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术前肺康复训练对肺癌患者术后肺炎的影响,以评估其在减轻手术后并发症、提高康复速度和改善生活质量方面的潜在作用。研究:受试者招募依据一组包括特定标准的20名肺癌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受了个性化的术前肺康复训练,包括呼吸锻炼、有氧运动和心理支持,而对照组继续接受标准的术前准备。数据收集包括术前评估和术后跟踪,涵盖了肺功能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和生活质量评估。统计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和双样本t检验等方法。结果:实验组的肺功能指标在术前明显改善,包括增加的肺活量、改善的呼吸力量和更好的气体交换能力。最显著的是,实验组的术后肺炎发生率明显降低(p < 0.05),康复速度更快,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此外,实验组的术前焦虑水平较低,对手术的信心更强,生活质量评估更高。结论:这一综合性康复干预策略不仅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还显著降低了术后肺炎的发生率,为肺癌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治疗和康复机会。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研究我院肺炎患者对多种药物产生耐药性的细菌感染情况,以期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对样本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MDRO感染患者。对住院患者的MDRO感染情况、MDRO标本来源情况以及不同季度主要耐药菌检出比例进行观察。结果:2020年1月—2021年12月医院住院患者中共266例患者发生MDRO感染,感染率为0.27%。各月份均有病例报告或疑似病例报告。在266份MDRO样本中,包括痰、血、分泌物等多种来源,其中痰液来源占比为51.88%,血液来源占比为34.21%,分泌物来源占比为12.78%,其他来源占比为1.13%。结论: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随着时间而逐渐升高。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120例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0例)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接受综合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率、凝血指标、血栓预防有效率。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95%)高于对照组(85%)(P<0.05)。实验组的凝血指标(PT、Plt、APTT、AT-Ⅲ、D-D和FIB)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血栓预防有效率(98.3%)高于对照组(75.0%)(P<0.05)。结论: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可预防静脉血栓的形成,提升护理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肺癌患者的护理护理教学中应用情景教学法联合心理指导的实践效果。方法:将我校94名护理专业的应届实习生纳入此研究中,以随机数字抽样的方法将其划分为参考组与实验组,每组47名。对参考组实施传统的护理教学,对探究组实施情景教学法联合心理指导,以两组实习生最终的考核成绩和两组教学效果的评估结果作为评价指标。结果:探究组实习生的理论成绩和实际操作成绩等两项考核成绩合格率均高于参照组,差异含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实习生做的教学效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共计5个调查项目,发现探究组的教学效果评估好于参照组,差异含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开展肺癌患者护理教学时,可采取情景教学法联合心理指导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对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的掌握度,提升护理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支气管肺癌在临床诊断过程中选择DR还是CT检查方式的临床诊断研究价值。方法:选取济南市中医医院2021年3月-2022年5月收治的120例支气管肺癌作为观察对象,采取DR检查和CT检查,对于两种检查方式的病灶检出数量、大小、各项检查指标的差异性、敏感性进行比较,分析肺癌的病因、好发年龄、人群、术后生存率。结果:120例患者,经病理细胞学确诊,通过检查手段的不同分成两组,DR检查的60例患者,经胸部X线检查确诊阳性的患者为35人,阳性率为58.4%;经CT检查确诊的阳性人数为55人,阳性率为90.7%;CT检查诊断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均高于胸部X线检查,误诊率和漏诊率小于胸部X线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CT检查,我们发现早期的肺段支气管肺癌的症状会得到清晰的显示,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影像对临床诊断肺癌早期意义,提高我们的确诊率。而传统的CT检查相比,强化CT检查的对于微小的病灶、位置等检查内容有很大的提升,它会使得检查的范围和细节都会得到改善,比如检查的范围会扩大,检查的微小病变会更加清晰。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医学科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镇静镇痛药物应用效果观察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9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102例神经医学科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患者实施镇静镇痛药物及不同护理干预,分析患者的药物镇静效果和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瑞芬太尼用量、丙泊酚用量以及ICU平均住院时间相比对照组更低,两组在使用镇静镇痛药后的相关指标上存在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镇静后12h、24h、48h的SpO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出现意外脱管、支气管扩张、VAP等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两组之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存在差异,P<0.05有显著性。结论:对于神经医学科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的患者通过镇痛镇静药物能够保持机体状态的平稳,同时,对病人进行高质量的护理,可以改善病人的心率和呼吸,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保证患者机体康复水平,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重症监护室中机械通气的安全性。
简介:【摘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提高基层医院,尤其是低年资医师临床诊疗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是深化医疗改革的重要举措,是一种毕业后医学教育,通过系统性、规范化的培训,提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的临床实践及胜任能力。如何提高规培学员的学习主动性及学习能力,达到既往目标,传统教学模式中单纯“教与学”不适合规培的目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我们在培训过程中融入更贴合临床实际、更加有效的教学方式。临床诊疗过程中中多学科协作(MDT) 模式的出现,为也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教学提供了设想,并将MDT 的教学模式引用到住培的教学活动中,与传统理论教学结合将取得更好的培训效果。
简介: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重症医学的诊疗融入了越来越多的监测手段与治疗方法。这些多元化的监测数据具有实时性、连续性、动态性、多源性等特点,当前临床诊疗对其利用程度相对较低。重症患者病情瞬息万变,对多元数据的及时处理与整合变得至关重要。因此,近年来重症大数据应运而生。为了更好推动重症大数据在中国的规范化发展,在借鉴国内外相关文献和指南的基础上,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重症医学分会组织专家就本共识包括重症大数据的概念、意义与必要性;重症大数据临床研究关注的临床科学问题;重症大数据库的建立、标准与原则;重症医学大数据问题解决途径与方法;重症大数据的临床应用五个方面制定了本共识,为临床医生及致力于重症大数据的科研工作者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对中央型肺癌使用X射线和CT两种诊断方式进行诊断,通过对诊断结果进行对比、总结他们各自的诊断优势,进而研究X射线和CT在中央型肺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通过对比得出结论,对于中央型肺癌及其他方面的诊断,无论是在诊断率方面还是对病变部位的清晰度显示方面,CT扫描检查都要优于X线胸片检查,因此CT扫描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简介:摘要:讨论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 19 片段(CYFRA21-1)单独和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效能,以提高肺癌早期诊断水平。
简介:摘要:本实验的目的是对比CT与X射线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效果,并对两者的临床意义进行对比,从而找到最优的治疗方式。在此基础上,本文首先进行了X线、CT等影像学数据的分析。并对两种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作了对比,以筛选出最优的检测方法。方法:收集了80例周围型肺癌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包括CT和X线两种检查方式。在检查中,对80例病人进行了CT和X线的对比,并将两种检查方式的结果进行诊断分析。结果:X线和CT在肺部的影像对比中,采用CT检查周围型肺癌的准确率较高,对于癌转移组织的敏感性较X线高CT扫描发现周围型肺癌为95%,X线扫描发现周围型肺癌是77.5%;在CT与X线检查对癌症转移敏感性方面,CT与X线检查两种检测方法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本实验的目的是对比CT与X射线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效果,并对两者的临床意义进行对比,从而找到最优的治疗方式。在此基础上,本文首先进行了X线、CT等影像学数据的分析。并对两种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作了对比,以筛选出最优的检测方法。方法:收集了80例周围型肺癌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包括CT和X线两种检查方式。在检查中,对80例病人进行了CT和X线的对比,并将两种检查方式的结果进行诊断分析。结果:X线和CT在肺部的影像对比中,采用CT检查周围型肺癌的准确率较高,对于癌转移组织的敏感性较X线高CT扫描发现周围型肺癌为95%,X线扫描发现周围型肺癌是77.5%;在CT与X线检查对癌症转移敏感性方面,CT与X线检查两种检测方法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 摘要:选择2022年9月至2023年2月期间在山东省某医院收治的肺癌患者60例为研究组,6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通过凝血四项检测及肿瘤标志物检测,标志物CEA、NSE、SCCA与凝血功能联合检测在肺癌筛查中显示出较高的准确性,可作为一种有效的筛选方法,对肺癌患者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简介:摘要:大专院校教育改革更加注重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也使得大专院校更加注重专业课程和思政育人的结合,从而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将课程思政与急危重症护理学有效融合,让二者产生协同作用,为高校开展急危重症护理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急危重症护理学是一门以救死扶伤为宗旨的医学学科。因此,要想实现该方向的培养目标,就必须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在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中,大专教师需树立正确的观念和价值观,将课程思政在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全过程中进行有效渗透,以此来提高护理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对专业的正确态度,使他们能尽快地适应护理工作。本文以大专院校急危重症护理学为研究对象,首先阐述课程思政应用在急危重症护理学中的总目标,然后提出课程思政在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中的实践,希望通过该课题的研究能进一步推动大专院校急危重症护理教育教学的发展,从而更好地为社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