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药物作为疾病预防、治疗和诊断的重要手段,也是造成急性损伤(AKI)的因素之一。毒性药物种类繁多,可以是单一药物亦可是多种药物联合应用而致病。药源性AKI发病机制多样,以急性肾小管坏死和间质性肾炎为主。发病的高危因素涉及药物因素(如:药物自身的肾脏毒性、使用剂量与疗程)和患者因素(如:高龄、血容量不足、慢性肾脏病基础)。本文就临床常见及易忽视的毒性药物进行综述,旨在提高对毒性药物及发生药源性AKI风险因素的认知,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与警示。

  • 标签: 急性肾损伤 肾毒性药物 发病机制 高危因素
  • 简介:病例:患者,男,47岁,身高163cm,体重61kg,体表面积1.69m^2。因"胸痛伴活动后胸闷3月,确诊胃癌1月余"于2015年12月2日入院。患者3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痛,胸痛位于右侧胸壁第2~4肋处,为持续性钝痛,伴活动后胸闷。10月26日患者因"胸痛再发"在我院住院治疗,入院后完善胃镜等相关辅助检查,明确诊断为胃印戒细胞癌。

  • 标签: 急性肾损伤 SOX 印戒细胞癌 胸痛 体表面积 持续性钝痛
  • 简介:药物性损伤约占急性损伤发病率的20%,易发展为肾衰竭。目前临床除了肾脏替代疗法,尚无有效的治疗措施。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线粒体结构和功能损伤在药物性急性损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就药物性急性损伤领域中线粒体损伤的相关机制、潜在的生物标志物以及可能的干预靶点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上药物性急性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药物性急性肾损伤 线粒体损伤 肾毒性
  • 简介:目的:阐述药源性损伤的病理机制和临床特征,探讨其发生影响因素,以及此类病例的处理措施和药学监护重点,为预防和避免药源性损伤的发生提供临床参考。方法:收集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肾脏内科的典型药源性损害病例。结果:共发生6例典型的由药物引起的损伤案例,包括阿德福韦酯致范可尼综合征1例,阿托伐他汀钙致横纹肌溶解伴急性损伤1例,穿心莲内酯致急性肾小管间质损伤2例,别嘌醇致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1例,非甾体抗炎药致急性损伤1例。结论:药源性损伤问题日益突出,需引起临床重视,以便及早进行预防和治疗。

  • 标签: 药源性肾损伤 阿德福韦酯 阿托伐他汀钙 穿心莲内酯 别嘌醇 非甾体抗炎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泮托拉唑致急性损伤的处置措施,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1例泮托拉唑致急性损伤患者诊疗经过,探索泮托拉唑诱发急性损伤的机制及处理措施。结果 患者口服泮托拉唑第7天后出现急性损伤,先后行3次血液透析治疗,血肌酐值由925μmol·L-1降至134μmol·L-1。结论 泮托拉唑引起的急性损伤通常被误诊,误诊导致给予可能加重病情的治疗,因此对泮托拉唑引起的急性损伤进行适当的诊断和治疗是必要的。

  • 标签:
  • 简介:代谢组学是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一门组学,已成为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的新热点。由于其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已是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肝损伤损伤是临床常见的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但目前的指标缺乏特异性,且灵敏度不高,造成临床上难以对肝损伤做出准确而及时的预警和监测。代谢组学能从代谢的角度整体分析疾病,快速、安全地对疾病的严重程度进行判别,在肝损伤的早期诊断等方面的研究已初显优势。本文主要综述了代谢组学技术在肝损伤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 标签: 代谢组学 肝损伤 肾损伤 进展
  • 简介:摘要脓毒症是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其发病率高,病情凶险,病死率高,已经成为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问题。生物标志物的检测近年来成为脓毒症患者早期评价和预测死亡率的一个方向,本文就脓毒症患者B型利钠肽(BNP)与C反应蛋白(CRP)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从而为脓毒症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脓毒症 B型利钠肽 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脓毒性休克患者急性损伤(AKI)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于2019年3月至2021年10月期间收治的脓毒性休克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急性损伤发生情况将其分为AKI组和非AKI组,其中AKI组患者58例,非AKI组患者42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相关指标、logistic回归,分析导致急性损伤的因素。结果:AKI组的合并糖尿病、MAP、GFR、乳酸、尿素氮、D-二聚体水平、机械通气指标与非AKI组对比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MAP、血清乳酸水平、机械通气、呋塞米单最大剂量均为脓毒性休克病人发生AKI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脓毒性休克患者极易出现急性损伤,合并糖尿病和低平均动脉压、高血清乳酸水平及机械通气、高呋塞米单日最大剂量均为其独立危险因素,因此临床治疗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针对措施。

  • 标签: 脓毒性休克 急性肾损伤 危险因素
  • 简介:急性损伤(AKI)以往的诊断标准通常使用血清肌酐浓度和尿量两个指标,其诊断的敏感度不高.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作为急性损伤更具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新型生物学标志物正越来越受到关注.

  • 标签: 急性肾损伤 NGAL 新型生物学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急性损伤患者的诊治方式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1年 6月~ 2013年 12月收治的 68例急性损伤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所有患者均进行对症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肌酐和血尿素氮水平的差异,对患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等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68例样本分期情况为 Ⅰ期30例,Ⅱ期 22例,Ⅲ期 16例 ;以感染(36.8%)和药物( 39.7%)为主要致病原因; 68例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 88.2%;与Ⅲ期患者相比较, I期、Ⅱ期的疗效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透析治疗与非透析治疗这两种方式的临床效果无明显差异( P<0.05)。通过血液透析和对症治疗后患者的血肌酐和血尿素氮水平有明显降低, 24小时尿量则出现明显增加的现象。 结论:药物、感染是诱发急性损伤的主要原因,该病的预后效果与病人的分期情况较为密切,临床开展治疗需及早诊断,选择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在发病过程中对发展速度合理抑制,能够显著降低病死率获得较好的预后效果。

  • 标签: 急性肾损伤 诊断 治疗 临床分析
  • 简介:间质纤维化(RIF)常因各种原因引起实质细胞的变性、坏死及炎症反应,致多种巨噬细胞激活并释放各种因子,使静息状态的细胞外基质产生细胞转化为成纤维母细胞(MFB),并有大量细胞外基质(ECM)堆积,终致RIF。研究表明,疾病状态下缺血、缺氧、蛋白尿及多种炎症/细胞因子等的作用,使肾小管上皮细胞(RTEC)向MFB转分化,在RIF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现就RTEC损伤与RIF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 肾间质纤维化 细胞外基质 巨噬细胞激活 成纤维母细胞 炎症反应
  • 简介:目的分析急诊危重病监护室(EICU)患者并发急性损伤(AKI)的特点及预后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并发AKI的EICU患者124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AKI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情况。结果124例AKI患者中,前性病因98例(79.03%),主要基础病因为心血管疾病;性病因26例(20.97%),主要基础病因为慢性肾脏疾病合并其他并发症。前性病因致AKI发生的患者死亡率为46.9%,性病因致AKI发生的患者死亡率为26.9%,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EICU患者并发AKI以心血管疾病等前性病因为主,AKI后期避免多器官衰竭是改善临床预后的关键。

  • 标签: 急性肾损伤 临床特点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损伤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急性损伤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血液透析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甲状旁腺激素、内毒素、血清晚期氧化蛋白产物指标以及6个月内病死率。结论: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晚期氧化蛋白产物、甲状旁腺激素、内毒素均明显下降,且研究组的各项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急性肾损伤 病死率 血液透析
  • 简介:目的了解多发性骨髓瘤并发急性损伤时的诱发因素,并建立回归方程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并发急性损伤几率进行预测。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03~2008年我院收治的共14例诊断明确的多发性骨髓瘤并发急性损伤的患者,用1:3配对分析42例多发性骨髓瘤未并发急性损伤的患者,并对其诱因进行整理,采用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方程。结果以感染最为常见,而关系最为密切的是造影剂,另外高尿酸血症和利尿剂的使用也与急性损伤的发生相关。结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并发急性损伤多数有明确诱因,治疗过程中应准确评估患者情况,减少急性损伤的并发几率,从而改善多发性骨髓瘤治疗的预后。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急性肾损伤 病例对照研究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糖尿病(diabeticmellitus,DM)已成为全世界亟需解决的健康问题之一。新冠疫情加剧了糖尿病患病率的上升及其并发症的发生。DKD是最严重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造成终末期肾病(end-stagerenalfailure,ESRD)最常见的原因之一。随着遗传学方法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遗传因素对DKD的发生进展有很大影响。寻找DKD患者的易感基因不仅有助于进一步研究和了解DKD,探讨遗传因素与DKD之间的关系,还可以对易感人群进行提前预防,延缓其DKD的发生。

  • 标签: 糖尿病 早期肾损伤 尿糖 尿微量白蛋白 检测
  • 简介: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factorE2relatedfactor2,Nrf2)是诸多细胞信号通路中最重要的一种,是一种基础转录调节因子,主要编码表达多种重要的细胞保护因子,包括解毒酶、抗氧化蛋白、外排型转运体、抗凋亡蛋白、抗炎因子以及其他的应激反应因子。在肝脏或肾脏因外界条件造成损伤时,Nrf2通过调节细胞对毒物的代谢排泄、细胞凋亡以及在应激状态下细胞的抗炎抗氧化进程而发挥作用。对Nrf2在肝脏、肾脏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做一综述,以期为新药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肝损伤 肾损伤 细胞保护因子 NRF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损伤(AKI)患者在透析前后的液体管理问题,并评估优化管理方案的临床效果。 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于2023年5月至2024年6月在我院进行,共纳入66例急性损伤患者,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在透析前后采用严格的个体化液体管理方案,包括液体平衡、动态监测体液状态和合理的利尿剂应用;对照组则进行常规液体管理。主要评估指标包括透析前后的血液生化指标(血清肌酐、尿素氮等)、液体平衡状态以及住院天数和病死率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在透析后血清肌酐和尿素氮的水平显著下降(P<0.05),液体平衡状态更加稳定,平均住院天数明显缩短(P<0.05),病死率也有所降低(P<0.05)。观察组透析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个体化的液体管理方案能够有效改善急性损伤患者透析前后的液体平衡,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临床预后,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肾损伤 透析 液体管理 临床预后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