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作为共犯从属观念基础的实行从属性排除'无正犯的共犯',即否定正犯着手之前共犯的成立。这种观念来源于'共犯次要性'的立场,本身就是一种法律的拟制;同时,许多国家的立法明确规定处罚未致实行行为着手的共犯,突破了实行从属的诫命。由是以观,共犯从属观念并非共犯的规范本质,仅是一种政策选择性理念。我国现行刑法在犯罪预备和共犯之共犯问题上的立法政策选择,显然与共犯从属性理念不相一致;同时在参与自杀行为等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共犯从属性观念的诠释能力显然不足。虽然在共犯成立问题上共犯从属性观念的现实意义值得怀疑,但是在共犯处罚原则问题上,这一观念却应当被肯定,借以清除实践当中存在的'共犯处罚比照主犯裁量'的思维和做法。
简介:1914年6月28日,巴尔干半岛的那声枪响,拉开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序幕。激烈的战斗持续了四年半,欧洲、中东与亚洲陷入战争的泥潭,各方的动员兵力、死伤人数达数千万,世界的格局也因此根本改变:奥匈帝国、德意志帝国、俄罗斯帝国、奥斯曼帝国分崩离析;俄国转变为苏联,中东地区涌现出了一批新兴国家;盛极一时的大英帝国债台高筑,欧洲列强主宰世界的时代黯然落幕,美国迈出了成为全球霸主的第一步。一战同样深刻地影响了近代中国的走向—后来中国发生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都或多或少带有一战影响的印迹。此外,大战期间,一批职业外交家开始走上世界舞台,在他们的努力下,中国“以工代兵”向欧洲输送了大量华工。正是中国的参战,才使国家能够以战胜国的身份参加巴黎和会。100年后的今天回望一战,拨开历史的层层迷雾,一系列问题值得审视:一战何以爆发?大战能否避免?战争究竟留给世人什么样的教训?尽管一百年来世界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反思一战历史,避免重蹈战争的覆辙,应该成为今日世界共同面对的课题。
简介:针对伽达默尔强调对话双方之间的直接关系,霍耐特主张在对话双方之间设置起中介作用的第三者。这一第三者不仅指普遍性道德规范,即对话双方共同遵循的外在道德约束,而且指内在道德意识,即对话双方分别从自身立场出发而形成的对道德规范的认可和接受。同时,第三者还指具体道德情境,即对话双方均根据道德规范对对方的适用性确定自身对对方采取的态度和做法。因此,这一第三者指道德规范与道德意识、道德情境的相互中介,即普遍性他者与具体的他者的往复运动。这样一种往复运动充实了主体间关系的内容,取消了伽达默尔主张的主体间关系的直接性,在一定程度上以长途解释学的方式弥补了短途解释学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