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检测皮肌炎(DM)、多肌(PM)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分析其与间质肺疾病(ILD)的相关,探索肌病(IM)伴发ILD新的治疗靶点。方法收集DM患者35例,其中DM-ILD组17例,DM-非ILD组18例,DM-ILD患者中急性/亚急性间质性肺炎(A/SIP)患者11例,慢性间质性肺炎(CIP)患者6例;PM组15例,其中PM-ILD组6例,PM-非ILD组9例;健康对照组10例,详细记录临床及实验室资料。采用流式CBA法检测血清中IL-6、IL-8和TNF-α的水平。分析三种血清因子与ILD的相关。结果(1)DM组IL-6、IL-8、TNF-α水平显著高于HC组(P〈0.05);(2)PM组IL-6、IL-8、TNF-α水平显著高于HC组(P〈0.05);(3)DM-ILD组IL-6、IL-8、TNF-α水平显著高于DM-非ILD组(P〈0.001,〈0.001,0.011);PM-ILD组与PM-非ILD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IL-6在DM-ILD组表达显著高于PM-ILD组(P=0.013),IL-8和TNF-α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在DM-ILD组中,IL-6、IL-8、TNF-α在A/SIP组较CIP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DM-ILD中IL-6、TNF-α、IL-8水平均显著高于DM-非ILD患者;IL-6在DM-ILD患者中显著高于PM-ILD患者;IL-6可能在DM-ILD的发病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 标签: 多发性肌炎 皮肌炎 间质性肺疾病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8 肿瘤坏死因子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及免疫调理治疗对脓毒症患者T淋巴细胞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脓毒症患者共92人进行分析研究,其接受治疗的事件均在2019年11月-2020年11月间,并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进行治疗,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抗感染、补液、血液净化等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使用抗及免疫调理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3d、7d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血清因子水平及病情严重程度。结果:治疗3、7d时,观察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脓毒症 抗炎及免疫调理治疗 细胞因子
  • 简介:1990年第1次报道了编码外源抗原的裸露质粒DNA(nakedplasmidDNA)注射小鼠后可以在体内表达抗原基因。尔后,一系列动物实验证明DNA疫苗能诱导针对其所编码抗原的体液或细胞免疫。由于DNA疫苗免去了烦琐的蛋白质表达与纯化步骤,更重要的是,基因在体内的表达及诱导免疫的过程,模拟了自然状态下机体感染外源病原生物表达抗原及诱导免疫的过程。因此,DNA疫苗系统一经建立,便很快成了抗感染、抗肿瘤免疫等领域的研究热点。

  • 标签: 细胞因子 趋化因子 DNA疫苗 基因佐剂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开胸手术围术期采用肋间神经阻滞对细胞因子和术后镇痛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改为2019年3月~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70例ASAⅠ~Ⅱ级择期开胸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35例(全身麻醉),实验组35例(肋间神经阻滞复合全麻)。两组患者分别于诱导前(T1)、术后2h(T2)、术后12h(T3)和术后24 h(T4),采集血样检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并记录术后各时间点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T2、T3、T4时间段时其各项细胞因子的浓度与T1相比均较高,其中实验组患者在T3、T4时间点时其血清TNF-α、IL-6的浓度较低,差异显著(P

  • 标签: 肋间神经阻滞 炎性细胞因子术后镇痛老年 开胸手术
  • 简介:CD4+T细胞两个亚群在血吸虫肉芽肿的免疫调节中扮演了不同角色。IL-4,IL-5等Th2细胞因子参与促进虫卵肉芽肿形成,而IFN-r为主的Th1细胞因子则起抑制作用。两个细胞.亚群通过其分泌的细胞因子相互抑制,又相互调节,共同参与宿主的保护免疫。

  • 标签: 免疫调节 TH1细胞因子 亚群 血吸虫病 TH2细胞因子 IFN-R
  • 简介:目的观察茶多酚对人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killercells,CIK)杀伤肿瘤细胞活性的影响和诱导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凋亡和死亡的作用.方法在体外用不同浓度的茶多酚与人CIK细胞和SGC-7901细胞株共同作用,然后测定人CIK细胞杀瘤活性和对肿瘤细胞的作用.用不同浓度的茶多酚分别与培养的SGC-7901细胞株作用1~8小时后,弃含有茶多酚的培养液再继续培养24小时,然后测定其死亡和凋亡数,用CIK细胞作对照组.结果茶多酚浓度400mg·L-1,作用CIK细胞4小时后能明显增强CIK细胞的杀伤肿瘤细胞活性,与未诱导组和其它浓度组相比P<0.01;CIK细胞对经茶多酚处理后的SGC-7901细胞株杀伤活性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各种浓度的茶多酚分别与CIK和SGC-7901细胞作用1~8小时,弃诱导液再继续培养24小时后,均能诱导其死亡和凋亡,在茶多酚浓度400mg·L-1、诱导时间4小时时最明显;同一浓度的茶多酚诱导SGC-7901死亡和凋亡率明显高于CIK细胞对照组.结论茶多酚在一定浓度时能明显提高CIK细胞对肿瘤的杀伤活性;经茶多酚处理的SGC-7901细胞株更易被CIK细胞杀伤.用一定的方式在一定浓度和时间内茶多酚能诱导SGC-7901死亡和凋亡,有效浓度内对人CIK细胞细胞毒性.

  • 标签: 茶多酚 人胃癌细胞株 CIK细胞 抑瘤活性 凋亡
  • 简介: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干细胞因子(Stemcellfactor,SCF)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入住我院呼吸科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3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其治疗前后的血清SCF水平,同时测定25例正常对照者血清SCF水平。结果: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中SCF的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治疗后患者血清中SCF的含量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治疗缓解后患者血清中SCF的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SCF在哮喘发病及病情判断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急性发作期 干细胞因子
  • 简介: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脂肪肝病(NAFLD)大鼠脂肪细胞因子脂联素、内脂素、抵抗素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饮食10周建立NAFLD大鼠模型,同时以阿托伐他汀进行干预;生化法检测肝组织甘油三酯(TG)和胆固醇(CHOL)含量,HE染色光镜观察肝组织脂肪变和炎症程度,计算NAFLD活动度积分(NAS);ELISA法检测脂联素、内脂素和抵抗素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肝组织脂联素、内脂素、抵抗素基因的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肝组织NAFLD活动度积分和TG、CHOL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增高(P〈0.01),脂联素血清含量及肝组织mRNA表达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1),而内脂素、抵抗素血清含量及肝组织mRNA表达均较正常组显著增强(P〈0.01);应用阿托伐他汀干预后,肝组织病理学改善,肝脏TG、CHOL含量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脂联素血清含量及肝组织mRNA表达水平较模型组增高(P〈0.05),内脂素、抵抗素血清含量及肝组织mRNA表达则均较模型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高脂饮食诱导的NAFLD存在脂联素、内脂素、抵抗素等炎症因子分泌的紊乱,阿托伐他汀可能通过降低脂质在肝脏沉积,上调脂联素,抑制内脂素、抵抗素的过表达,从而抑制肝细胞炎症,防止NAFLD的进展。

  • 标签: 阿托伐他汀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脂联素 内脂素 抵抗素
  • 简介:目的:研究螺旋藻多糖(polysaccharidefromspirulinaplatensis,PSP)对小鼠移植肿瘤化疗后造血恢复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通过右前肢皮下接种肿瘤细胞形成小鼠移植实体瘤,给予PSP边疆灌胃10d,d4给予环磷酰胺(CTX)腹腔注射连续3d。于d11,分别了外周细胞,骨髓有核细胞及CFU-S计数,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骨髓DNA含量,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1,IL-3,GM-CSF,TNF含量。结果:CTX可造成明显骨髓抑制,而PSP则提升了外周血细胞,增加了骨髓中有核细胞计数和DNA含量以及促进了CFU-S形成。此外,PSP还增加了血清中IL-1,IL-3,GM-CSF,TNF含量。结论:PSP可能通过促进内源细胞因子的分泌来实现其促进小鼠移植肿瘤化疗损伤后的造血恢复。

  • 标签: 螺旋藻多糖 移植性肿瘤 骨髓抑制 造血恢复 细胞因子
  • 简介:目的:探讨IL-2、IL-1β、IL-10和TNF2在慢性阻塞肺病(COPD)患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对40例COPD患者进行了血清IL-2、IL-1β、IL-10和TNF2水平测定,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COPD患者在治疗前血清IL-2、IL-10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人组(P<0.01),而IL-1β、TNF2水平又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经治疗2周后与正常人的比较仍差异有显著(P<0.05),血清IL-2水平与IL-10水平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902,P值均小于0.01),与IL-1β、TNF2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5184,-0.6028,P值均小于<0.01)。结论细胞因子参与COPD的气道炎症过程,观察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可作为监测病情观测疗效和预后判定的重要指标之一。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炎 白细胞介素-2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10 肿瘤坏死因子-2
  • 简介:目的:研究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0(rhIL-10)对无血清培养的角朊细胞增殖和产生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其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方法: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MTT)测定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小鼠胸腺细胞增殖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IL-1);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结果: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0抑制角朊细胞增殖与IL-1、IL-6及IL-8的分泌,并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0抑制角朊细胞细胞因子分泌,可能是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理之一.

  • 标签: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0 角朊细胞 细胞因子 银屑病
  • 简介:目的探讨香菊片对变应鼻炎大鼠免疫球蛋白E(IgE)、白介素-4(IL-4)、白介素-8(IL-8)及纤毛系统正常功能的影响。方法30只大鼠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香菊片低剂量组(鼻饲香菊片50mg/kg)和香菊片高剂量组(鼻饲香菊片200mg/kg)。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以等体积的蒸馏水代替药物,阳性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定85mg/kg灌胃,香菊片低、高剂量组分别给予香菊片50、200mg/kg灌胃。采用HE染色检测大鼠鼻黏膜形态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大鼠血清IgE、IL-4、IL-8水平,扫描电镜检测鼻纤毛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黏膜增厚,黏膜下腺体数量明显增加,小血管增生扩张明显;香菊片低、高剂量组细胞浸润程度减轻。模型组血清IgE、IL-4、IL-8水平高于空白对照组,各给药组低于模型组,且阳性对照组低于香菊片低、高剂量组(P<0.05,P<0.01)。空白对照组鼻黏膜纤毛密集,整齐,模型组鼻黏膜增厚,阳性对照组纤毛密集,局部略杂乱,微管结构清晰。香菊片低剂量组纤毛密集、较整齐、偶见局部少量纤毛略杂乱,香菊片高剂量组鼻纤毛之间无粘连,微管结构清晰。结论香菊片对变应鼻炎大鼠鼻黏膜形态及功能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相关细胞因子的水平实现的。

  • 标签: 香菊片 变应性鼻炎 鼻黏膜 细胞因子类 大鼠 WISTAR
  • 简介:目的:研究b-FGF喷雾剂对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口腔溃疡的影响.方法:将34例进入血液层流室的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观察口腔溃疡发生情况,愈合时间分布,平均愈合天数及病人口腔溃疡VAS疼痛评分.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口腔溃疡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但口腔溃疡伪膜发生率,平均愈合天数及病人口腔溃疡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b-FGF可减少病人口腔溃疡伪膜的发生,使口腔溃疡面提前愈合,提高病人痛阈,降低病人疼痛感,以较好状态度过造血干细胞移植期.

  • 标签: 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FGF)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
  • 简介:目的筛选出较为可靠的细胞因子作为增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检测指标。方法对23例增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和24例新鲜的孔源视网膜脱离患者外周血和玻璃体液中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白细胞介素8(IL-8),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含量进行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增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试验组)的玻璃体液中的VEGF和IL-8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增高,而TGF.B: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试验组TGF-β2、IL-8、VEGF水平分别为(69.53±2.94)、(95.23±6.55)、(45.39±4.86)μg/L,对照组分别为(87.32±3.21)、(77.42±5.03)、(37.784-2.09)μg/L,P〈0.01或P〈0.05]。试验组外周静脉血中IL-8浓度(94.91±7.37)μg/L,高于对照组的(77.42±5.03)μg/L。只有玻璃体与血清中IL-8呈明显正相关(r=0.9522,P〈0.01)。结论IL-8有可能成为增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临床检测指标之一。

  • 标签: 糖尿病并发症 玻璃体视网膜病 增生性 转化生长因子Β 白细胞介素 血管内皮
  • 简介:目的:探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血清细胞因子(IL-6、TNF-α)和血脂水平变化的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35例SIRS患者IL-6和TNF-α及常规测定血脂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35例SIRS患者血清IL-6、TNF-α于24h内即显著升高,而血脂水平明显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P<0.05)。结论:细胞因子及血脂变化与SIRS密切相关。

  • 标签: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血清细胞因子 血脂水平 MODS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本科收治的53例胃癌根治术后患者为观察组,并以同时期进行体检的40例健康人员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相关指标水平,并比较不同疾病分期及病灶部位者各指标的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高于对照组,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与胃癌的TNM分期具有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不同病灶部位者的检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胃癌患者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相关指标呈现异常的状态,且不同分期者之间也有明显的差异。

  • 标签: 胃癌 血清 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简介:摘要:细胞生长因子在生物体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细胞增殖过程的调控至关重要。本文探讨了细胞生长因子细胞增殖之间的相关,并深入研究其调控机制。通过文献综述和实验研究,我们发现不同类型的细胞生长因子细胞增殖具有不同的调控作用,包括促进、抑制或调节。这种调控涉及多个信号通路和分子机制,如细胞周期、凋亡、细胞信号传导等。此外,细胞生长因子还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包括癌症和炎症性疾病。因此,深入研究细胞生长因子细胞增殖的关系对于理解细胞生物学、疾病发病机制以及新药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细胞生长因子 细胞增殖 调控机制 信号通路 疾病发病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