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比较线性(牙)全口义齿与解剖式(牙)全口义齿满意度。方法:选择15例牙槽嵴吸收严重的无牙颌患者,为每例患者制作传统的解剖式(牙)和线性(牙)2副全口义齿,3个月后更换使用。每副义齿于戴用1个月、3个月时用满意度问卷调查患者。结果:2种(牙)型全口义齿使用3个月时,线性(牙)全口义齿的固位稳定和舒适程度满意度明显高于解剖式全口义齿(P〈0.01);线性(牙)全口义齿使用3个月比使用1个月在固位稳定、咀嚼功能和舒适程度方面有显著提高(P〈0.01)。观察期间,线性(牙)全口义齿初戴后因疼痛调改的次数明显少于解剖式(牙)全口义齿。结论:对牙槽嵴吸收严重的无牙颌患者,应用线性(牙)全口义齿可以提高其义齿的固位稳定和舒适程度。

  • 标签: 义齿 全口 线性(牙合) 解剖式(牙合) 满意度
  • 简介:前牙开(牙)、深覆(牙)通常是由于生长发育、不良习惯或功能性因素等原因所导致的颜面部垂直向不调。它们可能严重影响患者的颜面部美观、口腔功能及健康。因此,对前牙开(牙)、深覆(牙)患者进行有效的矫治理应受到正畸医师足够的重视。然而,正畸治疗的成功不仅体现在主动治疗结束时错(牙)畸形程度的改善,更体现在治疗效果的长期稳定,对前牙开(牙)、深覆(牙)治疗的长期稳定性一直是正畸医师关注的热点[1-6]。本文即对前牙开(牙)、深覆(牙)治疗后的稳定与复发做一综述。

  • 标签: 深覆(牙合) 主动治疗 前牙 复发 正畸医师 垂直向不调
  • 简介:的诊断和临床治疗台湾中山大学牙医学系曾应魁开(OpenBite)对从事正畸的医师而言是较难的病例。因为开的成因较为复杂,有可能是牙齿问题、骨骼的问题、神经肌肉的问题,或是牙齿兼有骨骼的问题。或是骨骼兼有神经肌肉的问题,或是口腔习惯及呼吸道的问题。...

  • 标签: 临床治疗 手术治疗 开合 矫正治疗 神经肌肉 牙医学
  • 简介:病史:患者,男,孪生兄弟,14岁。主诉,“地包天”要求矫治。身体健康。在9岁半时兄弟俩曾经因为“地包天”采用了活动矫治半年。其母及外祖父有前牙反[牙]。

  • 标签: 前牙反[牙合] 活动矫治 孪生兄弟 身体健康
  • 简介:56例正锁的矫治经验介绍徐如生,何明宜,林珠,苗红志锁是后牙的一种错,多见于恒牙,对咀嚼功能影响较大,因此在矫治错时必须重视锁的矫治。一、临床资料正锁56例,男19例.女37例,年龄12-25岁,平均年龄15.2岁。疗程最短二个月,最长八个月,其余...

  • 标签: 锁合 后牙 活动矫治器 交互牵引 双曲舌簧 林珠
  • 简介:目的:探讨特发性髁突吸收(idiopathiccondylarresorption,ICR)患者在关节功能[牙]板治疗结合正颌-正畸联合治疗后下颌骨及髁突位置的改变,为后期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08—2012年收治的13例特发性髁突吸收患者的临床数据,所有患者均在正颌手术前接受关节功能[牙]板治疗7.5±1.5个月。对患者正颌术前(T0)、正颌术后即刻(T1)、正颌术后至少12个月(T2)的咬合、头颅侧位片、MRI检查结果进行测量,采用SPSS2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正颌术后髁突和下颌骨的位置变化。结果:正颌手术(T1)纠正了所有患者的骨性Ⅱ类错[牙]畸形,建立了正常的咬合关系、前伸运动及侧方斜导运动。正颌手术平均下颌骨前移量(YAxis-B,T1-T0)为(5.05±3.54)mm。与T1相比,T2时颞下颌关节间隙参数无显著改变。下颌骨位置参数中,仅Y轴到B点的距离(Y轴-B)在T2与T1间存在统计学差异,其改变量平均值为(-1.64±2.48)mm,其余参数均无显著差异。13例患者中,11例患者Y轴-B改变值〈2mm(84.6%),仅2例患者出现〉2mm的后退(15.4%)。结论:关节功能[牙]板治疗可增加ICR患者正颌手术的稳定性,可能是关节功能[牙]板保守治疗能够稳定ICR患者髁突在关节窝内的位置。

  • 标签: 板治疗 特发性髁突吸收 正颌-正畸联合治疗 正颌手术 复发率
  • 简介:患者系骨型Ⅰ类,牙型Ⅲ类高角.前牙开[牙].本病例希望通过右上颌第三磨牙前移关闭右上颌第二磨牙间隙。同时.下颌骨颊棚区种植支抗.整体内收下牙列。难点在于后牙牙根与下颌骨舌侧骨壁接触.皮质骨对牙根移动的限制作用已经报道。本病例通过释放下颌第二磨牙(即不将其纳入矫治系统).实现了下颌磨牙牙根沿皮质骨界线的远移.使骀平面逆时针旋转.进而恢复了牙齿的正常咬合关系.改善了患者面型。

  • 标签: 牙齿移动 种植支抗 牙合 骨皮质 下颌第二磨牙 磨牙间隙
  • 简介:本文通过对29名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后反及28名正常青少年咀嚼肌肌电图的检查,发现唇腭裂术后反患者咀嚼肌肌电活动特征如下:(1)姿式位时嚼肌、颞肌肌电活动增大;(2)ICP大力咬合时嚼肌、颞肌肌电活动较弱,患者咀嚼功能低下;(3)边缘运动中肌肉活动不协调;(4)嚼、颞肌SP延长;(5)各种功能运动中,两侧嚼、颞肌肌电活动对称性差。

  • 标签: 唇腭裂 反合 肌电图
  • 简介:本文对53例少年儿童TMJD患者的和咬合状况进行系统检查及确定,分析了各咬合干扰和早接触牙的牙位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并对各种错与干扰之间作了相关分析,为进一步探讨能因素对少年儿童TMJD的作用以及早期正畸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少年儿童 合与咬合 相关分析
  • 简介:目的研究安氏Ⅱ1错[牙]矫治前后咬合功能状况的变化,借以评价正畸治疗对咬合接触变化的影响,并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数据,对比分析本研究对安氏Ⅱ1错[牙]咬合稳定重建的可靠程度及时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2008—2012年来济南市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安氏Ⅱ1错[牙]患者30例,用T—scanⅡ数字化咬合分析系统记录患者矫治前后最大牙尖交错位的[牙]力总值(TOF)、[牙]力不对称指数(AOF)、[牙]力中心点位置(COF)、[牙]力中心点的最大位移(MMCOF)、闭合时间(TO),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安氏Ⅱ1错[牙]患者矫治后TOF高于矫治前(P〈0.01);矫治后COF距上颌中线的距离与矫治前相比减小(P〈0.01);矫治后AOF、MMCOF、TO均低于矫治前(P〈0.01)。结论正畸治疗能够改善安氏Ⅱ1错[牙]患者的[牙]力水平及平衡性;T—scanⅡ数字化咬合分析系统能够客观、真实、准确的显示咬合接触状态,其测量结果可作为临床评价的指标。

  • 标签: 安氏Ⅱ1错 T-scanⅡ数字化咬合分析系统 咬合接触 力中心点 咬合功能
  • 简介:通过对恒牙期52例正常个体X线头颅侧位片的测量分析,探讨正常人颏部对谐调颜面外观方面的代偿机制。主要结论如下:①正常人颏部深度方向的代偿机制与下颌基骨位置无关,骨性额部相对下颌骨的突度与软组织颏部厚度互相补偿。②正常人颏部高度方向软组织颏下厚度随下颌体前缘高度的相对增加(减少)而相对减少(增加)

  • 标签: X线头影测量 骨骼 软组织
  • 简介:日本正畸专家谈前牵引和Ⅲ类错的治疗1995.8.24~8.25,日本大阪齿科大学齿科矫正系的川本达雄副教授和中西洋介博士对北医大口腔医院进行了友好访问,并对Ⅲ类错的矫正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川本达雄副教授的题目是"口外力对反患者的矫正效果"。针对上颌...

  • 标签: 上颌前方牵引 前牵引 正畸 错合 颏兜 骨性Ⅲ类
  • 简介:活动矫正器治疗错60例的临床分析邢柱顺牙列拥挤、前牙反、牙弓前突是正畸临床常遇到的错,作者用活动矫正器对较简单的错进行治疗,受到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一、资料和方法1.资料:在60例错中女性38例男性22例,年龄最小4岁,最大21岁,平均年龄1...

  • 标签: 活动矫正器 临床分析 错合 安氏Ⅱ类 安氏Ⅰ类 口外力
  • 简介:口腔正畸患者面(牙)像与石膏模型、X线片一样已经成为口腔正畸医生诊断、治疗必备的三大临床资料之一.口腔正畸临床研究需要高质量的资料积累,因此正畸患者面(牙)像医学摄影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医疗辅助技术工作.如何利用照相机将摄影元素与口腔正畸专业特点相融合,真实、准确、清晰地反映正畸患者口腔中相关的信息,不仅需要拍摄者了解摄影及口腔正畸相关的知识与技术,还需要经过反复练习才能准确、熟练掌握.

  • 标签: 口腔正畸 医学摄影 正畸患者 实用技术 牙合 石膏模型
  • 简介:本文提出一种可摘式磁力矫治器设计,试用于替牙期功能性AngleⅢ类错 的矫治,取得肯定疗效,该设计不同于普通舌簧 垫矫治器,不通过改变切牙唇舌倾斜度以矫治前牙反 ,而是利用磁力使下颌后退以改善颌间关系,上下颌矫治器的分体设计可增加矫治器戴用时间,较少影响口腔功能,克服了某些连体设计的功能性矫治器的缺点。

  • 标签: 磁力矫治器 功能性Angle Ⅲ类错合
  • 简介:目的比较前牙深覆[牙]者与个别正常者开闭口运动中颞下颌关节(TMJ)的振动参数,探讨前牙深覆对TMJ振动的影响。方法运用关节振动分析仪记录22例前牙深覆[牙]者与33例个别正常者的TMJ振动参数,收集关节振动信号并进行提取处理及统计分析。结果前牙深覆组两侧TMJ的振动总能量(TI)、小于300Hz振动能量(I〈300)、峰振幅(PA)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TI、I〈300Hz、PA较个别正常组大;深覆组关节振动发生在开口中、末期及闭口中、末期。结论前牙深覆[牙]者TMJ振动总能量大于个别正常者;前牙深覆[牙]者关节振动多发生在开口中、末期及闭口中、末期。

  • 标签: | 颞下颌关节 关节振动
  • 简介:上前牙位于面部突出位置,常因外伤而缺失,当前牙深覆[牙]时,上下牙之间的颌间隙过小,甚至下牙的切缘咬在上颌牙槽嵴的黏膜卜,没有足够的修复空间,如果勉强去修复,不但影响美观,还会影响牙颌系统的正常功能,有些甚至成为不良修复体,给患者造成痛苦。我们用小平导,首先矫治深覆[牙],取得足够的修复空间后,再进行修复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上前牙缺失 深覆[牙合] 修复 正畸
  • 简介:后牙反(牙)是一种临床常见的错(牙)畸形,可引起关节、肌肉、咬合等方面的功能和结构改变,从而诱发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disorders,TMD)。本文针对后牙反(牙)的病因和机制及其导致颞颌关节的功能和结构性改变,后牙反(牙)与TMD的症状和体征的关系及早期矫治后颞下颌关节的变化,回顾相关文献,做一综述。

  • 标签: 后牙反(牙合) 颞下颌关节 咀嚼肌 下颌运动
  • 简介:患者,男,19岁。因下颌前突,要求手术治疗。一、临床检查颜面部左右基本对称,面中线居中,侧貌为凹面型。双侧颞下颌关节未闻及弹响音,无压痛,开闭口运动无异常,运动对称。恒牙(牙),双侧磨牙为近中尖对尖关系,前牙反(牙),下颌牙列轻度拥挤,下切牙舌倾,17、27颊倾,46、36、37、26(牙)面均可见银汞充填体(图1)。无口腔不良习惯,否认家族史,有两年正畸治疗史。

  • 标签: 错(牙合)畸形 心理障碍患者 手术治疗 前牙反(牙合) 骨性 口腔不良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