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祛风通痹汤联合温针灸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2月至2022年9月间本院门诊收治的97例风湿寒性关节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为48例、49例,对照组使用双氯酚酸钠治疗,观察组使用祛风通痹汤+温针灸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类风湿因子(RF)为(20.96±1.73)IU/L、VAS疼痛评分为(4.30±0.40)分,观察组分别为(17.71±1.40)IU/L、(3.24±0.29)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关节活动优良率为79.17%(38/48),观察组为93.88%(46/49),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7.08%(37/48),观察组为91.84%(45/49),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祛风通痹汤联合温针灸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有利于减轻疼痛程度,改善治疗效果,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祛风通痹汤联合温针灸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2月至2022年9月间本院门诊收治的97例风湿寒性关节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为48例、49例,对照组使用双氯酚酸钠治疗,观察组使用祛风通痹汤+温针灸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类风湿因子(RF)为(20.96±1.73)IU/L、VAS疼痛评分为(4.30±0.40)分,观察组分别为(17.71±1.40)IU/L、(3.24±0.29)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关节活动优良率为79.17%(38/48),观察组为93.88%(46/49),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7.08%(37/48),观察组为91.84%(45/49),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祛风通痹汤联合温针灸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有利于减轻疼痛程度,改善治疗效果,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刺疗法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膝关节痛的效果及对膝关节活动度恢复的影响。方法:纳入者均为膝骨性关节炎所致的膝关节痛患者,共204例,均于2023.03-2024.03期间入我院治疗。遵从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比与观察2组,102例/组。对比组:执行针刺疗法,观察组:执行针刺疗法联合运动疗法。评析、处理2组的疼痛状况、膝关节活动度、治疗疗效。结果:在治疗后,观察组的疼痛状况低于对比组,且膝关节活动度较高(P<0.05);观察组的治疗疗效高于对比组(P<0.05)。结论:执行针刺疗法联合运动疗法,可以使膝关节痛患者的疼痛现象得到减轻,同时,还可提高治疗疗效,改善膝关节活动度,推荐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接受MRI、CT诊断的价值。方法 将2018年5月-2020年1月100例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以简单随机化法分组,对照组MRI诊断,实验组CT诊断,对2组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诊断的结果分析。结果 实验组病变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临床诊断中,影像学诊断方式中X线、CT、MRI诊断方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时间限定为2018年12月到2021年1月,以该阶段间本院收治的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50例患者为研究样本,分别实施X线、CT、MRI影像学检测,对比分组组间调研中不同检测方式的诊断结果的应用价值。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对比中,X线检查中,明显可见关节骨密度异常表现、CT检查中,关节软骨组织异常状态明显、MRI检查中,信号表现异常,信号强度不均匀、脂肪沉积T1WI、T2WI信号呈带状高信号;ASJL分级检出率分析,0、3、4级检出率中,各组数据差异较小,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1级、2级检出率分析中,X线较之MRI检出率统计学意义(P<0.05);CT组各级检出率较之MRI组检出率差异较小(P>0.05),但MRI检出率更高。讨论: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临床诊断方面,X线检测的临床诊断价值较之CT与MRI诊断方式差异较大,其中MRI诊断方式的诊断准确率更高,在临床应用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体现。
简介:【摘要】 目的:以肌骨超声检查为核心指标,观察正清风痛宁注射液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膝关节滑膜炎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治疗组予正清风痛宁注射液治疗三周共10次,对照组予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治疗三周共3次。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采取肌骨超声技术观察膝关节滑膜厚度及关节腔积液深度的变化,采用VAS评分评估患者膝关节疼痛变化情况,并根据局部症状及体征的好转程度,比较分析其临床疗效。 结果: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滑膜厚度、积液深度、VAS评分均降低,经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简介:目的探讨腰骶部囊肿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8例经手术证实的腰骶部囊肿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术中的病理特点。18例中神经根囊肿13例,其中7例和硬脊膜相通的患者采用囊肿切除,硬脊膜修复,6例和硬脊膜不相通的患者采用囊肿切除;硬脊膜外囊肿4例,直接切除;椎间盘手术后继发硬脊膜囊肿1例切除囊肿并修复硬脊膜。结果本组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其中15例得到6~186个月的随访,平均43.2个月,15例患者疗效优良,手术后腰腿疼痛等症状消失。结论腰骶部囊肿是引起腰腿疼痛的病因之一,诊断依靠典型的症状、体征及脊髓造影CT、核磁共振等检查。不同囊肿手术的方式不同,手术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