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为完善我国新药审评模式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介绍PDUFAV中美国FDA对新分子实体和创新生物制品审评模式的改进,并对实施两年来的效果进行分析,探索其加强沟通、提高审评透明度和首轮通过率的方法,提出几点思考。结果新审评模式合理调整了审评时限,为申请者和审评者提供了充足的时间补充和审评申请材料,里程碑会议的有序召开为双方提供了双向沟通的机会,第三方的评估结果显示,新审评模式有效推进了审评进程,提高了审评透明度和首轮审评通过率,增加了审评的可预见性,尤其对特殊审评药物产生了明显的积极影响。结论对新药审评模式的设计应考虑在保障充足审评资源的前提下,对审评的关键节点加以控制,设置合理审评期限,通过加强申请者和审评者间的沟通提高首轮审评效率和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护理流程用于急性脑梗死的价值。方法:2021年1月-2022年4月本科接诊急性脑梗死病人64名,随机均分2组。试验组采取急诊护理流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分诊时间等指标。结果:关于采血时间、分诊时间和抢救时间,试验组的数据分别是(3.59±0.82)min、(2.18±0.25)min、(50.12±3.69)min,和对照组(6.64±0.97)min、(3.96±0.43)min、(75.89±4.72)min相比更短(P<0.05)。关于NIHSS评分,在干预结束之时:试验组的数据(14.63±3.16)分,和对照组相比()分相比更低(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用急诊护理流程,神经功能改善更加明显,急救效率也更高。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开展急诊流程护理的意义。方法:从 2017年 11月 -2019年 11月期间在我院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随机选取 84人,随机分成两组后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急诊流程护理,比较分析两组研究对象急救时间、抢救成功率、住院时间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等急救效率指标的差异,进而分析急诊流程护理的应用价值。结果:常规护理组和急诊流程护理组研究对象急救时间分别为( 149.76 ± 18.66)分钟和( 69.74 ± 8.39)分钟,住院时间分别为( 29.72 ± 5.47)天和( 9.87 ± 4.61)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 34.07 ± 5.19)分和( 21.76 ± 4.07)分,相比之下,急诊流程护理组研究对象急救和住院时间均较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常规护理组和急诊流程护理组研究对象分别有 31例和 39例抢救成功,成功率分别为 73.81%和 92.86%,急诊流程护理组抢救成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相比常规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开展急诊流程护理能有效提升神经功能预后和抢救成功率,提升急救效率,并加快患者后期康复进程,具有推广价值。
简介:目的探究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急诊患者抢救效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2月-2018年12月急诊科收治的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患者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流程进行护理,研究组患者给予优化后的急诊护理流程。对比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护理流程后抢救效率,以及患者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急诊接收及分诊评估、心电监护、静脉采血及用药、治疗时间等各方面所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患者及家属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诊患者进行护理,能够有效缩短急诊护理流程时间,提高抢救效率,提高患者及家属护理满意度,应当在急诊护理中推广。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提高静配中心药物调配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具体方法。方法 选择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间在我院静配中心药物调配中的16000组成品输液组与11名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管理方式分为2组,研究组与参照组,各8000组,对比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工作差错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的工作差错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研究组的数值明显较参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展优化管理方式后,可以显著提升静配中心药物调配工作的效率,减少工作差错发生率,保证工作的质量,维护患者的救治效果,建议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