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采用微流道反应器系统,优化蛋白单克隆抗体浓度,并装配在醛基改性后的硅片表面上,经牛血清白蛋白封闭后形成检测AFP芯片阵列。通过制作AFP浓度梯度标准曲线标定光学蛋白质芯片,实现肿瘤标志物AFP的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最低测定浓度可以达到1.Ong/mL,变异系数为3.1%,回收率在94.4~105.O%之间,与人纤维蛋白原的交叉反应率≤O.25%、与1%葡萄糖≤0.08%、与人源1gG≤0.16%和与人血清白蛋白≤0.20%,说明光学蛋白质芯片技术检测AFP,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操作简便,有望应用于临床检测。

  • 标签: 光学蛋白质芯片 检测 甲胎蛋白
  • 简介:世界上只有少数国家有镓矿石产出,镓和铜、铟、硒等元素均应用于太阳能电池和半导体激光器等新处理、新器件,属于稀缺资源。据日本媒体《日刊工业新闻》报道,日本法政大学明石孝也教授的研究组开发出以高浓度从矿石等物质中提取微量金属镓的技术。除矿石外,利用该技术也可以从废旧电子设备等镓含量较少的物质中回收金属镓。

  • 标签: 回收镓 技术 日本 浓度 开发 半导体激光器
  • 简介:近日,澳大利亚Macquarie大学的金大勇教授领导的先进细胞仪实验室与北京大学工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席鹏课题组联合攻关,发现了新的纳米光子学发光机制,并实现了高浓度掺杂的上转换纳米粒子技术,从而展示了迄今最灵敏的纳米荧光材料。相关论文发表于自然出版集团的《自然-纳米技术》。

  • 标签: 高浓度掺杂 纳米粒子 上转换 科学家 生物医学工程 北京大学
  • 简介:瑞典林雪平大学的科学家说,他们设计了一种带正电荷的缩氨酸,并将这种缩氨酸与直径约9纳米的球状硅粒子溶液混合。当缩氨酸从溶液中释放出来处于游离状态时,它不具备任何结构,但当缩氨酸与带负电荷的硅粒子相碰撞并发生化合反应时,缩氨酸呈现出螺旋状结构,最终形成一种硅粒子与功能性蛋白质的化合物。当科学家给缩氨酸添加氨基酸时,这种化合物会呈现出催化剂的特性,其功能类似细胞中酶的功能。科学家认为,这一研究成果可望应用于多个领域,如识别有机分子和精确控制化学反应的催化等。此外,这一成果还有助于人们认识生命的起源。

  • 标签: 硅粒子 蛋白质 活力 激发 溶液混合 缩氨酸
  • 简介:通过添加适量的添加剂,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高氯化铵质量浓度下在Q235钢基体上低温电镀Ni-P合金的工艺参数。实验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NiSO4·6H2O40g/L、NaH2PO2·H2O30g/L、H3BO315g/L、NH4Cl32g/L、添加剂T10.12g/L、添加剂T20.03g/L、添加剂T30.1g/L、施镀温度45℃、电流密度0.015A/cm2、pH=4。最佳工艺条件下所获镀层的EDS分析表明,镀层由靠近基体部位到镀层表面部位,P质量分数变化情况为6.61%→7.18%→8.73%。随着离基体距离的增大,镀层显微结构由晶态向微晶转化,最后为完全非晶态。

  • 标签: 电镀 NI-P合金镀层 正交试验 非晶
  • 简介:近期,中科院化学研究所分子纳米结构与纳米技术实验室研究人员与清华大学生物系合作.通过活细胞单分子成像,在转化生长因子受体聚集状态和激活模式的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2009年美国科学院院刊(Proe.Natl.Acad.Sei.USA,106,15679—15683,2009)。

  • 标签: 实时成像 蛋白分子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 表征 分子纳米结构 生长因子受体
  • 简介:蛋白纤维材料是具有普适意义的天然生物材料,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低炎症反应和优秀的机械性能。文章通过分子模拟手段,使用NAMD模拟纤维肽链在水溶液中的平衡过程,验证其在水分子作用下向silkⅠ结构的变化过程,并通过拉伸分子动力学探索其变化的机理。

  • 标签: 丝蛋白纤维 SILK 拉伸分子动力学
  • 简介:纳米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尤其是将纳米粒子作为一种药物传递工具备受关注。但英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显示,仿生纳米粒子在进入人体细胞后,其袁层附着的蛋白层会被组织蛋白酶L降解。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9月22日《ACS纳米》期刊上。

  • 标签: 组织蛋白酶 纳米粒子 纳米医学 降解 白层 英国科学家
  • 简介:基于全内反射椭偏光学成像系统,提出了一种实时光学蛋白质芯片生物传感器,用于同时检测多种蛋白质分子的动态相互作用过程。叙述了该传感器的有关原理、技术及其应用实例。

  • 标签: 生物传感器 椭偏光学成像 全内反射
  • 简介:利用异烟酰肼和2-羟基-3-氧基苯甲醛(邻香草醛)合成了一种新的Schiff碱-2-羟基-3-氧基苯甲醛异烟酰腙(L),并制备其Cu(Ⅱ)、Cd(Ⅱ)、Zn(Ⅱ)的配合物。利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差热分析等手段对该Schiff碱及其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得到了Schiff碱及其配合物的推测组成,并研究了配体和配合物的荧光光谱,结果表明锌和镉的配合物与配体相比具有较好的荧光特性。

  • 标签: 异烟酰腙 SCHIFF碱 配合物 荧光
  • 简介:以Zn0.676Al0.328(OH)2(NO3)0.377,·0.682H2O为前体,无水乙醇作分散剂,在pH值为5~6、温度80℃条件下采用离子交换法组装了手性拆分剂D-(+)-对甲基二苯酰酒石酸(DTTA)插层锌铝水滑石,并采用XRD、FT-IR、DSC-TG、ICP和EA等现代物理化学分析技术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通过控制离子交换条件,可成功将DTTA插入到锌铝水滑石层间,得到的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结构完整,晶相单一,具有良好的层状结构,其层间距从0.90nm扩大为2.07nm。DTTA插入水滑石后,完全燃烧分解温度从346℃升高到470℃。

  • 标签: 锌铝水滑石 D-(+)-对甲基二苯甲酰酒石酸 插层 离子交换
  • 简介:用3,6-二(氧基甲基)均四甲苯与不同的二元酸或酸酐如:邻苯二甲酸酐、马来酸酐和琥珀酸及不同的甘醇如:1,2-丙甘醇、二缩三乙二醇、1,4-环己二醇和3,6-二(苄氧基甲基)均四甲苯反应制备一组不饱和聚酯树脂。使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光谱对不饱和聚酯树脂进行定性和定量表征。用末端基团分析法确定其数均分子质量(Mn^-)。结果发现这些聚酯室温下可以与苯乙烯固化,苯乙烯固化后的聚酯的热性能通过热重分析法和差示扫描量热法(TGA和DSC)进行研究。

  • 标签: 3 6-二(甲氧基甲基)均四甲苯 不饱和聚酯 制备 热性能 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