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是常见的临床急危重症。该病起病急,病情变化迅速,临床研究表明,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患者病情进展及预后至关重要。本文旨在对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措施(急救护理、护理评估、用药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预见性护理、健康教育、出院指导)做一综述,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一定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小儿浅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提出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对策。方法:选定2021年1月-2022年6月我院门、急诊以及住院收治共计500例使用浅静脉留置针的患儿进行分析,统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分析其原因。结果:500例使用浅静脉留置针的患儿,其中发生53例非计划拔管,实际发生率为10.6%(53/500)。53例非计划拔管,护理因素共19例,12例因固定不当所致,占比为22.64%(12/53);5例因部位选择不当所致,占比为9.43%(5/53);2例因人为因素所致,占比为3.77%(2/53)。非护理因素共34例,33例因自行拔管所致,占比为62.27%(33/53);1例因留置针胶布过敏所占,占比为1.89%(1/53)结论:小儿浅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众多,应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对策,以降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
简介:摘要: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常见但严重的临床急症,其发生率在世界范围内持续上升。该病病情突然,发展迅速,患者常常在出血初期出现严重的症状,如呕血、黑便、休克等,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由于其高死亡率和复发率,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一直备受医学界的关注与研究。过去几十年来,医学界对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认识不断深化,临床护理水平也不断提高,但仍存在许多挑战和难点。因此,了解和探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急诊儿科中小儿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并分析其应采取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科在2021年1月到2021年7月收治的11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进行静脉滴注的患儿进行研究,将其作为对照组,对其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展开分析,并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再选取我科在2021年8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110例静脉滴注的患儿,列为观察组,同样分析其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并采用优质护理干预。结果:研究发现,造成患儿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主要包括导管堵住、患儿自行拔管和液体血液渗出等,其中采用优质护理的观察组患儿发生拔管的次数低于对照组,同时其家长的护理满意度也更高(P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PDCA循环法在住院患儿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率改善中的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2023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住院患儿7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采取PDCA循环法管理模式,对比改善效果。观察组约束满意度为94.8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92%,(P<0.05)。结果 观察组的非计划性拔针的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约束满意度为94.8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92%,(P<0.05)。结论 在住院患儿静脉留置针中采用PDCA循环法可以减少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提升患儿治疗的安全性。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延续护理对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再出血率及医护遵从性的影响。 方法以 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评估消化内镜治疗应用在老年上消化道非静脉曲张性出血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中2023年2月至2023年11月期间的老年上消化道非静脉曲张性出血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中采用常规药物维持电解质平衡。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进行消化内镜检查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出血指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止血时间、血流速度、出血量、退热时间、呕血消失时间以及大便潜血试验转阴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消化内镜技术在老年消化道非静脉曲张性出血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精准诊断和微创治疗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问题导向的管道护理干预对胃癌术后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化疗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胃癌术后PICC置管化疗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道护理,实验组采用问题导向的管道护理干预,包括成立问题导向护理小组、全面评估患者、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加强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加强导管固定及定期巡视等。观察指标有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统计数据用SPSS22.0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在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和生活质量评分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体数据为实验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和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问题导向的管道护理干预可降低胃癌术后PICC置管化疗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在临床护理中应重视该方法的应用,不断完善护理措施以提高护理质量。
简介:恶性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主要疾病之一,化疗是中晚期恶性肿瘤病人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化疗药物常引起不同程度的浅表静脉炎,这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而且会使化疗不能顺利进行。尽管化疗药物输注操作技术明显提高,在减少或防止化疗药物外渗的发生率方面起一定作用,但由于反复不断地静脉给药,化疗药物引起的静脉炎是不可避免的。据报道,经外周静脉给药化疗外渗的发生率为5%~6%,但实际工作中,真正发生率却远高于此水平。现在化疗药物的种类也越来越多,这使得化疗性静脉炎变得更为复杂,如何减轻化疗药物外渗等所引起的静脉炎并使之降到最低限度,保证病人健康的心理状态,顺利完成治疗成了医疗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现将近几年化疗性静脉炎的预防及治疗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简介:摘要 静脉穿刺是临床护理中的常用技术。穿刺的成功率,是衡量一个护士业务素质的最基本的要素。穿刺一针见血,不仅可以为抢救病人赢得时间,而且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使病人从内心体会到对护士的信任感与安全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同时也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本文就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静脉穿刺的技巧及穿刺失败后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指导三个方面来分析如何提高外周静脉穿刺成功率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静脉穿刺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 静脉穿刺是临床护理中的常用技术。穿刺的成功率,是衡量一个护士业务素质的最基本的要素。穿刺一针见血,不仅可以为抢救病人赢得时间,而且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使病人从内心体会到对护士的信任感与安全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同时也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本文就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静脉穿刺的技巧及穿刺失败后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指导三个方面来分析如何提高外周静脉穿刺成功率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静脉穿刺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精准护理应用于预防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患者PICC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PICC-UEDVT)的临床实践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9年2月-2021年1月接收的286例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选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143例和采用精准护理的实验组143例。比较两组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患者的导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PICC-UEDVT发生率和静脉炎发生率。结果:实验组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患者的导管留置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PICC-UEDVT发生率和静脉炎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基于护理敏感指标下的专案改善对于降低新生儿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率的影响。方法:对我院在2021年1月份至2021年12月份收治的100例需要留置静脉针的新生儿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成员,将这100例新生儿分成了两组,甲组和乙组,每组有50例新生儿,甲组的50例新生儿为2021年1月份至2021年12月份我院未实施护理敏感指标下专案改善的新生儿,该组新生儿提供常规的护理,乙组的50例新生儿为2021年1月份至2021年12月份我院实施护理敏感指标下专案改善的新生儿。比较两组新生儿的非计划拔管率。结果:为其提供了有效的护理后,乙组新生儿的非计划拔管率明显降低,组间差异存在,P
简介: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建立对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再出血及预后的影响。方法:从本院于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间收治的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选取100例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予以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结果:在血清学指标方面,护理后,实验组在血红蛋白方面高于对照组,在血尿素氮方面低于对照组(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实验组满意度98.00%,对照组满意度76.00%,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中,行临床护理路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儿童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2月~2024年5月本院收治的138例静脉留置针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品管圈活动)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从非计划拔管(UEX)发生率、留置针留置时间、患儿配合性、护理满意度评分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UXE发生率为2.90%(2/69)低于对照组21.74%(15/69),观察组留置针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配合性及护理质量评分都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儿童静脉留置针UXE发生率,提高患儿配合度及满意度。