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病因、预防和治疗。方法:用自我设计问卷调查我院2004年1月1日至2006年6月30日我院门诊、急诊。住院支气管哮喘急性发病病人251例次并观察治疗一周后效果。结果:(1)吸入新的变应原发作的11例,暴露于油漆、胶水、农药等刺激物25例共36例占14.5%,(2)月经期急性发作18例占7.5%。(3)呼吸道感染(病毒感染20例,细菌感染15例)35例占14.3%。(4)未经治疗或不规范治疗95例(其中不当减药、停药74例占38.9%。(5)鼻炎加重发作57例占22.9%。结论:(1)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病因与吸入新的变应原、刺激物、月经期、过敏性鼻炎加重、呼吸道感染有关,特别是不规范的治疗过早的减药、停药关系密切。未经治疗病例还占一定比例(9.5%)。(2)要迅速控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要同时治疗过敏性鼻炎和呼吸道感染。要避免过敏原及刺激物接触也可以给予脱敏治疗。
简介:目的:研究肺炎支原体(MP)感染患儿喘息发作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3年12月期间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科诊断为MP感染的29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对喘息发作有显著性影响的因素是年龄(P=002)和哮喘病史(P=007),年龄的0R值0.91<1,认为年龄因素可能是喘息发作的保护性因素。既往无哮喘病史的OR值0.0005<1,可认为既往无哮喘病史是喘息发作的保护性因素,即既往有哮喘病史是喘息发作的危险性因素。结论:年龄因素是喘息发作的保护性因素,即年龄越大喘息发作的机会越小。既往有哮喘病史的患儿在MP感染后更容易有喘息发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难治性哮喘与不同身体质量指数之间的相关性及影响,明确其与哮喘之间的相关临床特征,为研发新的有效治疗干预提供了临床依据,为提高难治性哮喘患儿的治愈率奠定基础。方法本研究入选患者选自2013年5月~2016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120例哮喘患儿,将所入患儿按照是否需要大剂量吸入型糖皮质激素(ICS)(吸入剂量≥1000μg/d)治疗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患者,其中中途退出研究者2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BMI百分位数及按体重水平分组的结果;分析对比肥胖相关因素(瘦素水平)在哮喘患儿治疗效果中的范围。结果观察组患儿的BMI值为26.61±6.81,高于对照组的20.87±2.18,两组结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BMI再次分组观察组中正常体重组显著的少于对照组,而肥胖组患儿则显著的多于对照组中的再次分组人数,差异有着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瘦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儿水平(P<0.05);两组患儿中的肥胖者瘦素水平均高于本组中的其他分组患儿,且观察组中的肥胖者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MI值与哮喘病变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随着BMI值的增高其病变的严重性增加,血清中瘦素的水平也相应的增高。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了rhBNP与胺碘酮联合应用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伴急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及不良反应,观察两者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上二者的合用奠定了基础。方法选自我院于2015年1月~2015年12月所接收的急性冠脉综合征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将以上入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中各4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胺碘酮进行静脉注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胺碘酮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记录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4h后的其临床症状及24h尿量变化,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电解质、NT-proBNP指标改善情况及超声心动图变化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BP、DBP及HR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但SBP、DBP改善程度与治疗前相比无差异(P>0.05);HR、RR及24h尿量改善程度与治疗前相比更为显著,且改善程度显著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检查指标间无统计学意义,且血钾、血钠、血清肌酐与治疗前相比,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T-proBNP、LVESV、LVEDV均得到降低,且治疗组患者的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LVEF得到了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升高较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BNP与胺碘酮联合应用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伴急性心力衰竭可显著的降低患者的心脏负荷,改善其心脏功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成人咳嗽变异性哮喘中规范化护理的影响效果,给临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68例成人咳嗽变异哮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命名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从生活、心理、急性发作期、用药以及饮食等方面进行规范化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方法护理后的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和复发率等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2.3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为2.94%,护理满意度为100.0%,对照组的复发率为11.76,%,护理满意度为82.3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护理能明显提高成人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效果,且效果持久,能有效降低复发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探讨隐匿性哮喘(concealedasthma,CA)患者血浆炎症标记物与肺小气道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连续确诊的(经支气管激发试验)隐匿性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n=30)行肺小气道功能测定,以ELISA方法测定其血中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IL-4水平。另选健康查体者(n=21)作为对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A急性发作期患者存在肺小气道功能减退(P〈0.05);血中CRP、IL-6及IL-4水平显著升高(P〈0.05),并与FEF25%-75%、FEF75%-85%呈负相关。结论:隐匿性哮喘患者存在肺小气道功能减退,血中炎症标记物水平显著升高,并与其小气道功能的减退呈负相关。
简介:目的:分析老年人急性肠梗阻的病因及其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10月至2003年10月收治的130例经手术证实的60岁以上的急性肠粳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病因中肿瘤68例,占52.3%;肠粘连34例,占26.2%;腹外疝14例,占10.8%;肠扭转10例,占7.7%;其它4例,占3%.术后并发症27例,占20.5%.死亡5例,占3.8%.结论:(1)老年人急性肠梗阻的主要病因为肿瘤,肠扭转为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2)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可减少术后死亡率;(3)一经结肠灌洗后再行肠吻合可有效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同时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