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小儿止泻膏对小鼠的止泻作用。方法:以番泻叶所致小鼠腹泻程度为观察指标评价小儿止泻膏的止泻作用,以对正常小鼠小肠推进运动和新斯的明所致小鼠小肠运动亢进的影响为指标评价其对小肠运动的影响。结果:小儿止泻膏可降低药物致泻小鼠的腹泻程度,同时,对正常小鼠的小肠推进功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可明显拮抗新斯的明所致小鼠小肠推进功能亢进。结论:小儿止泻膏可能是通过抗胆碱作用和直接作用于胃肠道平滑肌而发挥止泻作用。

  • 标签: 小儿止泻膏 止泻作用 实验研究
  • 简介:通过对《中药鉴定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从教学方式的改进、实验教学大纲和实验质量标准的制定方面进行改革,并对该课程的考试制度进行重新安排,使学生牢固地掌握了基础技能,提高了独立动手和研究的能力。

  • 标签: 《中药鉴定学》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考试制度
  • 简介:目的:从实验方面对支原体颗粒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疗效和作用机制进行系统的观察和研究.方法:选用Wistar大鼠,制作肺炎支原体感染模型;选昆明系小鼠制作相应模型,用支原体颗粒与利君沙对照.药效学研究:1.观察支原体颗粒对感染后大鼠肺炎支原体的清除作用.2.观察支原体颗粒对皮下注射内毒素粗制液后小鼠肛温变化的影响,研究支原体颗粒的解热作用.3.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研究支原体颗粒的抗炎作用.4.采用氨气刺激法研究支原体颗粒对小鼠的止咳作用.5.腹腔注射酚红溶液,研究支原体颗粒的化痰作用.药理学研究:1.观察感染后大鼠T细胞亚群、血液流变学和肺部病理的变化.2.观察感染后大鼠血清一氧化氮(NO)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支原体颗粒有显著的抗肺炎支原体、解热、抗炎、止咳、化痰作用,并有显著的抗氧化、活血化瘀、改善肺部病理表现、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结论:支原体颗粒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 标签: 肺炎支原体感染 支原体颗粒 实验研究 小儿
  • 简介:从中医辨证施治、中西医结合内治法、中医外治法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进展,认为应当规范中医诊断及疗效评价标准,改革中药剂型,深入开展新领域的实验研究。

  • 标签: 中医药疗法 小儿 哮喘缓解期 综述
  • 简介:目的:探讨热喘平口服液对豚鼠哮喘模型的平喘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清洁级封闭群幼龄雄性豚鼠随机分成5组,即哮喘模型组、中药小剂量组、中药大剂量组、地塞米松组、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4组采用腹腔注射10%卵白蛋白(OVA)造模,造模成功后分别按要求给药,用药7d后取血清,检测血清中神经源性气道炎性介质P物质(SP)、血栓素B2(TXB2)、白三烯B4(LTB4)、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的含量。结果:与哮喘模型组比较,中药大、小剂量组均能降低哮喘豚鼠血清中SP,TXB2,LTB4含量(P〈0.05或P〈0.01),升高6-keto-PGF1α水平(P〈0.05或P〈0.01),并且中药大、小剂量组之间存在量效关系(P〈0.05)。中药大剂量组SP,TXB2,LTB4及6-keto-PGF1α与地塞米松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说明大剂量热喘平口服液与地塞米松疗效相当。结论:热喘平口服液能降低血清中SP,TXB2,LTB4含量,升高6-keto-PGF1α水平,提示该药的作用机制与调节血清炎性介质有关,从而发挥解痉、平喘的药理效应。

  • 标签: 热喘平口服液 哮喘 神经源性气道炎性介质P物质 血栓素B2 白三烯B4 6-酮-前列腺素F1Α
  • 简介:目的研究麻辛平喘汤对哮喘豚鼠肺组织中IL-5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6只符合实验标准的豚鼠随机分为7组,采用卵蛋白(OVA)腹腔注射致敏与雾化吸入激发的方法建立豚鼠哮喘模型。2周后处死豚鼠,取肺组织,采用RT-PCR法检测IL-5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麻辛平喘汤高、中、低剂量组及正常对照组肺组织IL-5mRNA表达量较低,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高剂量组的IL-5mRNA表达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麻辛平喘汤可以从基因水平上调控IL-5mRNA转录。

  • 标签: 麻辛平喘汤 哮喘 IL-5 基因转录
  • 简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简称“世界中联”)是总部设在中国的国际性中医药学术组织。世界中联成立11年来,在增进世界各国(地区)中医药团体之间和中医药学与世界各种医药学的交流与合作、加快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进程、促进中医药进入各国医疗卫生保健体系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推动了中医药在世界的传播和应用,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 标签: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专业委员会 医疗卫生保健体系 中医药学术组织 儿科 中医药现代化
  • 简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儿科专业委员会筹备委员会拟定于2009年10月25日至28日在天津市召开,现将会议征文事项通知如下:1.征文内容(1)儿科名中医学术思想、医疗经验的继承及方法学研究。(2)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哮喘、肺炎、泄泻、紫癜性肾炎、脑性瘫痪的诊疗方案及临床应用。(3)小儿癫痫、抽动症、多动症等脑系疾病的研究。

  • 标签: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专业委员会 中医儿科 征文通知 学术交流会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 简介:从辨证论治、剂量、使用安全性、医务人员和家长的重视度4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来分析中成药在儿科临床应用的现状。强调医务人员及家长应重视中成药在儿科临床中的合理应用

  • 标签: 儿科 中成药 合理应用
  • 简介:从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入手,结合湿温病理特点,论述小儿湿温如何正确应用苦寒药物。认为小儿湿温初起慎用苦寒;中期苦寒药物当用不可过用;后期宜苦寒甘寒舍化,或苦寒酸甘合用,以护津液。

  • 标签: 小儿湿温 治疗 苦寒药物
  • 简介:依据橘皮竹茹汤组方功效及小儿生理和病理特点,举例说明该方加减治疗儿科呼吸及消化系统疾病的有效性,以期为该方在儿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橘皮竹茹汤 验案 临床应用
  • 简介:通过列举资生汤治疗小儿厌食、慢性咳嗽、小儿便秘3则典型病案,说明脾阴虚证是小儿常见的病理转归和疾病证型,资生汤是儿科常用的滋补脾胃的有效方剂,运用资生汤治疗与脾阴虚证相关的病证疗效显著。

  • 标签: 脾阴虚 资生汤 儿科应用
  • 简介:桂枝汤具有解肌祛风、调和营卫、调和阴阳、温中补虚、温经活血的功效,此方祛邪不伤正,扶正不恋邪,药性平和,临床加味治疗儿科多种疾病,疗效满意。附小儿抽动症、肠易激综合征、慢性荨麻疹3则案例,以资验证。

  • 标签: 桂枝汤 儿科 小儿抽动症 肠易激综合征 慢性荨麻疹 临床应用
  • 简介:通过刺络放血疗法在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期、缓解期及相关性疾病中的应用,提示针刺耳尖、少商、定喘穴放血可以治疗小儿哮喘;四缝、少商、耳尖放血可达到肺、脾、肾同治,对控制小儿哮喘反复发作有一定作用;耳背静脉放血可以治疗过敏性鼻炎。

  • 标签: 哮喘 小儿 刺络放血疗法
  • 简介:经络调摄技术具有预防疾病、强身健体、亲情相融的保健作用以及简、便、验、廉的特点,在具体实施时,需结合患儿体质,选用不同穴位及补泻手法,对开发小儿智力、促进生长发育、提高抗病能力均具有良好的作用。

  • 标签: 经络穴位保健按摩法 婴幼儿 保健
  • 简介:介绍小儿脑瘫的病因病机、临床分型以及脑瘫康复的推拿方法。其方法主要是在脑、头部、上下肢、背腰部运用点、按、揉、牵拉、拿、攘等推拿手法治疗各型脑瘫患儿,并配合做“分髋”、“屈髋屈膝”、“压足弓”等被动运动,对患儿的康复起到了很好的治疗作用。

  • 标签: 脑瘫 推拿疗法 康复 小儿
  • 简介:在小儿推拿中,独穴疗法以三字经流派见长。总结临床应用有效的大肠穴、天河水穴、六腑穴、板门穴、小天心穴的独穴治病方法,供同道参考指正。

  • 标签: 独穴 推拿 小儿
  • 简介:目的:为了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脑性瘫痪(脑瘫)康复模式,于2000年~2002年对脑瘫实施了传统医学康复的临床治疗对照研究.方法:对6个月~7岁的150例脑瘫患儿选用Bobath、上田正法的物理治疗(PT)与作业治疗(OT)、语言治疗(ST),配伍针灸、按摩、水疗、中医辨证施治等传统医学康复措施,以和为教材,对患儿家长进行定期培训、指导.结果:传统医学康复组100例近期(3个月)效果显著,大运动发育商(DQ)、精细动作DQ、运动发育指数(MQ)、小儿脑瘫运动量表(GMFM)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或P<0.01.远期效果(9个月)稳定,传统医学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西医康复训练组,t=6.926,P<0.01.传统医学康复组头颅CT脑萎缩、软化、白质发育不良者,治疗后有25.92%好转或正常,西医康复训练组有2.56%好转或正常,两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t=4.106,P<0.01.结论:传统医学康复配合西医康复训练效果显著,既改善了脑病损伤区的神经细胞功能,抑制了异常运动模式与异常姿势反射,又实施了持久的家庭传统医学康复,提高了患儿的生存质量与生活自理能力.

  • 标签: 脑性瘫痪 物理治疗 传统医学 康复
  • 简介:为了继承和发扬程康圃有关儿科的学术思想,笔者就其所著一书中提出的"儿科八证"和"治法六字"作一介绍;探讨小儿燥火思想的病因、病机、症状和治则;研究其于儿科临床中的应用.

  • 标签: 程康圃 小儿 燥火 临床应用 儿科
  • 简介: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在小儿腹泻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61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护理,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住院费用、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77%,对照组为73.33%,2组护理满意度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533.3±25.7)元、(5.3±1.4)d,对照组分别为(1957.3±35.4)元、(6.8±2.6)d,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能够促进腹泻患儿早日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提升临床护理满意度,是一种有效的临床护理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腹泻 中西医结合 护理 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