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治疗情况及诊断治疗方法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86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治疗相关信息资料进行详细分析。结果在86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中,有高达83例患者通过保守治疗的治疗方法获得痊愈,其治愈率高达96.51%,另外3例患者则需继续进行手术治疗,对患者的手术史资料进行分析,发现粘连性肠梗阻多发于春季和冬季两个季节,且有62例患者曾经有过下腹部手术,24例患者有过上腹部手术治疗的经历。结论采用保守治疗的方法能够有效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疾病,且具有很高的治愈率,该病的发生时间多在春冬两季节,且有下腹部手术经历的患者明显多于曾经进行上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粘连松解汤配合外敷中药治疗阑尾炎术后残余脓肿的疗效。方法全部病例均行西药保守治疗,并予粘连松解汤口服及中药散剂外敷。结果治愈1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3.3%。结论粘连松解汤配合外敷中药治疗阑尾炎术后残余脓肿,可提高治愈率,避免再次手术。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明胶海绵、牛跟腱提取胶原及聚酯尿烷纤维3种常用硬膜外覆盖物预防大鼠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瘢痕粘连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48只成年Wistar大鼠切除L2~5椎板制作椎板切除模型,根据不同覆盖材料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周12只):空白组(A组)、明胶海绵组(可吸收,B组)、聚酯尿烷纤维组(不可吸收,C组)和牛跟腱提取胶原组(可吸收,D组)。于术后4周及12周取手术区域脊柱组织行大体观察(Rydell瘢痕粘连程度评级标准)、组织学观察(Nussbaum标准);并检测硬膜周围组织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等3种瘢痕增生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分析比较各组各指标间的差异。结果48只大鼠全部存活。4周和12周大体观察和组织学结果显示明胶海绵和牛跟腱提取胶原组不存在硬膜粘连,聚酯尿烷纤维组硬膜存在粘连,空白对照组粘连程度较重且存在脊髓受压。可吸收材料组与不可吸收组Rydell评级和Nussbaum组织学评分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4周和12周可吸收材料组的bFGF、TGF-β1、VEGF等3种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均较不可吸收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12周时免疫荧光实验证实bFGF、TGF-β1、VEGF表达在明胶海绵组(9.81±0.81、12.42±2.35、8.63±1.76)和牛跟腱提取胶原组(12.70±2.02、8.23±1.03、10.19±2.67)均较聚酯尿烷纤维组(33.94±2.03、30.29±2.76、25.79±1.21)低,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牛跟腱提取胶原和明胶海绵可有效减轻脊柱术后瘢痕的增生及硬脊膜粘连。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腹部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情况,记录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满意度为95.00%,对照组满意度为76.67%,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腹部手术患者,可以有效的降低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因其术式简单、操作方便、脊髓减压效果显著等优点,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对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的术后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危险因素、预防措施及预后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对临床工作及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因宫腔粘连造成患者生殖脏器的损害及生育功能的丧失,已为大部分病人不能接受。采用透明质酸钠并用数字纱布防治宫腔镜电切术后宫腔粘连,来观察疗效,取得满意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宫腔镜电切手术的患者共120例为研究对象。将入选患者分为两组一组70例,二组50例。结果一组治愈45例,有效20例,总有效率为92.86%;二组治愈15例,有效20例,总有效率为70%。结论采用透明质酸钠并用数字纱布防治宫腔镜电切术后宫腔粘连次方法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