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Turner综合征的临床表型和细胞遗传学特点。方法:对12例Turner综合征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制备常规染色体标本,采用G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对患儿的临床表型和遗传学特点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12例Turner综合征的染色体核型中,45,XO共5例,占41.7%;45,XO/46,XX共2例,占16.7%;46,Xi(Xq)共2例,占16.7%;45,XO/46,Xi(Xq)1例,占8.3%;45,XO/47,XXX1例,占8.3%;45,XO/46,XY1例,占8.3%。结论:Turner综合征不同的临床表现取决于染色体核型异常的程度及异常核型和正常核型细胞系的比例,不同患者表现度可存在差异。

  • 标签: TURNER综合征 核型分析 细胞遗传学
  • 简介: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的有效治疗方案,指导临床对普通型手足口治疗过程中的药物选择,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3—10月手足口确诊病例182份,对其用药情况(抗病毒药物、抗菌药物和中药注射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手足口治疗主要以中药注射剂为主,其次为抗菌药物和利巴韦林注射液,临床多采用联合治疗方式。抗菌药物主要以第一代头孢菌素为主,占38.46%;中药注射剂主要以热毒宁为主,占50.00%。结论在手足口治疗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强对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以确保儿童安全用药。

  • 标签: 手足口病 抗菌药物 中药注射剂
  • 简介:目的观察白苓健脾颗粒联合赖氨肌醇维生素B12对生长迟缓患儿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将48例生长迟缓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24例。治疗组口服白苓健脾颗粒和赖氨肌醇维生素B12,对照组仅给予生活指导。观察2组治疗1年前后身高、体质量及骨龄的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患儿身高、体质量及骨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身高、体质量及骨龄年增长量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白苓健脾颗粒联合赖氨肌醇维生素B12能促进生长迟缓患儿体格发育,疗效显著。

  • 标签: 生长迟缓 白苓健脾颗粒 赖氨肌醇维生素B12
  • 简介:目的探讨沙棘干乳剂联合赖氨肌醇维B12口服液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小儿厌食症临床诊断标准的203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治疗组102例口服沙棘干乳剂及赖氨肌醇维B12口服液,对照组101例口服厌食康颗粒。疗程均为4周,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8%,对照组为83.1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在食欲改善、体质量变化、贫血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2组均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沙棘干乳剂联合赖氨肌醇维B12口服液治疗小儿厌食症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沙棘干乳剂 赖氨肌醇维B12口服液 小儿厌食症 疗效观察
  • 简介:从《景岳全书·小儿则》对乳儿病因学的认识、对婴儿望诊的贡献、对乳儿养护的指导及对乳儿部分疾病治疗的建议等方面阐释了张景岳对“子治母”学说的认识和运用。

  • 标签: 子病治母 儿科 张景岳
  • 简介:对45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HIE)患儿进行综合治疗的同时,采用吸氧、保暖、控制惊厥、合理喂养等精心护理,结果治愈22例,好转11例,放弃治疗8例,死亡4例,取得了良好效果。

  • 标签: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护理
  • 简介:就部分中药通过对癫痫状态下神经细胞内钙离子的调节发挥神经保护作用进行综述,鉴于目前对抗癫痫中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药理学方面,对某些单味药或是复方发挥具体作用的机制尚不能完全明确,故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分子生物学研究,应用现代的生物、物理技术,阐明中药发挥作用的途径,以便于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 标签: 中医药 神经细胞 钙调解 癫痫 综述
  • 简介:目的探讨眼睑浮肿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以指导临床医师早期诊断该病,减少误诊率。方法选取2004年8月至2014年4月在我院儿科住院治疗的153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对其阳性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除典型临床表现发热、咽峡炎、颈部淋巴结和肝脾肿大以外,以眼睑浮肿为首发症状的病例占34.0%;以眼睑浮肿起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例,其浮肿出现的时间与咽峡炎、扁桃体分泌物出现的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其均早于发热、淋巴结及肝脾肿大等其他临床表现出现的时间,也早于实验室EB病毒抗体及嗜异凝集反应阳性结果出现的时间。结论眼睑浮肿为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早期重要临床表现之一,给予此类患儿足够的重视并及时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有助于本的早期诊断。

  • 标签: 眼睑浮肿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早期诊断
  • 简介:目的观察C反应蛋白(CRP)与白细胞计数(WBC)联合测定在儿童脓疱疮中的应用。方法对144例儿童脓疱疮患者进行CRP与WBC联合测定。结果大疱型脓疱疮患儿与寻常型脓疱疮患儿CRP与WBC水平分别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增高(P〈0.01)。结论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计数联合检测不仅可以更好地协助临床鉴别诊断脓疱疮类型,而且可以对脓疱疮患儿进行病情判断、临床用药指导以及患者预后判断等。

  • 标签: C反应蛋白 白细胞计数 脓疱疮 临床应用
  • 简介:目的观察中药治疗手足口的疗效。方法将185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保留灌肠。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85.00%,治疗组有效率为98.09%,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结论中药保留灌肠配合治疗手足口较单纯西药治疗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手足口病 三黄芦菊苡仁汤 灌肠
  • 简介:目的:探讨我院自制中药改良三甲散治疗小儿佝偻的疗效。方法:使用中药制剂改良三甲散为主,结合西药常规应用,治疗110例。结果:改良三甲散结合西药常规应用治疗小儿佝偻,治愈率85.5%,好转率12.7%。结论:改良三甲散结合西药常规应用治疗小儿佝偻,能提高疗效,降低西药不良反应。

  • 标签: 小儿 佝偻病 改良三甲散 中西医结合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银翘散合碧玉散加减治疗手足口的疗效。方法采用银翘散合碧玉散加减治疗手足口45例,3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愈10例,占22.2%;好转33例,占73.3%;无效2例,占4.5%。总有效率为95.5%。结论银翘散合碧玉散加减可以有效治疗手足口

  • 标签: 手足口病 银翘散 碧玉散
  • 简介:目的观察导赤散对小儿手足口的疗效。方法将4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青霉素、利巴韦林治疗,导赤散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导赤散。结果导赤散组显效15例、有效5例,对照组显效7例、有效5例、无效8例,导赤散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手足口可明显改善症状,疗效肯定。

  • 标签: 导赤散 手足口病 临床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观察肤瘁颗粒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儿童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并探讨其对血清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10(IL-10)和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就诊的86例慢性荨麻疹患儿,随机分为2组,联合组给予肤痒颗粒联合氯雷他定治疗,西药组给予氯雷他定治疗,疗程8周,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检测IFN-γ、IL-10和IL-18水平,并与对照组20例健康儿童比较,并在治疗8周后复查上述指标。结果治疗8周后,联合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西药组(P〈0.05),停药1月后,联合组复发率显著低于西药组(P〈0.05)。治疗前,联合组和西药组IFN-γ,IL-10和IL-18水平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和西药组IFN-γ、IL-10和IL-18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且组问各项指标比较差异亦有统计意义(P〈0.05)。联合组和西药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儿童慢性荨麻疹发病与机体免疫失衡有关,肤瘁颗粒联合氯雷他定可调节患儿机体免疫功能,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且耐受性良好。

  • 标签: 慢性荨麻疹 肤痒颗粒 氯雷他定 细胞因子
  • 简介:目的探讨督脉配穴对染铅幼年大鼠海马不同亚区一氧化氮合酶(NOS)变化的拮抗作用。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染铅组、督脉配穴组。采用反映学习记忆功能的Y迷宫法测试大鼠神经行为的改变,用NADPH-黄递酶(NADPH.d)组织化学法研究大鼠海马不同亚区NOS的活性神经元变化。结果染铅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比督脉配穴组和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但督脉配穴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组织化学实验结果显示,染铅组大鼠海马CA1区和齿状回的NOS阳性神经元明显少于督脉配穴组和对照组(P〈0.05),在CA3区无差别,督脉配穴组与对照组各亚区之间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铅可损伤幼年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染铅后海马各区NOS活性的不同变化有关,督脉配穴针灸治疗对铅引起的学习记忆损伤和NOS活性的变化有拮抗作用。

  • 标签: 一氧化氮合酶 督脉配穴 海马
  • 简介:目的:观察丹参联合纳络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的疗效.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3例采用吸氧、镇静、止惊、降颅压、纠正酸碱失衡及代谢紊乱、脑代谢激活剂等治疗,治疗组108例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丹参、纳络酮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在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降低后遗症发生率等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丹参联合纳络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疗效可靠,值得推广.

  • 标签: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丹参 纳络酮
  • 简介:目的观察复方中药离子导入联合隔药灸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I级、Ⅱ级的效果。方法将40例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15例。对照组每周1次0.2%托吡咔胺眼药水散瞳,以90D的前置镜观察全视网膜,必要时巩膜外顶压;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用补阳还五汤原方离子导入联合隔附子饼灸。结果治疗组治愈率84%,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率6.7%;总有效率26.7%。两组比较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I级、Ⅱ级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应用中药离子导入联合隔药灸能有效控制病情,减少发展为Ⅲ级的可能性,减少患儿致盲率。

  • 标签: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补阳还五汤 隔药灸
  • 简介:目的观察黄龙合剂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VA)风热夹痰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最大呼气流量(PEF)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探讨其治疗小儿CVA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CVA风热夹痰证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予黄龙合剂、孟鲁司特联合特布他林口服,疗程均为2周。观察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PEF、T淋巴细胞亚群(包括CD3^+,CD4^+,CD8^+以及CD4^+/CD8^+)水平的变化。结果1)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2)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儿在主症、次症、证候、证总积分方面均显著降低,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在主症、次症、证候及证总积分改善情况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3)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儿PEF值均显著改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治疗后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4)2组治疗后CD3^+,CD4^+,CD8^+及CD4^+/CD8^+)与同组治疗前比较(资料完整的共计15例),除治疗组CD3^+、对照组CD8^+之外,其余各T细胞亚群的表达均有改变,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CD4^+/CD8^+的调节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黄龙合剂能有效改善小儿CVA风热夹痰证的临床症状,可能是通过提高肺功能及调整机体细胞免疫紊乱达到治疗作用。

  • 标签: 咳嗽变异性哮喘 风热夹痰证 黄龙合剂 肺功能 免疫功能 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