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按照临床动静脉穿刺规范操作要求,设计制作高级电动脉搏式手臂动脉及静脉穿刺练习模型,将其应用于护理专业实践教学,并与传统的实训方法比较,观察该模型对护理专业动静脉穿刺实践教学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模型制作科学、先进、贴近临床;在医学院校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中推广使用,可填补动脉穿刺实践教学的空白,同时减轻学生的痛苦,提高教学效果,并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标签: 仿真 动脉 静脉 输液手臂 模型 护理实践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超声造影诊断技术在肝脏局灶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同时开展常规超声诊断和超声造影诊断,对比诊断结果。结果恶性病变31个(35.1%),良性病灶58个(64.9%),病灶平均直径(2.7±1.3)cm。超声造影恶性病灶诊断特异性(93.3%)、阳性预测值(93.3%)和阴性预测值(98.1%)、诊断准确率(93.3%)均显著高于常规超声特异性(66.3%)、阳性预测值(51.1%)和阴性预测值(81.8%)、诊断准确率(66.3%)(P<0.05)。超声造影检查表现,良性组肝血管动脉期病灶周边呈环状、结节状增强,然后部分或完全向心性填充,填充持续时间数秒至数分钟,门脉期及延迟期呈等/高增强;恶性组肝癌动脉期呈整体或部分快速高增强,门脉期及延迟期快速减退呈低回声,简称“快进快出”。结论在肝脏局灶性病变诊断中,超声造影诊断价值较高。临床应用中,超声造影技术还需与其他影像学诊断技术相结合,必要时穿刺活检。

  • 标签: 肝脏局灶性病变 超声诊断 超声造影 灵敏度
  • 简介:清朝统治者为巩固统治地位,使天下有才华的贤士都能为其服务,大力推行科举制度,笼络天下的知识分子,在专制科举制度的影响下,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对士子精神世界和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壮举"进行描写,塑造许多痴迷崇拜、走火入魔、欺世盗名、附庸风雅、超然脱俗、保持真性的士子形象。

  • 标签: 科举 儒林外史 士人
  • 简介:摘要CT(计算机层析成像)是通过对物体进行多角度的射线投影测量,从而获得物体横断面信息的成像技术。为将此技术在多个领域进行推广,本文简述了对CT系统的标定参数和图像重建展开研究,

  • 标签: 射线光学 图像重建模型 像素矩阵 平行束投影
  • 简介:摘要CT系统的安装会使得旋转中心发生偏离,从而影响成像质量,因此需要借助于已知结构的样品来标定CT系统的参数,并且利用标定的参数对未知结构的样品进行图像重建。首先根据直接反投影算法和滤波反投影算法对收集到的数据中的接收信息分别进行图像重建,通过成像图像可知,滤波反投影算法更优;旋转中心可能发生偏移以及CT系统具有初始角度,依次进行旋转、平移、裁剪和残影去除操作,来校正投影图像,从而得到较高质量的图像。

  • 标签: CT成像原理(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滤波反投影法 图像重建 吸收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分割模块是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的核心模块,但目前多数TPS系统采用2D分割技术,存在分割过程复杂、结果不精确等问题.针对CT数据,综合运用多风格体绘制、智能传递函数设计、基于笔触绘制直观交互等方法,使得用户通过丰富的渲染图像和直观的交互手段,实现器官的3D分割.实验证明,本文方法不仅能提高分割的效率,也能获得更好的分割效果.

  • 标签: CT 3D分割 体绘制 GPU 人工智能
  • 简介:摘要动脉导管未闭(patentductusarteriosus,PDA)在早产儿是常见的并发症,有血流动力学的PDA常可引起严重的临床后果。早产儿PDA是多种因素参与的复杂病理过程,早产儿分娩前、分娩过程中及分娩后的多种因素可增加PDA的发生率,如宫内感染、宫内缺氧、出生时的窒息、生后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均是PDA发生的危险因素,因此早期积极发现并评估各因素对临床及时诊断和实施安全关闭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早产儿 动脉导管未闭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评价胸部CT检查中两种低辐射剂量技术应用研究,同时降低辐射剂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到2016年5月收治的胸部占位性病变患者64例,随机分两组,两组均行胸部CT增强扫描。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120kV扫描条件,数据经过滤波反投影技术(FBP)重建获取图像;研究组采用CAREkV功能启用的扫描条件,数据经过FBP及SAFIRE两种重建方式进行重建并获取图像。观察经过扫描获得的剂量信息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所有病例图像均满足诊断要求,两组图像平均得分具有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平均容积CT剂量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临床观察和分析,联合使用CAREkV和SAFIRE可以降低受检者辐射剂量,同时提高CT图像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胸部CT检查 低辐射量 技术 应用
  • 简介:目的分析采用CT手段与普放手段诊断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的效果方法资料象,且所有患者均经过病理实验确诊,分别给予患者实施普放手段和CT多层螺旋检查,分别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 标签: CT 检查 普放手段 腹部孤立性球形病变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探讨64层螺旋CT尿路造影(CTU)对泌尿系统先天性发育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9月到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对经膀胱镜、手术等临床证实为泌尿系统先天性发育畸形的36例患者行CTU检查,结合分期增强扫描对泌尿系统发育畸形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6例患者中,发现肾脏缺如3例,肾发育不全5例,肾脏融合畸形(马蹄肾)4例;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8例,先天性输尿管狭窄7例,输尿管开口异常5例;膀胱憩室3例,先天性膀胱直肠瘘1例。与手术结果对比,诊断率达到100%。结论通过采用64层螺旋CT尿路造影对泌尿系统先天性发育畸形的确诊及分类具有重大临床意义,为临床手术提供指导。

  • 标签: 64 层螺旋 CT 尿路造影 泌尿系先天畸形
  • 简介:目的分析中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与骨密度的关系,提高对糖尿病与骨质疏松之间关系的认识。方法2012年12月~2013年11月于我院行腰椎定量CT(QCT)检查男性中老年患者311例,年龄范围42~91岁,平均年龄66.5岁;其中2型糖尿病(DM)患者123例,非DM(non-DM)患者188例。收集QCT测量的腰椎骨密度(BMD)数据。将DM和non-DM组的骨密度值的两独立样本做t检验。计算DM和non-DM组患者骨质疏松的总发病率和各年龄段发病率,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DM和non-DM组骨密度值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0.762,p=0.447。DM组的骨质疏松发病率(33.33%)略高于non-DM组(29.26%)。结论老年男性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值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糖尿病患者的骨质疏松发病率略高于非糖尿病患者。QCT可以用于糖尿病患者骨密度的监测。

  • 标签: 糖尿病 骨质疏松 定量CT
  • 简介:目的:研究低氧训练状态下心肌组织细胞凋亡和血管新生的情况。方法:将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运动组采用负荷跑台训练8w,一周训练6d,运动量从最初的10m/min、时间为15min增加到第8周的速度为25m/min、时间为50min,每周逢双在海拔1500m的低氧环境下进行低氧训练,低氧浓度从最初的1500m海拔高度增加到训练结束的3600m海拔高度。结束训练后,采用戊巴比妥钠麻醉后取材。采用HE染色、TUNEL法进行细胞凋亡检测,Bcl-2、Bax和CD34的表达采用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检测,毛细血管的生成情况使用显微图象分析。结果:1)低氧对照组心肌组织细胞开始出现凋亡,血管生成没有;2)运动组心肌组织细胞有凋亡发生,血管生成也开始出现;3)低氧训练组与其它组别在凋亡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血管新生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p≤0.05)。以上情况提示低氧复合运动不会加重心肌组织细胞凋亡,但会促进血管新生。

  • 标签: 低氧训练 细胞凋亡 血管新生
  • 作者: 胡凤琼杨锐刘伟苗丛袁慧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17-03-13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17年第3期
  • 机构:[摘要]目的:研究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远程心电监测的临床价值和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3月-2016年3月对10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远程心电监测发送的心电图状况与100例进行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Holter)的心电图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两种监测方式在心率失常阳性诊断率以及心肌缺血定位的诊断率情况。结果:分析对比发现,佩带心脏远程监测仪的患者的监护结果,特别是在心率失常阳性诊断率的效果显著高于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Holter)的佩带者(P<0.05);而在心肌缺血定位的诊断上与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Holter)的佩带者相比无明显优势。结论:针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对其进行远程心电监测,能够及时捕捉异常心电图,并通过正确的途径将之反馈给医生,医生在分析数据之后进行及时的诊断、指导患者开展针对性的预防与治疗方案。在控制疾病的发展,改善预后等方面具有非常重大的价值。
  • 简介:目的该研究主要探讨广州市非体力劳动者心血管动脉弹性功能,为早期预警心血管疾病风险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广州市12区(市)20~59周岁非体力劳动者,分为男子甲组(20~39岁),男子乙组(40~59岁),女子甲组(20~39岁),女子乙组(40~59岁)4个组别。采用日本欧姆龙BP-203RPEⅢ动脉硬化检测仪,对受试人群进行安静状态下的动脉硬化参数检测。结果(1)男、女性单次高血压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加,男、女性甲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趋势基本一致。(2)动脉稍硬率、动脉硬化率亦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高,其中男性动脉硬化率(动脉稍硬率及动脉硬化率相加)甲乙两组均超过30%,乙组达到45%;女性甲组27%,乙组42%;而下肢动脉堵塞率却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女均有下降趋势。(3)收缩压、舒张压、右baPWV、左baPWV、右ABI、左ABI指标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高,甲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趋势一致。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广州市非体力劳动者血压检出率及动脉硬化检出率随之增加,心血管弹性功能下降,发生动脉硬化的可能性增加,导致其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生活质量降低。

  • 标签: 非体力劳动者 心血管弹性功能 心血管疾病风险
  • 简介:观察白术水提物(Waterextractofatractylodismacrocephala,WEA)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初步探讨其药理作用机制.32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假手术组、模型组、WEA低剂量组、WEA高剂量组,每组8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阻断法(2-VO)建立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14天后,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同时测定皮层SOD和MDA含量.结果表明: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在原平台象限停留时间明显缩短(P〈0.01),皮层SOD含量明显减少(P〈0.01),MDA含量明显增多(P〈0.01).与模型组比较,WEA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1),在原平台象限停留时间明显延长(P〈0.01,P〈0.05),皮层SOD含量显著增多(P〈0.05),MDA含量无明显变化.结果提示WEA对VD大鼠学习记忆障碍具有显著改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提高脑组织抗氧化能力有关.

  • 标签: 白术水提物 血管性痴呆 学习记忆 SOD M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