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及研究进行全麻的病人为其提供肌松监测联合麻醉深度监测的方式,了解对全麻病人苏醒过程的影响。方法:参与本次研究的主要成员为我院在2021年1月份至2022年1月份进行全麻手术的60例病人,对这60例病人根据其入院就诊手术的先后顺序分成了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设定病人的数量为30例,对照组的病人进行主观评测方式,实验组的病人提供肌松监测联合麻醉深度监测方式,对两组病人的心率情况以及其平均动脉压和全麻醉苏醒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对两组病提供不同的监测方式后,实验组病人拔管后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更低,P

  • 标签: 全麻患者 肌松监测 麻醉深度监测 全麻苏醒过程
  • 简介:【摘要】目的:确保落实先天性监测工作,减少出生缺陷的漏报,提高出生缺陷监测质量,并探索有效和准确的管理方法。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09年1月,和2019年1月~2020年1月两个阶段当地医院的原始数据,按照当地妇幼保健院制定的统一质量控制要求,在辖区内与监视医院有关部门按原管理标准进行监督操作,并采用新的管理方法进行监督操作,比较工作前后的出生缺陷漏报率。结果:出生缺陷漏报率从最初的14.3%下降到0%。结论:根据当前的质量控制要求,可以通过制定相关的管理措施来有效减少出生缺陷漏报情况的发生。

  • 标签: 出生缺陷 管理 监测质量
  • 简介:摘要:文章探讨了制药工艺风险评估的重要性,并介绍了基于深度学习的风险评估模型在制药领域的应用。强调了制药工艺风险评估对于确保药品安全、有效和合规生产的必要性。详细阐述了基于深度学习的风险评估模型如何通过大量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自动学习和识别制药工艺中的风险特征,实现对制药工艺风险的全面、准确评估。

  • 标签: 制药工艺 风险评估 深度学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住院患者跌倒是医院患者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与医院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密切相关。发生跌倒后除了使患者感到恐惧、焦虑,5%-15%的患者由于跌倒会造成脑部损伤、软组织损伤、骨折、脱臼等意外伤害,加重患者经济负担,并可能引发医患纠纷。我院从2012年对入院评估高危跌倒患者实施跌倒质量专项监测后,跌倒事件发生率和伤害程度显著降低,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跌倒高危患者 住院患者 患者安全管理 质量监测 跌倒风险 高危病例
  • 简介:目的:加强妇科门诊治疗室的管理,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2007~2009年每月定期对妇科门诊治疗室医务人员手、空气、物体表面、使用中的消毒液及无菌包进行抽样检测,采用检测-反馈-教育-整改-检测的管理方法对消毒灭菌工作进行系统管理。结果:物体表面、使用中的消毒液和无菌物品3年监测合格率均达100%,空气与医务人员手2009年合格率达100%。结论:妇科门诊治疗室消毒灭菌质量整体情况较好,且有逐年改善趋势。科学合理的监控操作和管理手段,是保证消毒灭菌质量的关键,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 标签: 妇科治疗室 消毒灭菌 监测与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深度学习视角下的临床与影像学复合型医学生培养模式及效果。方法:选择医学生作为观察对象,对照组采取常规影像学培养模式,观察组采取与临床知识整合培养模式,对比两组医学生的考核成绩及医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理论及实践考核成绩分值比对照组高,p

  • 标签: 深度学习 影像学 临床医学 培养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以中药方剂临床安全性监测工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质量控制指标的构建路径,以期保障重要方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推进我国医学健康事业的进步。方法:选择于2020年3月到2021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中药方剂治疗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中药方剂管理方式的差异,将200例患者平均分组,各10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中药方剂安全管理模式,研究组科学构建质量控制指标后,进行用药安全管理,观察两组中药方剂安全性管理质量评分和质量控制指标评分。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而言,研究组的中药方剂安全性管理质量评分和质量控制指标评分更高,P

  • 标签: []中药方剂 质量控制指标 安全性监测 安全管理
  • 简介:<正>我国ADR监测报告工作近年又有了新的进展:1998年3月我国成为WHO国际药物监测合作计划的正式成员国;1999年11月出台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试行)》;2000年6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与卫生部联合召开了第一次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会议。这些可喜的进展显然会促进我国ADR监测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但迄今为止,我国尚未形成一完整的ADR监测报告系统(monitoring

  • 标签: ADR监测 药物不良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监测报告 药物监测 报告系统
  • 简介:摘要:高等中医药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状态和质量,是人才培养的客观依据,对于高校的教学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高等中医药院校 学生 学习质量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 研讨强化护理质量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生物监测中的效果。方法 于2021年1月-2021年12月、2022年1月-2022年12月分别在本消毒供应中心进行常规管理(对照组)与强化护理质量管理(观察组),生物监测人员共计30例,前后均为该批人员,分析两组的不同管理成效。结果 观察组生物缺陷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生物监测合格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消毒供应中心生物监测中,强化护理质量管理后,可减少其生物缺陷事件的发生,利于提升生物监测的合格率,护理质量好,相关人员也十分满意。

  • 标签: 护理质量管理 消毒供应中心 生物监测 生物缺陷事件
  • 简介:摘要:传统中医药使用中药饮片历史悠久,中药饮片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传统中药饮片性状质量检测方法存在着人为干扰、精度低、效率慢等问题,难以满足现代化中药饮片生产的需求。因此,本文旨在研究中药饮片性状质量智能检测关键技术,探讨如何利用先进的智能检测技术提高中药饮片性状质量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

  • 标签: 中药饮片 性状质量 智能检测关键技术 研究
  • 简介:手是最常见的烧伤部位,双手皮肤虽仅占人身体表面积的5%,但烧伤后对人们的劳作与生活影响很大。深度烧伤常涉及手部筋膜、伸肌腱、骨关节的损伤,影响功能的恢复。对手部深度烧伤的治疗要求以手的功能恢复为最终目标,应积极进行创面处理,尽最大努力预防和减轻畸形。笔者1997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20例手部深度烧伤病人,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救治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手部深度烧伤 救治体会 治疗效果 烧伤部位 体表面积 功能恢复
  • 简介:病例监测栏目主要刊登关于典型病例的用药选择、药品不良反应个案、药物滥用误用等对临床合理用药具有借鉴意义的稿件。在病例临床资料中,应包括患者基本信息、既往病史、临床检查与诊断、治疗情况、处理与预后等。讨论部分应参考2006年以后的相关文献对药品与不良反应的关联性评价与分析、不良反应发生机制、防范措施、用药注意事项、

  • 标签: 病例监测 栏目 药品不良反应 用药注意事项 临床资料 用药选择
  • 简介:目的:了解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住院病人用药情况,为有效利用处方自动监测系统(prescriptionautomaticscreeningsystem,PASS)监测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PASS回顾性监测本院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47058例住院病人的用药医嘱,并进行分类和统计分析。结果:提取出2524896条用药医嘱,有效黑灯用药医嘱14343条,占总医嘱的0.57%。黑灯用药医嘱中,主要的监测类型是国内注射剂配伍。结论:利用PASS进行合理用药监测,可以防止用药差错,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用药安全性、有效性和合理性。但PASS本身尚存在一定局限性,有待进一步完善。

  • 标签: 处方自动监测系统(PASS) 黑灯用药医嘱 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实时监测马来酸桂哌齐特临床用药过程中相关药品不良反应,探索自动监测系统的实时追踪研究模式。方法:利用自行研发的“医疗机构ADE主动监测智能评估警示系统”软件,对我院2017年8月1日–2017年10月31日期间所有使用桂哌齐特(320mg/10mL,80mg/2mL两种规格)的住院患者,逐日自动追踪5种药品不良反应风险信号并发出警示,再对系统报警病例人工逐一评价分析;并对同一患者群进行回顾性监测比较。结果:监测入组患者1395例,血小板减少、血红蛋白减少、白细胞减少、肝损害、肾损害的发生率分别为0.22%、0.43%、0.29%、0.65%、1.08%;监测期间指标有异常变化趋势的45例中,最终进展为轻度ADR的10例,严重ADR1例;实时监测与回顾监测及前期大样本监测数据一致。结论:实时监测模式获得药品风险数据真实可信,本系统实时监测模式具备较好应用效能和稳定性,能够尽快预警ADR异常信号和发展趋势,是一线临床药师提升药学监护水平、实施重点品种ADR监测和评估的实用工具。

  • 标签: 马来酸桂哌齐特 药品不良反应 自动监测 实时监测
  • 简介:大面积深度烧伤后治疗面临的难题之一是创面覆盖.微粒植皮术[1]应用以来,比较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我科自1993年1月至2004年6月应用微粒植皮术修复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38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分析报告如下.

  • 标签: 烧伤 微粒植皮
  • 简介:目的探讨省级药品不良反应监中心在重点监测工作中的职责。方法检索我国、美国FDA和欧盟EMA的官方网站及相关文献,并汇总分析。结果我国现阶段重点监测的目的、方法与FDA《药物警戒管理规范和药物流行病学评估》、EMA的《许可后安全性研究》基本相同,可以借鉴上述文件对管理部门的职责规定设定省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职责。结论省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是药品重点监测的技术指导单位而非合同研究组织,经授权接受重点监测方案的备案而非行政审批,监督重点监测是否按方案实施而非监查或稽查,对重点监测方案及总结报告审核但不提供最终结论。

  • 标签: 药品重点监测 省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