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改进脾脾切除技术的可行性与优越性。方法本组21例,改进的主要环节包括保持脾脏原位状态下的解剖与脾门二级血管蒂的分束结扎,观察了术中出血、副损伤以及术后2月内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全组病例手术顺利完成,未发生术中大出血、副损伤等,术中出血少,术后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临床初步实践表明,改进的脾切除术是可行和安全的,与传统的脾切除术比较具有一定优势,可减少术中出血、副损伤以及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巨脾切除术 外科治疗 并发症
  • 简介:我院1992-2007年共收治疗梗阻性输尿管患者10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经过3~6个月的观察随访,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0例,其中男7例,女3例;年龄8~34岁,中位年龄14.5岁,〈16岁8例;患者多以腰痛、

  • 标签: 巨输尿管 梗阻性 手术
  • 简介:近年来,临床上越来越多地报道一种以结肠症治疗的成人患者,其临床症状酷似先天性结肠(HD),但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并没有明显狭窄段,也无典型的神经节细胞缺失,这类结肠原因及机制不明确,其临床症状与先天性结肠相似,但病理改变与先天性结肠不同,其术后病理检查可见扩张肠壁有一定数量的神经节细胞,神经纤维也无明显的增生、肥大,两者常常在诊断和治疗上给医生造成困惑,由于目前其确切发病机制及病因尚不清楚,文献报道也不多,对其缺乏足够的认识,往往容易导致临床误诊、漏诊.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山西省人民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收治的23例此类成人结肠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特征及诊断要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

  • 标签: 特发性巨结肠 临床特点 治疗 成人 先天性巨结肠 山西省人民医院
  • 简介:幼红细胞性贫血是维生素B12、叶酸缺乏或其他原因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障碍的疾病。孕妇及婴幼儿是本病的高发人群,近年来老年人患该病有增多趋势。我院1996年至2002年共收治幼红细胞性贫血36例,现分析如下。

  • 标签: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临床资料 叶酸 诊断
  • 简介:患者男,43岁。因失眠、话多、易激惹、伤人毁物、疑妻外遇18d,于2005年4月25日住院,诊断为分裂样精神障碍。既往体健,无传染病及传染病接触史,查体未发现阳性体征。给予氯丙嗪50mg,2次/d,口服治疗,27日氯丙嗪加量为100mg,2次,d,28日检查肝功能指标正常,病毒性肝炎标志物阴性,T-Bil11μmol/L,ALT29U/L。29日氯丙嗪加量为150mg,2次,d,持续至5月12日,氯丙嗪加量为200mg/2次,d,5月14日氯丙嗪加量至250mg,2次/d,15日发现患者双眼巩膜黄染,尿颜色加深,继之全身皮肤发黄,粪便为陶土样,食欲减退,考虑为氯丙嗪所致的肝损害。立即停用氯丙嗪,急查肝功能:T-Bil20μmol/L、ALT153U/L。进一步给以保肝治疗(静脉滴注葡醛酸钠0.266g/d,口服联苯双酯滴丸6mg,3次/d),经治疗症状渐好转,6月2日患者全身黄疸消退、二便颜色正常、食欲好,肝功能:T-Bil15μmol/L,ALT68U/L,16日复查肝功能:T-Bil9μmol/L,ALT32U/L,加用利司培酮1mg,2次/d,治疗精神症状,7月21日患者康复出院。

  • 标签: 氯丙嗪 肝损害 mol/L 病毒性肝炎标志物 分裂样精神障碍 口服治疗
  • 简介:患者男性,26岁。因肺炎静脉给予左氧氟沙星0.3g,2次/d治疗。3d后出现失眠,短暂的言语混乱。第5天出现极度兴奋,行为异常,不能入睡。给予地西泮治疗,次日停用左氧氟沙星,患者症状逐渐好转,停药24h后恢复正常状态。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谵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先天性结肠是引起小儿便秘的常见原因,发病率高达(1∶5000)~(1∶2000),成人结肠发病较少,占先天性结肠发病率的4%~5%[1]。不典型成人结肠先保守治疗,但半数保守治疗效果欠佳,往往并发顽固性便秘、肠梗阻、营养不良等症状,严重危害患者身体健康,往往需要手术干预治疗。我科收治1例先天性结肠患者,回顾性分析其治疗方法及影响预后因素,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先天性巨结肠 保守治疗 腹腔镜辅助 顽固性便秘 小儿便秘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对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经皮冷循环微波凝固治疗原发性大肝癌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手段,能预防并发症,提高愈后效果及生活质量。方法对78例不能切除的原发性大肝癌患者实施相关的护理措施。根据治疗方式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38例。结果对两组患者给予生存期监控,观察组肿瘤坏死程度、生活质量及生存期优于对照组。结论在肿瘤治疗过程中,对肿瘤患者实施立体护理能提高生活质量并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巨块型肝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微波凝固 护理
  • 简介:患者女,40岁,因发热、咳嗽、咳吐白色稠痰伴气急2天入院。体检:神志清,急性病容,T39.5℃,两肺呼吸音粗,右下肺闻及干湿性(口罗)音。血常规:Hb123g·L-1,RBC4.3×1012·L-1,WBC4.2×109.L-1,N0.53,L0.34,胸片报告:右下肺炎。诊断:肺炎(右下)。给予青霉素及氧哌嗪青霉素、

  • 标签: 氧氟沙星 药物不良反应 中枢神经疾病
  • 简介:患者女,37岁。2003年12月5日因子宫内膜多发性息肉,行内膜全切术,术后口服米非司酮25mg,1次,d,3个月,2004年6月月经恢复,量少,经期规律。2005年9月27日,因乳房疼痛在月经后3d来妇科就诊,经彩超、钼钯检查排除乳腺癌。遵医嘱口服平消片4片/次,3次,d。至下次月经期时(10月21日),月经未至,小腹胀,小便频,妊娠试验阴性。继续口服平消片至11月月经期时,月经仍未至,症状如上,患者遂自行停药。第3月(12月)月经恢复,经血量基本正常,小腹胀逐渐减轻。

  • 标签: 平消片 停经
  • 简介:1病案摘要例1.患者女,12岁,因发热、头痛、恶心、呕吐、阵发性惊厥,在某医院诊断为病毒性脑炎予入院诊治。经吸氧、降低颅内压、静脉滴注青霉素、地塞米松等药(用量不详),住院20天,症状和阳性体征消失,脑脊液检测结果正常而出院。出院后自行停药。1周后患者出现阵发性烦躁、哭泣、心慌,持续数分钟可自行缓解,每日发作4~5次,伴低热,食欲不振,肌肉关节酸痛、乏力,

  • 标签: 地塞米松 副反应
  • 简介:患者男,86岁,因“咳嗽,持续发热6d不退”,于2006年1月17日21:00由当地卫生院转入我院治疗。入院后查体:T37.7℃,P92次/min,R25次/min,BP130/77mmHg(1mmHg-0.133kPa);胸部CT示右肺中叶感染性病变;实验室检查:WBC12×10^9/L,中性粒细胞0.85,C反应蛋白(CRP)79.50mg/dl。诊断为右侧肺炎。

  • 标签: 持续发热 替考拉宁 感染性病变 实验室检查 中性粒细胞 C反应蛋白
  • 简介:患者女,40岁,以“右侧胸痛、胸闷3天”为主诉入院。查体:T38℃,P102次·min-1,R28次·min-1,BP105/75mmHg。神志清,精神差,右侧叩诊呈浊音,语颤,触觉及呼吸音消失,心音有力,各辨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肝脾肋下未及,血沉88mm·h-1,结核抗体(+),胸片及B超均示:右侧胸腔积液,入院后按“右侧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给以抽胸水,利福平0.45g,qd,po,雷米封0.3g,qd,po,乙胺丁醇0.75g,qd,po,吡嗪酰胺0.5g,tid,po,治疗一周后,体温降到正常,半月后胸

  • 标签: 乙胺丁醇 药物热 药物不良反应
  • 简介:患者男,66岁,因胆囊癌并胰头及腹膜后淋巴结转移于2001年2月27日入院.因病情已失去手术时机,故入院后予清开灵及中药疏肝利胆活血祛瘀治疗.后因患者腹痛较重,予吗啡止痛,第1次吗啡10mg,im后约20min,患者觉周身皮肤瘙痒,并且下肢出现散在红色粟粒样丘疹、约5h后丘疹及瘙痒逐渐消失.因吗啡肌注后疼痛逐渐减轻,故继续给予吗啡镇痛.第2次肌注吗啡后同样出现丘疹和瘙痒,程度较第1次略重,丘疹主要分布在下肢及胸腹部,怀疑是药物过敏,予扑尔敏8mg口服后逐渐缓解.为验证确属吗啡过敏,除外其他因素,翌日予美施康定(硫酸吗啡控释片)30mg口服,结果同样出现丘疹和瘙痒.

  • 标签: 吗啡 镇痛药 过敏反应 癌性疼痛
  • 简介:患者,男,26岁,既往体健,无药物、食物过敏史,无鼻炎、哮喘病史.2004年3月14日,作为健康受试者参加临床药物试验,体检正常,早晨8时服用阿司匹林片剂,81mg/片,共4片,服药2小时后出现胸闷,肺部未闻及干、湿口罗音,予以观察,夜间入睡后约0:04时自觉胸闷加重,不能平卧.

  • 标签: 阿司匹林 哮喘 药物副作用 支气管痉挛体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