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4 个结果
  • 简介:癫痫是小儿神经科的第一大类疾病,是成人神经科的第二大类疾病,是老年神经科的第三大类疾病。我国现有癫痫患者约1000万,每年新增癫痫患者约50万,其中约1/3为药物难治性癫痫。反复癫痫发作,给患者带来神经功能和认知损害以及羞耻感,并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影响驾驶等日常生活能力,同时还可能使其成为社会和家庭的严重负担。

  • 标签: 癫痫 外科手术 前颞叶切除术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收缩期高血压的危害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在老年人中很常见。以往曾认为高血压患者的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主要与舒张压升高相关,因而众多治疗高血压的临床试验都是针对降低舒张压进行的,而忽视了收缩压增高的风险,甚至导致一种误解,

  • 标签: 舒张压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收缩压 老年人 治疗 常见
  • 简介:患者,女性,72岁,因高血压7余年,突发意识不清7小时余就诊。入院时对患者进行了动态心电图检查:图1示各导联均未见窦性P波,

  • 标签: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传导阻滞 反复博动
  • 简介:患者男,73岁。因“发作性言语不清,伴右侧肢体无力”,于2007年2月24日收入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入院后体检:血压130/70mmHg,双侧瞳孔2—3ml/l,对光反射迟钝;肌力:左上肢Ⅴ级,右上肢Ⅳ级,左下肢Ⅴ级,右下肢Ⅲ级,肌张力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患者有“原发性高血压”病史30年,长期Ⅵ服“缬沙坦80mg和美托洛尔25mg,2次/d”降压。2000年,患者曾患“左侧枕叶梗死”。2002年9月、2003年5月、2006年3月患者多次因“脑供血不足”入院。期间数次行颈部血管彩色超声检查,示左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图1)。

  • 标签: 脑供血不足 抗磷脂综合征 缺血事件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原发性高血压 颈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46岁,既往有甲亢病史5年,阵发性房颤间歇服用胺碘酮一年.于2002年8月19日因精神悲伤,突然意识丧失,晕倒在地,口唇发绀小便失禁,5min后送入我院急救中心,心电图示:尖端扭转型室速室颤,前、后反复电除颤10次,恢复窦性心律,频发房早,间歇短阵房颤,T波倒置,Q-T间期440~480ms,为防止再次室颤,于2002年9月7日安置单腔起博复律除颤器(ICD),测R波幅度5.7mV,感知灵敏度0.5mV,电极阻抗420Ω,程控诱发室速室颤感知11秒,20J放电一次转复成功,术后半年平稳.于2003年4月~8月间,自感间断4次电击感,ICD程控资料显示:快速房扑,超过设定心率上限频率,误放电(5~10J)4次,均终止.后程控打开,增加QRS宽度识别,减少抗心动过速起博次数,增加放电能量,调整为8、16、20、30、30J能级,同时长期口服β受体阻滞剂(富马酸比索洛尔5mg/d)控制心室率,至今未再放电.

  • 标签: 复律除颤器 单腔起搏 反复 2002年 放电 突然意识丧失
  • 简介:患者男性,54岁。于1987年因血压升高、头晕、头痛、恶心而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尿毒症,并开始血液透析,1989年行肾移植手术。1998年5月因出现移植肾动脉狭窄,失去肾功能,再行血液透析治疗(3次/周)。同年10月出现胸闷、气急、双侧胸腔积液,经抽胸水化验检查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人我科。人院后给予降血压、抗结核、支持、定期胸腔穿刺胸水(2次/周)治疗。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及透析刚结束时多次出现心悸、胸闷、气急、心前区疼痛,血压200~220/130~150mmHg,心率120~150次/分,心律绝对不

  • 标签: 血液透析治疗 血压升高 透析过程 心房纤颤 慢性肾小球肾炎 移植肾动脉狭窄
  • 简介:我国现已步入老龄化社会(我国规定年龄〉60岁为老年人),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同时老年高血压发病率逐年上升,是导致老年人心脑血管病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危险因素,由此造成的危害已给社会带来沉重负担。2002年国家卫生部组织的全国居民27万人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年龄〉60岁的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已达49.1^[1]。但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治疗与控制并不满意,我国仅32.2%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接受治疗,而控制率仅为7.6%^[1],因此老年高血压的防治工作亟待加强。

  • 标签: 高血压 抗高血压药
  • 简介:心血管系统的钙化包括血管钙化和主动脉瓣膜钙化.血管钙化是血管壁细胞在各种刺激因素作用下活化,具有成骨细胞样表型.血管钙化发生于大动脉和中动脉管壁的内膜和中膜.发生于血管内膜者,称为血管内膜性钙化(intimalcalcification),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相关联,主要发生于脂质条纹形成期,呈现为小而弥漫分布的羟基磷灰石晶体钙沉积,并形成与生理性骨发育类似的细胞内基质小泡.另一种钙化发生于血管中膜,称为血管中膜性钙化(medialcalcifcation),它独立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存在,主要发生于衰老、糖尿病和尿毒症等病理状态下的血管.中膜钙化主要发生在无炎性细胞浸润及脂质沉积的环境中,动脉中膜的弹力层出现基质小泡[1].近年血管生物学的研究和心血管影像学(如电子光束计算机断层扫描等)的进展,发现血管钙化是患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血管病变、血管损伤和慢性肾病等疾病的患者中普遍存在的临床病理表现,血管钙化的部位和钙化程度是中风、缺血性心脏病的预警指标.血管钙化增加了血管的硬度,降低了血管的顺应性,增加自发的和血管成形术中发生的斑块和血管破裂、以及动脉瘤形成的危险,易导致心肌缺血、左心室肥大、心力衰竭和中风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是冠心病,中风和外周血管病等的主要危险因子之一.80%的血管损伤和90%的冠状动脉疾病的患者伴有血管钙化,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如血脂异常、高血压、吸烟、糖尿病、肾功能衰竭等均促进动脉钙化的发病.青年血管钙化患者的发病以糖尿病患者多见,而老年患者以血脂异常居多.有学者认为动脉钙化程度是预测Ⅱ型胰岛素非依赖性糖尿病患者心血管死亡率的最佳指标[2,3].现仅就血管钙化的机制及防治等叙述如下:

  • 标签: 血管内膜 钙质沉着症 心血管疾病
  • 简介:目的探讨人群吸烟指数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及对心血管疾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和回顾性分析南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导管室(DSA)2010年1月至2011年08月行冠脉造影的1203例可疑冠心病患者.将吸烟指数依据国际通用标准即吸烟支数乘以吸烟年数分为5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通过Gensini评分系统定量评定.分为5组。结果随吸烟指数增加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及病变范围明显加重,具有显著量效关系.吸烟是冠心病独立危险因素;同时也发现年龄和男性也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结论吸烟指数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具有明显相关性,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禁烟和控烟刻不容缓。

  • 标签: 吸烟 冠脉病变程度 危险因素 心血管疾病 控烟
  • 简介:目的:探讨ICU心肌梗塞患者重视心理护理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到2014年8月于我院ICU病房就诊的心肌梗塞患者共68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34例,对照组患者入院之后给予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再联合采用心理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在接受为期2周的心理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34例患者在接受上述心理护理之后,其中AS评分、SDS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很大程度上缓解了ICU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抑郁、焦虑心理,并且促进了护理满意度的提高,应该进行广泛的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心肌梗塞 效果
  • 简介:我国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持续上升趋势,已经成为国民死亡的首要原因和导致残疾最严重的疾病.欧、美国家心脑血管病死亡率在20世纪30~40年代快速上升,至70年代达到顶峰.通过积极采取控烟、降胆固醇计划等预防策略后,90年代开始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1].在过去的20年,英国的主要卒中事件下降了40%[2].我国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心血管疾病,预防形势也更加严峻.在卒中临床事件中,约3/4为首发卒中,故一级预防是降低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策略.遵循卒中一级预防指南,汲取国际成功经验,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一级预防策略,对于卒中预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卒中 一级预防 预防策略 筛查
  • 简介:“持续使用华法林的心房纤颤患者在行导管消融术时,各种长期反复出现的心律失常患者更常见出现心包积液”。研究人员在欧洲心律学会举办的欧洲心脏起搏会议中提出了这项研究结果。研究人员发现,心包积液的比率在长期反复出现心房纤颤的患者为0.8%,而其他类型心脏疾病的发生率则为0.3%。超过70%的积液患者可以在发展未引起心包填塞之前被检查出并得到及时治疗。

  • 标签: 心包积液 心房纤颤 反复发作 患者 心律失常 研究人员
  • 简介:尾加压素Ⅱ(urotensinⅡ,UⅡ)最早是从鱼的尾部下垂体中提取出的神经肽,近年发现UⅡ亦存在于多种动物和人体内,是目前所知的体内最强的缩血管活性肽,它广泛分布于心血管组织,并发现冠状动脉粥样斑块以及脂质沉积的平滑肌细胞和巨噬细胞也富含UⅡ。UⅡ在心血管调节中的病理生理意义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以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UⅡ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进行分析。

  • 标签: 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尾加压素Ⅱ 冠状动脉粥样斑块 冠状动脉造影 血管活性肽 心血管组织
  • 简介:目的研究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与冠心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8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对象,对患者的年龄、吸烟史、疾病史等进行研究调查,对患者的血压、血糖以及血脂等进行监测,并且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与冠心病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本次实验所选取的80名冠心病患者,调查的结果显示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与患者的年龄、血糖、血脂等有密切的关系,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在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和预防的时候,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观察,以便于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控制,为今后冠心病的病变治疗提供比较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 标签: 冠心病 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 危险因素 相关性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白蛋白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08~2009年我院住院,行冠脉造影的患者237例,分别按临床类型、冠脉病变支数及冠脉病变积分评价冠心病严重程度,并分为非冠心病组(84例)、心绞痛组(92例),心肌梗死组(61例),人院第二天测定所有患者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及球蛋白,分析各指标与蛋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非冠心病组比较,心绞痛组和心肌梗死组白蛋白水平明显降低[(40.22±3.56)g/L比(39.81±3.56)g/L比(38.68±3.43)g/L,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白蛋白水平与临床类型(r=-0.18,P=0.005)、冠脉病变支数(r=-0.195,p=0.003)及冠脉病变积分(r=-0.188,P=0.004)呈显著负相关,而总蛋白、球蛋白及白球比值与临床类型、冠脉病变支数及冠脉病变积分均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血清白蛋白水平与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白蛋白偏低可能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 标签: 血清白蛋白 冠状动脉疾病 危险因素
  • 简介:卒中是严重危及人类生命健康的常见疾病,尤其是在我国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和复发率均很高。经过国家“九五”、“十五”期间的专项科技攻关,卒中的治疗,特别是在急性脑梗死的溶栓治疗、脑动脉狭窄的支架成形治疗、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颅内外动脉搭桥术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降低脑血管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从疾病的上游环节入手,采取积极主动的预防措施才是有效治疗卒中的关键。作为一名外科医师,不应仅仅是一个只会拿手术刀和导管的“手术匠”!

  • 标签: 他汀类药物 卒中 预防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十五”期间 溶栓治疗
  • 简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attacks,TIA)是指缺血引起的短暂性脑局灶功能或视网膜功能缺损,为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之一.传统定义的TIA所致的神经症状和体征应在24h内完全消失,但随着临床脑血管病的研究进展,尤其是缺血性卒中起病早期溶栓治疗的应用,国内外有关TIA的时限和处理方面的争议日益增多,值得神经脑血管科医师高度重视.

  • 标签: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发作时限 临床表现 卒中 病因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异常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冠脉造影(CAG)的患者577例的临床资料,按造影前甲状腺功能分为甲状腺功能正常组(507例)、甲减组(49例)和甲亢组(21例)。运用Gensini评分评价冠脉病变严重程度,CAG后随访1年,主要观察终点为心绞痛发作住院、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事件。结果: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比较,甲减组冠脉病变程度更严重(重度:22.3%比36.7%),冠心病发生率(59.4%比81.6%),心绞痛发作住院率(7.5%比14.3%)显著升高;甲亢组冠脉痉挛的发生率(3.0%比33.3%)、心绞痛发作住院率(7.5%比28.6%)明显升高(P〈0.05或〈0.01);甲减组和甲亢组复合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12.8%比26.5%、38.1%)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冠心病检出率更高,冠脉病变程度更重,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增加。

  • 标签: 冠心病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 简介:目的分析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comascale,GCS)对急性脑卒中患者住院期间预后预测的价值,以及影响意识障碍程度的相关因素和转归。方法数据来自中国卒中医疗质量评估研究数据库,对633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分析。按照GCS评分分为无意识障碍组5745例(GCS〉8分)和意识障碍组591例(GCS≤8分)。使用ROC曲线下面积分析GCS预测价值。多因素回归分析人口与社会学因素,以及院前急救特点、脑卒中危险因素、脑卒中亚型与意识障碍程度的关系。结果意识障碍组低教育程度(60.9%vs46.7%,P=0.000)、利用救护车到院(62.1%vs18.5%,P=0.000)、心房颤动(10.0%vs4.8%,P=0.000)、出血性脑卒中(60.9%vs20.8%,P=0.000)比例明显高于无意识障碍组,有规律饮酒(19.3%vs27.7%,P=0.000)、缺血性脑卒中(36.9%vs78.3%,P=0.000)比例明显低于无意识障碍组。GCS预测患者1年内死亡和住院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1(95%CI:0.804-0.858,P〈0.01)和0.768(95%CI:0.748-0.787,P〈0.01)。与无意识障碍组有关的因素有高水平教育、院前延误〉6h、有规律饮酒、出血性脑卒中、到院交通方式(救护车)、心房颤动(P〈0.01)。结论GCS可以提供急性脑卒中预后预测的信息。

  • 标签: 卒中 意识障碍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心房颤动 教育程度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