特征之一。程式固然十分重要,但随着对戏曲的进一步探索与研究,程式似乎成了今天戏曲创新发展的障碍,程式是否成为了绊脚石?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程式这一特征?本文试图探究在今后的戏曲发展中如何对待程式问题。程式的原意是"立一定的规程以为法"。《荀子·致仕》提到"程者,物之准也"。意思就是:程式就是规矩、规则。"程式"这个词首次被使用概括戏曲表演特点的是在20世纪20年代。"

  • 标签: 戏曲形式 程式性 艺术家 舞台形象 自然形态 艺术加工
  • 简介:林一含在金屋宾馆成立了“我们的来历”工作室,专门为人编修家谱。随着业务拓展,需要招聘写手。招聘启事发出后,林一含没想到应聘者那么踊跃。其中以退休者居多,有退休中学教师、退居二线的行政干部和从史志办退下来的工作人员。

  • 标签: 谱学 招聘启事 业务拓展 中学教师 工作人员 行政干部
  • 简介:巴赫金的时空体概念,不仅将叙事中的时间和空间整合起来,而且关注时空与人物和情节的互动,为阐释《马丁·德赛勒》的空间叙事提供了新的角度。《马丁·德赛勒》的时空体表现为19和20世纪之交美国的城市、旅馆和展馆,从而使得这部小说成为一部资本的寓言:小说的主人公虽然因为从事资本化的空间生产而成功,但他最后因为"空间的恋物癖"而跌入资本的陷阱惨遭失败,表明了作者对作为意识形态的美国梦的虚幻本质的批判立场。

  • 标签: 《马丁·德赛勒》 时空体 资本的寓言
  • 简介:一、《春潮急》和《金光大道》克非的《春潮急》这部书我在出版后的第二年(1975)就见过,那是安徽第一次印刷的版本,那时我是初二的学生,根本读不进这本书,翻来翻去也找不到有意思的情节。在当时,这本小说影响很大,人们在新华书店门口排队购买,还有人用当时非常紧张的肉票换取。不过,我从图书馆借出的这个第一版品相完好,从借书记录看,只有一人借过。可能是书购进的时候校园里的学生都是工农兵学员,以工农兵学员的文化程度,我觉得能消化它的人很少,

  • 标签: 工农兵学员 意义 《金光大道》 新华书店 文化程度 第一版
  • 简介:电影《一九四二》的上映,引发了人们的热议,影片重要之处在于激活了人们的记忆,使人们把目光投向了历史.历史往往扑朔迷离,有没有真相,是不是真相,不是一个人说了算,也不是一部作品就能成为定论的.但是,没有追寻,没有探问,就什么也谈不上,而《一九四二》恰恰引发了对历史的追寻和探问,有了不断的追寻和探问,才会有走近历史真相的可能,也只有不断地追寻和探问,才会有记忆的保障,而记忆关乎生命的存在和前行,这,应是《一九四二》的意义之所在.

  • 标签: 《一九四二》 电影 历史 意义
  • 简介:韦伯对于社会研究对象的定义强调了个人的主观性因素,韦伯的研究起点是从个人的主观性出发的,再经过理想类型整理后的工具合理性行动的概念,反而与个人主观性相矛盾了。

  • 标签: 社会行动 工具合理性行动 理想类型
  • 简介:自诩“从事于文史校雠,盖将有所发明”(《章学诚遗书》卷二九《上钱辛楣宫詹书》)的章学诚,虽然近代声名大噪,如日中天,但于考据之学盛行的18世纪却是另外一副面目,他在《文史通义》卷四《知难》篇中描述自己“知难”的境遇时,称“为之难乎哉?知之难乎哉?夫人之所以谓知者,非知其姓与名也,亦非知其声容之与笑貌也;读其书,知其言,知其所以为言而已矣。读其书者,天下比比矣;知其言者,千不得百焉。知其言者,天下寥寥矣;知其所以为言者,百不得一焉。”后来治章氏者并没有深究这段话的丰富内涵和它在章氏思想史上的独特意义。这段话可注意的有两点;其一在考据风气影响之下,章学诚孤独无助、知音难觅心态的反映,这种不为世人所理解所接受的论述于章氏著作中随处可见,他在《与族孙汝楠论书》中说:“辈朋征株,不特甘苦无可告语,

  • 标签: 章学诚 《诗》学 解释学 《文史通义》 18世纪 思想史
  • 简介:<正>1这些年,我潜心于佛学的不断研习,读了一些佛学经典和古圣先贤的有关论述文章,聆听大德高僧们深入浅出的讲经说法,学到了课本上、哲学上、科普读物上无法学到的知识,确实受益匪浅,领悟颇深。进一步懂得了做人做事、处世接物待人的真正礼数,懂得了宇宙人生万物生生死死缘起缘灭的因果规律。一颗妄自尊大、狂傲不羁的

  • 标签: 缘起缘灭 人生理想 青年诗人 学佛 古圣先贤 生活阅历
  • 简介:九月,蓝翔卫校来了一批新生。与往届一样,这拨半大孩子看上去平平元奇。甚至连那种怯生生的眼神,都像是出自同一种规格的模具。

  • 标签: 遗传学 新生 卫校 孩子
  • 简介:俄国形式主义在其鼎盛时期曾经就当时还处于默片时期的电影理论和实践问题出版过专门的文集,这是他们固有的理论向相邻领域的进一步延伸。但遗憾的是,这本文集却几乎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俄国形式主义对于电影美学与电影理论究竟有过哪些有价值的建树,这是作者在本文中所关心的核心问题。在电影由默片向有声片发展的历史转折关头,俄国形式主义者们为现代“电影符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电影符号仅仅只是俄国形式主义差异论美学的衍射形态,其与当今电影理论的深刻关联说明俄国形式主义的理论精髓今天依然以潜在的形态活跃在理论思维中。

  • 标签: 俄国形式主义 电影理论 陌生化 蒙太奇 诗学
  • 简介:已经过去的一年,中国文化界最重要的标志性事件就是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一夜之间,沉寂多年的中国文学重返舆论中心。在世俗眼中,莫言获奖的最大焦点在于他即将获得税后折合成人民币的750万元奖金。

  • 标签: 诺贝尔文学奖 征文启事 意义 标志性事件 中国作家 中国文化
  • 简介:已经过去的一年,中国文化界最重要的标志性事件就是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一夜之间,沉寂多年的中国文学重返舆论中心。在世俗眼中,莫言获奖的最大焦点在于他即将获得税后折合成人民币的750万元奖金。

  • 标签: 诺贝尔文学奖 征文启事 意义 标志性事件 中国作家 中国文化
  • 简介:我在小说上一向是很懒的。这种懒不是创作上的懒,喏,二十年前我就已写出三个长篇、十几个短中篇。那时我才二十来岁,算是很勤奋的吧!这种懒,主要表现在整理上。小说一创作完,就仿佛完成了使命;任由我锁在抽屉里,不发出声响,浑身染满灰尘和虚无。如果字褪色或纸变质老化,或许它们早已不存在。有谁知道它们曾经激荡在

  • 标签: 在人间 一个青年 十年 四年
  • 简介:已经过去的一年,中国文化界最重要的标志性事件就是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一夜之间,沉寂多年的中国文学重返舆论中心。在世俗眼中,莫言获奖的最大焦点在于他即将获得税后折合成人民币的750万元奖金。但我们也听到了来自世俗的另一种声音:750万元奖金算个什么?

  • 标签: 诺贝尔文学奖 征文启事 意义 标志性事件 中国作家 中国文化
  • 简介:已经过去的一年,中国文化界最重要的标志性事件就是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一夜之间,沉寂多年的中国文学重返舆论中心。在世俗眼中,莫言获奖的最大焦点在于他即将获得税后折合成人民币的750万元奖金。但我们也听到了来自世俗的另一种声音:750万元奖金算个什么?还不如一个普通老板的资产,甚至在北京市区还买不起一套三居室住房……这种声音听起来未免有些刺耳,却也不无道理。

  • 标签: 诺贝尔文学奖 征文启事 意义 标志性事件 中国作家 中国文化
  • 简介:<正>第一次看到廉洺的作品,是前年的事了。至今仍清晰地记得,四月的某个下午,在杜甫草堂参加完一个摄影家的展览活动之后,我与策展人小安等一行"移步"董小庄的艺家国际画廊。艺家国际画廊的展厅布局(大小展厅切割)精巧,呈半弧形,观展人穿行其间,如同漫步于曲折的小径。也就是在小径最幽静的地方(在最靠里的小展厅),我一拐弯一抬头,便怔住了:啊,牡丹!

  • 标签: 牡丹 策展人 杜甫草堂 展览活动 作品 展厅
  • 简介:在中国视协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见到了老文友张子扬兄。说来很巧,我俩同庚肖猴(他略长我33天),有着近似的人生经历,当过兵,上过大学,怀揣着文学青年的梦想,从文学而艺术、而戏剧、而电视……然而,子扬的人生却因艺术而进发出雷霆与闪电……一、人格论——子扬其人我是因电视结识的子扬。他是中央电视台几位著名的大胡子导演之一。他的相貌,可谓威风凛凛;他创作的诗文,

  • 标签: 电视人 生命形式 中国 全国代表大会 人生经历 文学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