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经济法与劳动法的关系、经济法在法律分类中所处的位置等,均是经济法在最初发展阶段被广泛思考的问题,对于推进对经济法的认知大有启益,迄今反思这一问题仍然是经济法学理论研究不容忽视的关键所在。民国时期学者就继受德日学说,将经济法作为社会法的组成部分,由此廊清民法、行政法与经济法之间的关系,证成经济法作为部门法存在的合法性。社会法所谓的“社会”,自始就有“部分社会说”和“全体社会说”两种认知取向。目前,经济法学界关于经济法属性的争论,仍然与这种社会观有关。在实现社会实质公平方面,经济法的积极平等观与社会法的消极平等观相互协调。所谓社会本位的法律,不过是权利本位法律的调整。其基础还是权利,仅是有目的地予以限制而已。其法律的目的虽转向增进社会大众的生活,但着手处仍是在保护个人权利。
简介: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不仅对经济、政治、文化,也会对包括道德在内的意识形态产生巨大的影响和冲击,使道德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迁.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道德领域大概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为旧道德的破格期:对传统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再认识;对高大全的道德标准的质疑;对运动式道德建设方式的改变;对道德与政治相对独立关系的再认识.第二个期间为新旧观念冲突产生道德真空期:以前旧的道德规范,已经没有多少人能遵守,又没有新的道德规范来适应,道德处于新旧交替的真空期.第三个时期为新道德逐步形成期:社会高速发展,有力推动道德建设;严厉惩治腐败,加大制度建设力度;树立价值观自信,共建文明道德基础.
简介:习近平新时代思想道德建设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和发展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习近平新时代思想道德建设观立意深远、内涵丰富,它要求我国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应以筑牢马克思主义信仰为"根本诉求",以"四观"和"四德"建设为"基础工程",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内容",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为"首要任务"。
简介:将严重侮辱、损毁尸体行为犯罪化具有直觉上的吸引力。然而,自由主义犯罪化立场坚持损害原则和冒犯原则穷尽犯罪化的正当事由,侮辱尸体罪不能通过这一立场得以辩护。基于新自然法理论的法律道德主义立场则主张,国家有责任通过刑法手段回应侮辱尸体的行为。要证立这一立场,关键在于通过建构“人类尊严”和“共同善”这两个核心概念,说明侮辱尸体行为的道德属性和国家强制干涉的正当性基础。人类尊严是一类重要的共同善,国家权力的正当性基础则在于维护和促进共同善。侮辱尸体侵害人类尊严,因而是一种严重的公共道德不当,国家有责任通过刑法对这一类行为做出适当回应。因此,法律道德主义能为侮辱尸体行为的犯罪化提供最佳辩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