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比较GCS、APACHEⅡ、APACHEⅢ、SIRS四种评分方法对颅脑外伤病人病情评估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14例颅脑外伤病人的临床资料,分别进行GCS、APACHEⅡ、APACHEⅢ、SIRS评分.比较病死组与存活组之间各评分分值的差异;比较每种评分各分值段之间病人病死率的差异;以ROC曲线下面积的大小衡量各评分系统区别该类病人病死与存活的能力.结果:存活组病人GCS、APACHEⅡ、APACHEⅢ、SIRS评分分别为10.6±4.4,7.2±5.9,25.6±21.4,1.3±0.0;病死组分别为4.9±2.5,17.7±6.1,60.8±20.9,2.1±0.0,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评分系统各分值段病人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即随APACHEⅡ、APACHEⅢ、SIRS各评分系统分值增加,GCS评分系统分值降低,病人病死率相应升高.GCS、APACHEⅡ、APACHEⅢ、SIRS评分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1,0.884,0.847,0.649,其中以GCS评分最大,SIRS评分最小.结论:四种评分方法均可在一定程度上评估颅脑外伤病人的病情,预测其预后,其中仍以GCS评分效力最大,SIRS评分效力最小,临床应用宜以GCS评分首选.

  • 标签: 颅脑外伤 GCS APACHEⅡ APACHEⅢ SIR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意义。方法从2011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的重症肺炎患者中随机选取126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分析。根据预后情况,其中有52例患者死亡,为死亡组;有74例患者存活,为存活组。全部患者均经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治疗,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存活组与死亡组在年龄、呼吸频率、氧合指数、血清PCT、血浆白蛋白、血乳酸、合并急性肾损伤、合并呼吸衰竭、感染性休克等方面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法发现,感染性休克、年龄、血乳酸、血清PCT、血浆白蛋白、合并呼吸衰竭均为ICU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多因素。存活组治疗后血清PCTCRP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存活组治疗后APACHEⅡ评分、HR、合并急性肾损伤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影响ICU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多因素感染性休克、年龄、血乳酸、血清PCT、合并呼吸衰竭与血浆白蛋白等。临床上需给予针对性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重症肺炎 危险因素 预后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告之恶性血液病患者病情对患者心理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恶性血液病患者62例进行研究,征得患者家属同意对患者告之病情,分为知晓组,同时抽取同期隐瞒病情的恶性血液病患者62例作为隐瞒组。告知组于治疗前1周参考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方式进行逐步病情告知,并在治疗期间根据患者心理状态给予心理疏导和心理支持,隐瞒组不告之患者病情。患者刚确诊(知晓组患者告之前)治疗第1周期、第2周期结束时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进行评分,观察第1周期和第2周期患者依从性。结果刚确诊时两组的SAS和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周期开始前知晓组组SAS评分和SDS评分显著高于隐瞒组(p<0.05),第二周期开始其知晓组SAS评分和SDS评分较第一周期下降,而隐瞒组持续升高至第二周期开始前已高于隐瞒组(p<0.05)。第一周期隐瞒组依从性好47例,可12例,差3例,知晓组依从性好11例,差39例,12例,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隐瞒组依从性显著高于知晓组。第二周期隐瞒组依从性下降,依从性好23例,依从性可25例,依从性差14例,而知晓组在经过第一周期后,表现为依从性升高,其中依从性好34例,可21例,差7例,第二周期知晓组依从性反而高于隐瞒组(p<0.05)。结论恶性血液病患者知晓病情短期内可能会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和遵医行为,但会降低患者的远期不良心理情绪,提高远期遵医行为

  • 标签: 恶性血液病 知晓病情 治疗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整体护理在心肌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症状的改善状况,并对其症状改善情况和预后的影响进行客观评价。方法择取2012-2015年入住我院的44例患有心肌病的患者为对象,(患者签署同意参加实验协议)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心律失常型心肌病有12例,肥厚型心肌病有18例,同时兼有高血压患者有3例),治疗过程中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患者(肥厚型心肌病有21例,心律失常型心肌病有9例),采用整体护理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研究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和预后的影响。结果采用整体护理进行治疗的实验组患者在有效治愈率和心电图症状改善情况等方面均优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两组治疗效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因此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治愈后的恢复情况比对照组好,预后影响比较大。结论整体护理的护理措施能有效且明显的改善心肌病患者的病症情况,同时对所有患者的预后治疗和恢复具有积极作用。临床上应用的效果比较理想,具有推广应用的资格。

  • 标签: 心肌病 整体护理 预后影响 症状改善情况
  • 简介:目的:探讨影响小儿病毒性脑炎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68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预后差的患儿意识障碍时间、发热时间、惊厥发作时间均明显长于预后好的患儿,预后差的患儿入院时多伴有惊厥、意识障碍、肢体运动障碍、颅神经麻痹及其他脏器功能损害,预后差的患儿脑脊液白细胞低于预后好的患儿,脑电图高度异常的比例高,多伴有脑CT异常低钠血症,(P均〈0.01)。结论:小儿病毒性脑炎预后差的相关因素为:意识障碍、发热、惊厥时间长,脑电图重度异常,脑脊液白细胞数低低钠血症。

  • 标签: 预后 病毒性脑炎 儿童
  • 简介:[摘要]通过观察心力衰竭患者与正常人群血浆中促红素(EPO)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化,应用EPO治疗前后心力衰竭患者各项心功能指标变化。结果表明心力衰竭患者血浆中EPO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而血红蛋白含量明显降低。经EPO治疗后的心力衰竭患者,在NYHA分级,六分钟步行距离,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肌重量指数等各项心功能指标明显改善。提示心力衰竭患者血浆促红细胞生长素水平明显增高,应用促红素治疗可明显减轻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左室射血分数,缩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降低左室肌重量指数,增加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六分钟步行距离,提高了患者的运动耐量。

  • 标签: []心力衰竭 EPO 心肌重量指数 步行实验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辅助放疗和化疗在胆囊癌根治术后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03年6月到2010年7月病理确诊的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14例患者根治术后接受辅助放疗,24例接受辅助化疗。结果51例患者的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69.0%、42.0%和11.0%,接受辅助放疗和未行放疗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7月和14个月(X2=3.913,p=0.048),接受辅助化疗和未行化疗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9月和14个月(X2=2.531,p=0.112)。结论建议中晚期胆囊癌患者根治切除后采用辅助放疗和化疗,可以改善其预后生存质量。

  • 标签: 胆囊癌根治术 化疗 膀胱癌 放疗
  • 简介:目的:评价院前急救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1年7月-2006年10月诊治的19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102例经过院前急救人院(院前急救组),88例未经任何处理由家属直接送入医院(对照组)。对比两组病人伤后至入院的时间和伤后6个月的GOS评分、预后。结果:院前急救组病人伤后至入院时间平均时间为(20.2±10.3)min,预后为良好28例(27.5%),中残34例(33.3%),重残22例(21.6%),植物状态4例(3.9%),死亡14例(13.7%);而对照组伤后至入院时间平均时间为(60.4±14.5)min,预后为良好12例(13.6%),中残19例(21.6%),重残28例(31.8%),植物状态7例(8.0%),死亡22例(25.0%),两组治疗效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院前急救为重型颅脑病人患者抢救赢得了时间,对于提高生存率与生存质量,改善预后具有重大意义。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院前急救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出生低体重儿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对1989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科出生的545例低体重儿(出生时体重低于2500克)的发生和死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低体重儿母亲妊娠期并发症如流感、中重度贫血和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明显增高;低体重儿死亡率为15.72%,显著高于正常出生体重儿(P〈0.01);其主要死因是新生儿肺炎、致死性畸形、败血症和颅内出血等。结论:母亲孕期并发症是低体重儿主要原因,积极治疗和护理孕期母亲疾患和低体重儿是减少低体重儿和降低其死亡率的关键。

  • 标签: 低体重儿 死亡率 危险因素 预后
  • 简介:目的:通过血药浓度监测常用抗癫痫药在临床应用中血药浓度与药物疗效不良反应的关系,以防止或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对325例服用抗癫痫药物的患者血药浓度进行监测.并对结果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在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内癫痫发作控制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少。结论:癫痫患者应重视血药浓度监测,选择抗癫痫药物的类型不当和药物剂量过低是造成疗效不满意的重要因素。

  • 标签: 血药浓度 抗癫痫药物 监测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在研究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轻度认知障碍的神经心理学特征基础上,并观察常规治疗联合尼膜同对患者认知功能改善情况差异。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5年05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者160例为研究组,同期社区中无认知功能减退主述的个体40例为对照组,按MoCA评估将所有入选患者分为尼莫同组137例常规组63例。其中常规组患者给以常规综合疗法治疗;尼莫同组患者在常规综合疗法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尼莫同口服治疗。两组患者均以1个月为1个治疗疗程,均需连续治疗2个疗程,并运用MoCA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治疗两月、四月后认知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MMSE与MoCA检测,其中MoCA的检出率为72.5%,其显著的高于MMSE的检出率46.5%,两项检测间的比较有着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两个月后,患者的执行能力得分最低,且尼莫同组患者的得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四个月后,两组患者的得分均得到了改善,尼莫同组患者的改善程度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改善程度最显著的是注意力和计算力、视空间和执行功能。结论MoCA评分与MMSE评分显著相关,MoCA有着高敏感性以及高检出率,可以筛查出MMSE所遗漏的轻度认知障碍患者;且采用尼莫同治疗可更好的改善患者的认知障碍。

  • 标签: 缺血性脑血管病 认知障碍 尼膜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动态脑电图、诱发电位以及颅内压检测评估颅脑损伤预后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至我院进行治疗的sTBI患者共计97例,所有患者入院后进行颅内压(ICP)监测,入院后1周,病情稳定后进行动态脑电图(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查。观察三种检测方法对患者预后评估的结果,以临床预后情况作为标准分别计算动态脑电图+BAEP与动态脑电图+BAEP+ICP检测对患者预后评估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错误率。比较其统计学差异。结果以临床预后作为最终判定依据,根据动态脑电图+BAEP与动态脑电图+BAEP+ICP对预后的情况判定动态脑电图+BAEP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以及错误率,结果发现三种检查方式联合检验得到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准确率均明显高于动态脑电图+BAEP联合检查结果,而错误率明显降低,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动态脑电图、BAEP、ICP联合应用能够更准确的判断中度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动态脑电图 诱发电位 颅内压检测评估 颅脑损伤
  • 简介:目的:探讨血乳酸在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致病机制与预后关系。方法: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患者共68例。生存组38例,死亡组30例,每组均动态观察血乳酸浓度的变化,测定初始、12、24、48、72hr血乳酸浓度,入院初同时观察其血气分析中pH值、PO2、平均动脉压24hrAPACHEⅡ评分,比较生存组和死亡组资料。结果:1、生存组血乳酸水平明显低于死亡组,且下降趋势大于死亡组。2、两组APACHEⅡ评分有显著差异,血乳酸水平与APACHEⅡ呈正相关。结论:肺心病病人急性发作期血乳酸越高,病人预后越差,乳酸浓度变化对判定肺心病病人急性发作期病情发展和预后有意义。

  • 标签: 肺心病 乳酸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预后的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发病在4.5小时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21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并根据起病3个月后mRS评价临床预后,分为预后良好114例(mRS≤2分)和预后不良96例(mRS>2分),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结果单因素分析示预后不良与年龄、收缩压水平、基线血糖值、溶栓前NIHSS评分、溶栓后24小时NIHSS评分、ASPECT评分和发病到接受溶栓的时间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收缩压水平高,患者溶栓时血糖高,ASPECT评分高,发病到接受溶栓的时间长和溶栓前的NIHSS评分高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收缩压与ASPECT曲线图比较,过高或过低的收缩压可能均不利于患者的预后。结论积极控制血糖,提高院前急救水平、缩短发病到接受溶栓治疗的时间,可以改善静脉溶栓后患者的预后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 预后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胃淋巴瘤(Primarygastrointestinallymphomas,PGL)患者临床特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延安市人民医院215例PGL患者病理特征和临床资料,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统计数据进行X2检验、对数线性模型、COX比例风险模型LifeTable生存分析。结果患者1年、3年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67.8%、57.3%和53.4%。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60岁、病理类型、IPI评分、临床分期、LDH水平、肿瘤直径和治疗方式与PGL预后相关。进一步行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IPI评分、治疗方式和年龄为独立的不良预后因素。各治疗组中,化疗联合放疗组预后最好。结论肿瘤直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IPI评分、治疗方式和年龄为独立的不良预后因素,化疗联合放疗应作为PGL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 标签: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 预后 临床特征
  • 简介:目的:探讨用动脉轮廓曲线连续心排量(picco)技术测得的血管肺水含量指数对危重病患者预后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行picco检测的ICU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预后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分别记录0h、24h、72h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血管外肺水含量指数(EVLWI)在各时间点是否有差异。根据入ICU时EVLWI≤7.0,〉7.0,≥12.0,≥15.0分为四组,分别计算其死亡率。结果:0时死亡组的EVLWI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24h、72h死亡组与存活组的EVWLI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入ICU时EVLWI≤7.0.〉7.0.≥12.0,≥15.0的死亡率分别为21%,50%,69%,88%。结论:早期EVLWI可以作为危重病患者预后评估指标之一,随EVLWI的升高患者的死亡率升高。

  • 标签: 血管外肺水含量指数 危重病患者 死亡率
  • 简介:2002年春夏之交,福建沿海发生多起吃"麦螺"中毒事件.经专家鉴定:贝类毒素为麻痹性贝毒和神经性毒.主要临床表现:眩晕和口、面部全身麻木.随机分A、B二组,A组中大剂量使用脑维敏;B组:不用脑维敏,仅用VitB1、VitB12等.结果两组间存在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脑维敏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特殊的保护作用.因此,在抢救贝类中毒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脑维敏 治疗 神经性毒 临床资料 药物中毒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聚桂醇注射液治疗肝血管瘤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肝血管瘤患儿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平阳霉素注射治疗,观察组给予聚桂醇注射液注射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血管瘤直径较治疗前显著减小,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7.1%,对照组83.9%,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为发生严重并发症,两组患儿均未见严重并发症,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2.6%,对照组51.6%,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桂醇注射液治疗肝血管瘤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可有效降低患儿临床不良反应,预后良好。

  • 标签: 肝血管瘤 聚桂醇注射液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循证护理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行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的90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对患者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护理,采用循证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后VAP的发生率以及两组的机械通气时间。结果实施护理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4.85±1.46)天、(10.08±2.73)天,两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对照组护理后的VAP发生率分别为8.89%(4/45)、22.22%(10/45),两组比较可见,观察组的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循证护理应用在行机械通气治疗患者的临床护理中,一方面能够使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缩短,另一方面,能够使VAP的发生率有效降低,具有显著的预防作用,该方案具有推广的价值。

  • 标签: 循证护理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应用价值 预防 机械通气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