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本文通过梳理、评介斯洛文尼亚学者齐泽著述的中文翻译以及研究情况,试图呈现国内齐泽研究的基本面貌和研究重点的转变: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最新代表人物,到拉康思想的继承人,再到当代资本主义的无情批判者。中国学者们不断调整研究视角、研究方法从而趋向齐泽的过程,也正是他们汲取齐泽的理论成果来应对当代中国社会、思想、文化诸种问题的过程。齐泽是“不能被整除的剩余物”,那个被整除的幻象挤压掉的余数/冗余物,才是批判性揭示社会现实的裂隙所在,是未来原创性思考诞生的母体(Matrix)。讨论他的著作在中文世界的传播、接受以及研究情况,亦是国内学界在“理论之后”的平淡时刻里,再度反思与探讨当代西方批判理论的一个契机。

  • 标签: 齐泽克 意识形态 后马克思主义 拉康
  • 简介:约翰·厄普代,美国小说家、诗人、评论家。他的一生著作颇丰,涉及各个领域.主要以小说闻名.但在诗歌方面也有所建树。他曾两度获得普利策奖.被公认为美国最优秀的小说家之一.2009年1月27日因肺癌去世。

  • 标签: 厄普代克 约翰 诗人 2009年 小说家 普利策奖
  • 简介:摘要罗辛的形式的刑法定义是制定法意义上的,“刑法是由一些条文的总和组成,这些条文规范着作为刑罚或者保安处分所威胁的行为的条件或者后果”。

  • 标签: 刑法 体系
  • 简介:他们得知我写诗,就安排我表演一个节目。我照办了,听他们的。朗诵里尔一首诗,给他们听。

  • 标签: 诗歌 文学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 简介:1995年9月8日,奥尔迦·伊文斯卡娅因癌症病逝,《纽约时报》在9月13日刊载的“讣告”中,把她和俄国两位大诗人生活中的女子相提并论,说:“有如若无安娜·凯恩,普希金就不完整,若无伊莎多拉,叶赛宁就什么也不是;倘若没有奥尔迦·伊文斯卡娅,《日瓦戈医生》的灵感源泉,帕斯捷尔纳就不会成为帕斯捷尔纳。”

  • 标签: 帕斯捷尔纳克 《日瓦戈医生》 《纽约时报》 普希金 叶赛宁 诗人
  • 简介:宋理宗嘉熙二年(1238),52岁的刘庄正在老家福建莆田赋闲,有足够多时间关注时局,回首往昔。十二年前,正在建阳县令任上的刘庄因为一组《梅花诗》,卷入了震惊一时的江湖诗案,从此闲废多年。

  • 标签: 刘克庄 宋理宗 时局 庄因 震惊
  • 简介:人的一生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帕斯捷尔纳弥留时对妻子说:"我是幸福的。"能够说不幸福吗?他同时代的几位大诗人——曼杰什塔姆(Mandelstam)死于古拉格

  • 标签: 帕斯捷尔纳克幸福 幸福历程
  • 简介:德拉洛瓦的油画作品从在题材的选择上反映了对现实生活的观照,主要表现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及他所在的年代发生的事件,对现实生活的关怀主要表现在创作的题材上,题材的选择上多是根据当时的历史事件,偶然性的事件并运用了许多文学性体裁的作品进行他的油画的艺术创作。

  • 标签: 德拉克洛瓦 油画 艺术风格
  • 简介:《肖申的救赎》是一部主题非常深远、难得的励志电影,它无形中给人一种力量。我们人类始终是这样:每当失去了,才去注意它的价值,然后再去努力地争取回来。通过分析这部影片,我们了解到,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美好的东西才是最关键的。一、逆境中实现自我价值安迪是被陷害的,他处于不利地位。但所有的

  • 标签: 安迪 自我价值 每个人 自由 监狱图书馆 电影
  • 简介: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超现实主义艺术家,达在他的作品中创造了许多独特的意象,其中之一便是身上带有许多或开或闭的抽屉的人体,多为女体。本文从精神分析和物化两个角度来解读达创造的这一特殊的意象。

  • 标签: 达利 意象 精神分析 物化
  • 简介:在1980年出版的《小说地点词典》里,阿尔伯托.曼格伊尔和乔万尼.瓜达鲁普列出了小说里那些子虚乌有的地点,如刘易斯.卡洛尔的胡语林、丹尼尔.笛福的无人岛、乔纳森.斯威夫特的大人国、J.R.R.托尔金的中土,以及朱尔斯.沃尼的萨纽斯姆走廊。他们二人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文风将上面每个地方的原委

  • 标签: 入睡马孔多 加西亚·马尔克斯无法 无法入睡
  • 简介:存在主义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其思想渊源主要来自于索伦·克尔凯郭尔的神秘主义、尼采的唯意志主义、胡塞尔的现象学等。一战后,随着现代时期的到来,人进入了历史中的非宗教阶段。此时,虽然人们拥有了前所未有的权利、科技、文明,但也同时发现自己没有了归宿感,迫切需要一

  • 标签: 存在主义哲学 萨特 自由选择 安迪 存在先于本质 第一次世界大战
  • 简介:恐怖主义,尤其是9·11事件给各国民众带来了恐惧和创伤,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猜忌,进而引发了关于恐怖主义的思考。当代美国印第安作家谢尔曼·阿莱西在其短篇小说《我能找证人吗?》、《飞逸范式》及长篇小说《飞逸》中先借用了主流媒体的刻板思维,继而以族裔视角,对恐怖主义进行了"语境化"、"亲历性"处理,使作品中的人物对恐怖主义本身以及与之相关的关爱、友谊、信任、背叛等进行了深度思考,使他们获得人生的顿悟,意识到恐惧和制造恐怖事件都是不可取的行为,仇恨和狭隘的民族主义不能解决民族矛盾,只有爱心和宽容才是正道,从而使人物趋向理解、和谐与融合的成长方向,实现了心智的成长。

  • 标签: 谢尔曼·阿莱克西 恐怖主义 语境化 亲历性
  • 简介:一、引言在《尤西斯》中,布鲁姆与玛莎的通信中包含了很多隐晦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作为在公共场合谈论私人幽会的经典范例。而为什么会在这些信件中提及幽会,作者的设计为何如此?这个问题的答案却是复杂的。信件中的文字可以作为一出活色生香的色情文学,让当事人在独处时暗自享受情欲

  • 标签: 布鲁姆 话语分析 尤利西斯 通信 广告语 色情文学
  • 简介:《村落》不怎么好读,说吸引人,那我就是在坑爹。书太厚,字又密又多。有注定的弱势,第一页从哈斯凯尔斯十字村开始,"这是共同生活的二十五年以后的事了。他七十岁,她六十五岁。"正如伍迪·艾伦所说的,纵使再经典,现在谁还愿意去看他和戴安·基顿这对老人在电影里演戏呢。虽然伤了旧爱的心,可斯嘉丽·约翰逊的红唇诱惑难挡。

  • 标签: 厄普代克 村落 欧文 男人 成长 合伙人
  • 简介:摘要教师在承担教学任务的同时,更应该做好育人工作。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家把“素质”这一抽象的名次解释为走出校门学生们身上所剩下的东西。记得一位教育专家说过人们在同一年龄对同一知识的学习能力是不一样的,有早晚之分,也有快慢之分,从而形成自己的学习曲线,

  • 标签: 班主任 基本要求 自控能力
  • 简介:马克思主义者往往忽视形式研究的重要性,而杰姆逊教授却认为形式问题对于马克思主义尤为重要,并且用“马克思主义与形式”来概括他的学术研究。因此,笔者以此为主题,围绕他学术研究中的一些问题,对杰姆逊教授进行了访谈,以期对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和美学研究有所借鉴和启发。

  • 标签: 弗雷德里克·杰姆逊 马克思主义 形式
  • 简介:《大黄蜂》是奥地利当代著名作家彼得·汉德的成名作。汉德的早期作品以反传统叙事而著称。本文通过对《大黄蜂》的解读,揭示汉德反传统叙事的实质在于消解以主观和视觉感知为主体的虚拟叙事,重现对事物的真实感知、对事件的真实感受。“大黄蜂”既是小说叙事形式的比喻,也寓指了作家对家乡和战争年代的回忆。

  • 标签: 奥地利文学 汉德克 《大黄蜂》 小说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